医统江山(校对)第6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9/1123

  七七和龙宣恩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也成为众所周之的事实,在外人看来这对祖孙的矛盾是因胡小天而起,可唯有当局人清楚,龙宣恩对七七的任用只是一种迫于形势不得不退居二线的选择,随着他发现七七越来越难以掌控,他就开始刻意收窄曾经赋予七七的权力,削弱七七身边的力量,将胡小天调离京城,以隐晦的手段放逐到东梁郡就是其中的手段之一,虽然事实证明他的手段并不成功。在胡小天的事情上如同放虎归山,原本以为在东梁郡的土地上胡小天不可能有太大发展,却没有想到这厮居然折腾出一番天地。
  龙宣恩淡然笑道:“七七,你来的正好,朕正要让人过去找你呢。”
  七七向他行礼道:“七七参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口中念着祝福的恭敬之词,心中却暗自感叹这位老皇帝惊人的生命力,想当初将他从缥缈山灵霄宫救出的时候,他已经老态龙钟,看似大限将至,想不到经过这段时间的调养,居然又神奇地恢复了健康,看起来似乎比当初年轻了许多,连头发胡须都开始变黑,难不成真让他找到了长生不老的秘方?
  七七也没有当堂发作,轻声道:“听闻皇上召集群臣议事,恰巧和七七有关,我若是不来岂不是对皇上不恭,对众臣不敬。”
  龙宣恩点了点头道:“是这样!”他简单将大雍使臣的条件说了一遍。
  其实七七在来此之前已经得知了具体的消息,她知道大事不妙,以大康今时今日的状况,大雍提出的条件是让他们难以拒绝的,听龙宣恩说完,七七并没有急于表述自己的意见,而是向周围群臣望去,她想听听这些大臣怎么说。
  前来议事的大臣多半都认为应该答应大雍的条件,太师文承焕悄然向户部尚书徐正英使了一个眼色,徐正英知道他的意思,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大雍的条件对我方百利而无一害,若是当真能够顺利实施,那么我大康的粮荒可解,我们的百姓有救了。”
  七七并没有将徐正英放在眼里,徐正英在朝内就是个应声虫,根本拿不出什么有建设性的意见,其人本身又欠缺能力,自从接任户部尚书一职,国家财政每况愈下,也没见他拿出什么让人耳目一新的有效措施,七七道:“百利而无一害?这可是你说的!大雍亡我大康之心不死,你当他们会这么好心白白送粮食给我们?”
  徐正英向七七深深一揖道:“公主殿下,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大雍永庆帝新薨,国内政局不稳,新君薛道洪虽然登上王位,可是论到威信还远远无法和其父相提并论,而北方黒胡人却又要趁着这种时候厉兵秣马意图南下,他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一是稳定国内政局,二是巩固北疆防线,这就决定他无法分出更多的精力去图谋我国的土地,所谓渡江南侵的计划在事实上已经成为泡影。”
  七七冷哼一声:“说得轻巧,此前庸江的两场仗因何而起?难道不是雍人想要图谋咱们的土地?现在他们吃了败仗,又打着议和的名义来要咱们的土地,天下间哪有那么便宜的事情?胜利者居然还倒过来要向失败者赔偿?”
  徐正英道:“公主殿下此言差矣,雍国使节并非是要大康无条件归还两座城池给他们,而是要解除大康粮禁,还无偿借给咱们五十万石粮食。”在如今的大康没有比粮食更能打动他们的条件了。
  七七怒道:“你算什么东西?身为户部尚书,大康财政搞得乌烟瘴气,你理应承担首要责任,现在还帮着他国说话,你心中还当自己是大康的臣子吗?”
  徐正英被七七一统质问搞得尴尬非常,一时间僵在那里无言以对。
  龙宣恩此时咳嗽了一声,为徐正英解围道:“七七,不得无礼!”
  七七道:“陛下!昔日大康疆域横跨庸江南北,正是因为有这种卖国求荣的臣子方才使得大康版图日渐萎缩,国境一度被压迫到庸江以南,现在胡小天好不容易方才在庸江北岸扎稳脚跟,两场胜利非但没有激起大家的爱国之心,反倒让有些人诚惶诚恐,忙不迭地想把到手的胜利果实送出去,我不知道这些人究竟是何居心?他们到底是为了大康着想还是想将大康一手推入深渊,他们究竟站在何人的立场之上?”
  太师文承焕道:“公主殿下,东梁郡乃是陛下赐给您的封邑,您不想将之拱手相送也是人之常情,可是现今大康的状况你也清楚,天灾连年,百姓饥寒交迫,周边列国又联手对我大康实行粮禁,若是不能及时找到粮源,今年这个冬天还不知要有多少国人饿死。还望公主殿下高瞻远瞩,能够从一国的角度出发,不应只盯着些许的封邑之地。”
  七七凤目圆睁,怒道:“太师是说我只顾着自己的封邑而不顾大局了?”
第1019章
兵圣庙(上)
  太师文承焕淡然道:“公主乃金枝玉叶,老臣岂敢无礼,只是就事论事,还望公主大人大量。”他说的虽然委婉,可是句句矛头指向七七。
  此时周围众臣又有不少人站出来支持文承焕的言论,其实这也难怪,进入腊月以来,大康粮荒的问题越发严重,朝廷也没有解决此事的办法,如今大雍提出以地易粮,让处于困境中的大康眼前凸现曙光,事有轻重缓急,虽然谁都明白国土不可轻易送出,但是这两座城池对他们的意义远没有粮食那么重要,且不说东洛仓是刚刚从大雍抢来的,就说东梁郡,也是不久前大雍永庆帝作为补偿送给他们的,若是能用这两座城池换取粮食,自然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在多数大臣看来这是一笔极其划算的买卖。
  七七看到群臣纷纷跟自己唱起了对台戏,心中越发郁闷,偌大的朝堂,这么多的臣子竟然无一人站出来支持自己,看来皇上在朝廷内的影响力仍然根深蒂固。
  此时丞相周睿渊出列道:“陛下,臣也有话说!”
  整个朝堂内瞬间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周睿渊,七七也不例外,心中充满期待,周睿渊无疑是群臣之中头脑最为清醒的一个,他应该能够识破大雍的奸谋,反对以地换粮之事,也许他能够劝说皇上改变念头。
  龙宣恩点了点头道:“周卿家,你说!”
  周睿渊道:“微臣以为以地换粮不失为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对眼前的大康来说也是解决粮荒最为可行的手段。”
  此言一出众臣纷纷点头,看来周睿渊也认同这一观点,也就是说大雍提出的和谈条件已经没有任何悬念地通过了。
  七七美眸中充满了迷惘,周睿渊居然也认同以地换粮的做法,自己显然已经被众臣孤立,无法阻拦最终的结果了,七七咬了咬樱唇,难道这些臣子都看不出,这件事很可能是大雍的离间之计,他们先许以优厚条件换取城池,实际上却是在变相压迫胡小天的地盘,将胡小天刚刚发展起来的势力逼迫到庸江以南。
  龙宣恩道:“周卿家既然也认同和谈的条件,想来不会有错,传旨……”他正想趁热打铁敲定以地换粮的事情。
  周睿渊却又道:“陛下,此事说起来容易,只怕推行起来却有些困难。”
  龙宣恩皱了皱眉头:“周卿家,有什么话你不妨直说,不必拐弯抹角,你在担心什么?”
  周睿渊道:“大雍想换得两座城池目前掌控在谁的手中?”
  龙宣恩微微一怔,周睿渊这不是明知故问吗?东洛仓和东梁郡全都在胡小天的掌控之中。
  周睿渊道:“常言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皇上当初已经命令庸江水师不得与大雍发生战事,不得在东梁郡驻军,更不得主动挑起事端,是以才有唐伯熙统领南阳水寨进攻东梁郡,而庸江水师提督赵登云静观其变,拒绝发兵援助之事。”
  龙宣恩明白了周睿渊想说什么,他是想说就算自己答应以地换粮,胡小天也未必肯答应将辛苦得来的城镇拱手相让,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如果胡小天不听从自己的命令,岂不是等于公然和朝廷决裂?自己这个皇帝的尊严无疑会再次受到考验。周睿渊的这番话虽然让龙宣恩非常不爽,但是他又不能不承认,现在的胡小天只怕不会对自己俯首帖耳,违抗命令的可能性很大。
  文承焕道:“周大人过虑了,他胡小天毕竟是我大康的臣子,难不成他还敢违逆皇上的命令?胆敢公然反叛吗?”
  周睿渊道:“若是他当真抗命,那么又当如何?”
  文承焕大声道:“他若敢公然抗命,那么就是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周睿渊道:“好一句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太师,周某想问,谁人去征讨?谁人去诛之?他先败唐伯熙三万精锐水师,再退秦阳明七万大军,从他们的眼皮底下抢走了大雍七大粮仓之一的重镇东洛仓,粮草充足,陛下刚刚将庸江水师也交给了他统领。”周睿渊环视周围众臣道:“他若抗命,哪位大人愿意请缨前去征讨?”
  一时间整个朝堂内鸦雀无声,谁也不敢在这种时候说话,谁都清楚现在的胡小天已经是一头茁壮成长的猛虎,只怕连皇上都无法将之控制,一个能够在大雍的地盘上连续大胜两场的逆天强者,绝非是他们能够应付了的。周睿渊的话如同一盆冷水兜头浇在这帮大臣的头顶,他们方才意识到刚才谈论和谈之事如何的好笑,大雍想要的这两座城池根本不在皇上的控制之中。
  周睿渊向龙宣恩拱手行礼道:“陛下!臣以为,此乃大雍想出的离间之计,他们想要利用这件事让皇上和胡大人君臣之间生出间隙。”
  龙宣恩道:“你不是胡小天,你怎么知道他不会听从朕的命令?”
  周睿渊道:“陛下,胡小天若是同意将两座城池还给大雍,那么他接下来会怎么做?他和他麾下的将士将退往何处?”
  龙宣恩道:“武兴郡!”
  周睿渊道:“臣听说胡小天正在全力征兵,不停训练,他的兵马或许在来年春天之前就可达到七万之上,臣斗胆说上一句,若是胡小天生出异心,位于武兴郡的七万兵马引发的后果或许会不堪设想!”
  龙宣恩倒吸了一口冷气,周睿渊说得不错,若是将胡小天放入江南,那么胡小天麾下的大军必然会让自己寝食难安,相对而言,胡小天在江北还好些,他不得不将主要的兵力用来防守大雍,一时间龙宣恩陷入矛盾之中,他皱了皱眉头,缓缓摇了摇头道:“此事押后再议,朕要好好斟酌一下。”
  散朝之后,龙宣恩将周睿渊单独留下,周睿渊刚才的那番话其实对他触动不小。若是自己同意了大雍以粮易地的条件,保不齐胡小天会公然拒绝,到时候自己的颜面必然受损。
  龙宣恩道:“周卿家,依你看,胡小天会不会答应?”
  周睿渊摇了摇头道:“陛下难道忘了胡小天因何控制了庸江水师?”
  龙宣恩叹了口气道哦:“你是说他必然不会答应?”
  周睿渊道:“陛下,臣对胡小天的为人还是有些了解的,他父子二人皆是野心勃勃之人,胡不为已然逃离大康,而胡小天如今坐拥三城,控制庸江水师,又夺下东洛仓,那东洛仓乃是大雍七大粮仓之一,粮草军资颇丰,可以说目前胡小天已经解决了手下将士的粮饷问题。陛下若是答应了大雍以粮易地的条件,胡小天的兵力必然后车到武兴郡,坐拥七万精兵,若是想对陛下不利,只怕后果不堪设想。”他已经是第二次向龙宣恩刻意强调这件事。周睿渊用心良苦,表面上是在说胡小天野心勃勃,早有反心,实际上却是要让龙宣恩生出忌惮,不敢轻易做出将江北两城送出去的决定。
  龙宣恩点了点头道:“朕也在担心这件事,经此两战之后,胡小天的势力迅速坐大,朕有些悔不当初了。”现在后悔将胡小天放出去已经为时太晚。
  周睿渊道:“大雍特使此来,许以解除粮禁,以粮易地,在臣看来未必可信,他们真正的用意还是想挑唆陛下和胡小天的君臣关系,让你们之间因为此事而生出裂隙,若是胡小天恼羞成怒,不排除李天衡的事情重演,对大雍来说无关痛痒,可对大康来说却是雪上加霜。”
  龙宣恩道:“朕其实也有所觉察,只是大康眼前的状况实在是太差,若是无法解决粮荒的问题,今冬还不知要有多少百姓冻死饿死。”
  周睿渊道:“两害相权取其轻!胡小天虽有反心,可是羽翼未丰,目前的局势下,他对大雍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以大雍的实力,他们若是想强攻夺城,胡小天仍然无力抗衡,只是大雍新君刚刚上位,权力未稳,依臣之见,薛道洪经历这两次败仗之后,其威信在臣民之中大打折扣,这才是他不敢再度发起战争的原因,更何况黒胡人在北疆厉兵秣马,他不敢陷入两线作战之中,所以才采取迂回策略,想要通过和谈,利用陛下来向胡小天施压。若是一切顺利,他们可不费一兵一卒取回东梁郡和东洛仓两城,若是此事不成,他们也没有什么损失,反倒可以因此而制造陛下和胡小天之间的矛盾。”
  龙宣恩长叹了一声道:“雍人之用心何其歹毒。”
  周睿渊道:“就算胡小天答应了将两座城池还给大雍,我看大雍也未必肯顺顺利利地借粮给咱们,陛下在这件事上,务必要三思而后行。”
  梁英豪将一个竹管送入胡小天的书房内,恭敬道:“主公,刚刚接到京城的飞鸽传书!”
  胡小天接过竹管,从中取出密信,这封密信乃是霍胜男亲笔所写,胡小天看完之后不由得皱起眉头,低声道:“果然不出我所料,大雍展开外交攻势了。”
  梁英豪道:“怎么?他们也派使臣去了康都?”
第1020章
兵圣庙(下)
  胡小天点了点头道:“你去将军师请来,我有事找他商量。”
  梁英豪领命之后去了,可没过多久梁英豪就去而复返,向胡小天回禀道:“军师不在家中,听说去了难民营探望他的家人。”
  虽然胡小天已经下令让所有难民入城定局,但是短时间内城内无法同时安置那么多难民,仍然有近五千名难民羁留在难民营,余天星的父亲余冬青本该有特权,可是他是难民营选出的头领,理当以身作则,所以至今都在那边坚守。
  梁英豪道:“要不要现在就过去请他?”
  胡小天摇了摇头道:“不用,余先生好不容易才有闲暇去探望家人,咱们还是不要打扰他了,英豪,你帮我准备两坛好酒,几样小菜给朱先生送去,我随后就到”
  梁英豪应了一声。
  胡小天抵达朱观棋家中的时候,方才知道朱观棋夫妇两人都不在家里,一早就出去了,问过周围邻居得知朱观棋夫妇二人是往城西青云山去了,那里有座兵圣庙,朱观棋每逢初一十五都会前往那边上香,今儿刚好是腊月十五,想来也不例外。
  胡小天于是带上梁英豪,两人朝着青云山而来。朱观棋虽然两次为胡小天出谋划策,可是他并不想张扬,也请求胡小天对他的帮助只字不提,所以即便是胡小天身边的亲信也不明白,为何胡小天会对此人如此看重。
  青云山名字虽然起得气势,可实际上并不算高,只是城西隆起的一座小山包,山上有座娘娘庙,平日里香火不断,每逢初一十五,上山进香者更是络绎不绝,胡小天要去的兵圣庙反倒没什么人知道,问过几名当地人方才打听到,兵圣庙位于后山的半山腰处,位置虽然不高,可是道路并不好走,胡小天将坐骑交给梁英豪看护,独自一人沿着后山小路向上走去。
  山坡上还有许多未融的积雪,山道虽然谈不上险峻,可是狭窄湿滑,行走不便。可是这对胡小天来说算不上什么困难,以他的轻功走在其上,如履平地。
  没过多久就已经看到半山腰上的陈旧小庙,兵圣庙只有半间房子,人是进不去的,这半间房子里面存有一座石像,庙后的山岩上还存有一块碑刻,是当地百姓纪念大康一代传奇军事诸葛运春所立。
  诸葛运春曾经在东梁郡指挥庸江会战,也是那一仗奠定了大康中兴的基础,当地百姓为了纪念他的功德,特地在此造兵圣像,后方的摩崖石刻,所镌刻的乃是诸葛运春生前所写的《山河赋》雄奇瑰丽,波澜壮阔,字里行间抒发了他的拳拳爱国之心,以及对大康明宗龙渊知遇之恩的感激之情。过去东梁郡属于大康之时,每逢初一十五都会有当地百姓过来上香,可后来东梁郡归了大雍,于是这里的香火渐渐冷清了下来,盖因后人都以雍人自居,不愿去祭奠这位大康的一代传奇人物。
  胡小天走进兵圣庙,就听到从摩崖石刻的方向传来诵读之声,从声音中判断出朗诵诗词之人正是朱观棋。在胡小天的印象中,素来沉稳的朱观棋,少有表现出这样激情四射的时刻,心中不由得有些好奇,悄悄走过去,并未急于惊动他们夫妇。
  却见朱观棋和妻子洪凌雪两人站在摩崖石刻前,朱观棋正在朗诵着《山河赋》,他神情郑重,双手随着诵读而不停挥舞,抒发着内心中的情绪,等到他将山河赋通篇诵完,方才从妻子手中接过一碗酒,恭敬洒在石刻前方的地面上。
  洪凌雪轻声叹了口气道:“相公,若是先祖在天有灵,他也不想诸葛世家的子孙将才华荒废。”
  胡小天听到这里心中不由得一惊,从洪凌雪的话中不难推测到朱观棋的本名并非如此,诸葛世家?再看到眼前的兵圣庙,胡小天心中豁然开朗,难道朱观棋本姓诸葛,乃是大康一代兵圣诸葛运春的后人?胡小天不由得想起离开雍都之时,七七曾经送给他的那本《兵圣阵图》,如果真是如此,看来自己和这位诸葛运春的后世子孙之间还真是冥冥注定的缘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9/11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