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雪第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9/262


否则,你让那些老爷禁军们去和强悍善战的金兵战斗,到底是脑子正常还是没脑子?
岳翻不再去管这个事情,而是写信给父亲岳和,告诉岳和,自己现在已经在吉州站稳脚跟,希望父亲和母亲可以把家业迁移到吉州来,一来自己可以就近侍奉父母,而来,自己今后打算在江南展,不打算回到江北,岳氏最好还是全族迁移到南方比较好。
岳翻没有再用北敌南下作为接口,他知道他这样说的话,倔强的岳爸爸肯定不会答应,肯定要死守祖业,而以侍奉父母和在江南展为理由,或许很好也说不定,然后岳翻隐隐提出了想要在江南成家立业的想法,以此加重砝码,连哄带骗也要把父亲给骗过来!
没时间了,再不走的话,真的不知道能不能走的了了。刘子羽的父亲和家人都在北方,甚至刘子羽的父亲已经调职到了真定为官,赵云的家乡,北方最前线的位置,金兵南下,奔驰一日一夜就抵达了,那才是最危险的地方,岳翻想要劝说刘子羽让自己的父亲立刻辞官,带着全族来到江南,但是刘子羽似乎并没有这样的打算。
“家父一向刚烈如火,近来闻之朝廷意欲北伐,此乃家父多年夙愿,若不是跟随鹏展南下吉州,估计在下也会随着家父北上真定,组织兵马准备北伐,现在让家父辞官,就等于是让家父退缩,那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说实话,若不是现在战况紧急,在下也想北上真定,准备北伐了,燕云十六州丧失已久,是时候拿回来了!”刘子羽如是说道。
岳翻绝望了,深深叹了一口气,放弃了劝说刘子羽,刘子羽的父亲是条汉子,在原本的时空中,最初看重岳飞接纳岳飞入伍的就是刘子羽的父亲刘韐,金兵撕毁和约南下之际,刘韐率兵守卫真定,以弱击强,屡屡击退金兵,甚至在金兵第一次南下的时候展开反击,收复五台,促成金兵第一次退缩,然而在第二次金兵南下的时候,刘韐调防京城,眼看着江湖骗子郭京误国而无能为力。
宋皇族被俘虏之后,刘韐深感耻辱,金人知其为良将,意欲劝说其投降,欲用之,刘韐怒而拒绝,写下遗书国破圣迁,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沐浴之后悬梁自尽而死。
或许正是因为父亲的不屈给了刘子羽深深的震撼,国仇家恨加诸于身,于是在数年之后的西蜀战场上,面对数十倍于己的金兵,面对丧失勇气欲图逃跑的属下,刘子羽搬了一把椅子,坐在了大营门前,拄着战剑,怒视前方:“诸君且退,我不退!今日,我必死于此!”
满门忠烈。
有那么一瞬间,岳翻看着面带骄傲之色赞扬父亲刚烈举动的刘子羽,突然觉得那个胆怯而又愚昧自私的岳翻又回来了,只觉得刘子羽高尚的人格散出强烈的光芒,把阴暗的自己照射的瑟瑟抖,自己身边的人,张英,张叔夜,岳飞,张宪,父亲岳和,属下刘子羽,师兄林冲,好友鲁达,全部都是一腔忠义,满腔热血,他们高尚的人格熠熠生辉,闪耀在这片黑雾浓浓的土地上,努力的驱散着无法驱散的阴霾。
但是岳翻自己呢?他总是觉得自己隐身于那浓浓的黑雾之中,心中充满无限的阴霾,手握重兵,战功赫赫,身居高位,连中三元,这些光环,似乎都没有任何可能驱散岳翻身旁的浓浓黑雾,甚至于,岳翻觉得自己也属于着浓浓黑雾中的组成部分,天生,天生就和光明八字不合
可是,谁又能预料自己的未来和别人的未来?有,这种人有,绝对存在,但是,绝对不是岳翻。
岳翻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什么样的,也不知道未来的天下是什么样的,唯一可以确认的,就是这个天下,这个天下的未来,绝对是不平静的,一百六十七年的和平到此结束,汉民族的黄金展期到此结束,再也不会有第二个黄金展期了
所以,岳翻的自私与愚昧还将持续下去
===一百六十
岳翻真心不愿自己继续懦弱===
北伐之事,无可挽回。ww.i.
自己的建议回复过去之后,岳翻再次得到了来自于张英的私人信件,信件上告诉他,因为西军和南征方腊的两次大胜利,徽宗皇帝的自信心极度膨胀,数代帝王念念不忘的北伐燕云之事再度成为主流,在素来不喜欢刀兵的大宋朝堂上,在没有一个武将存在的大宋朝堂上,他们居然开始热烈且堂而皇之的议论起了军事。
王师北伐,燕云汉家百姓受辽人折辱久矣,必将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王师若北伐,必胜,这是主战派臣子们的意见。
这就是主流意见,岳翻只能冷笑加苦笑,他们不懂人性,他们只懂得政治斗争,和一百年前的赵光义一样,他们没有任何进步,他们以为同是汉人,只要他们出现了,燕云之地的汉人官员就会主动归附,然后顺顺利利地拿下燕云之地,成就不世之功,然后关上国门,继续过自己风花雪月的日子。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燕云之地的汉人是否愿意主动投降,一百年前的赵光义也是如此想过的,然后他被拖在了幽州城下,而死死挡住他的人恰恰就是汉人,一个异族国籍的汉人阻挡住了汉人的皇帝,并且挽救了辽国,这大概是赵光义一辈子最大的耻辱和最无法理解的事情,而时至如今,赵佶也一样没有理解,或许他们永远也不会理解,因为直到如今,岳翻也不理解。
但是眼前的大宋官员们一口一个王师,王师,他们总是拿出王师的大义名分来做事,想当然地认为王师出征一定胜利,可是他们从来不会去想,大宋军队真的是王师吗?
而更让岳翻感到恐惧的是,徽宗皇帝不打算派遣西军主力北伐,而是打算从前些时候岳翻整编出来的十万禁军精锐里面抽调精锐中的精锐,差不多八万人,然后配合他亲自掌握的京师禁军十二万,组成二十万大军北伐燕云,趁着辽人被金人打的毫无招架之力之时,强夺燕云,履行和金人的合约,并且关上国门。ww.i.
西军还在灵州城下和党项人鏖战,暂时脱不开身,而徽宗皇帝自信心膨胀,认为没有必要事事都依赖西军,禁军也是很能打的,不是吗?
但是,这件事情也的确是在朝堂上引了争议,朝堂上不少反战派大臣都认为和辽国之间的盟约是祖宗定下来的,延续了一百多年,双方都遵守的还可以,为何大宋要主动背叛盟约?之前徽宗皇帝和女真人之间的来往都还比较隐秘,知道的人不多,但是此次徽宗皇帝准备出战,这才公布了之前的准备。
把女真人从一个小小的部落培养成一个国家,大宋出力很大,数年以来,通过渤海海峡和一个被赐名为赵良嗣的人,双方互相往来,大宋把整个汉人的政治经济体制完整的复制到了女真人的部落中,帮助他们建立国家,女真人得到了大宋的暗中撑腰,才渐渐成长起来,可以和辽军主力抗衡,否则,一个人口不足百万的部落,如何和人口上千万的大辽相抗衡?
岳翻从张英的信件中得知了这个消息,顿悟了,为什么会有靖康之耻,为什么女真人能以百万人口打败千万人口的辽国和一亿人口的宋!
可以说,今日的女真人,完全是大宋自己培养出来的,所以女真人臣服于大宋,说是盟约,其实就是徽宗皇帝和女真人领完颜阿骨打认为时机已到,决定共同出兵,但是由于西军在西北战场鏖战无法脱身,而朝堂上反对声音不小,于是,他决定任命素来听话且“久经战阵”的枢密使张英为主帅,立下大功的大太监谭稹为监军,统帅此二十万大军北伐燕云,立下不世之功。
无论是战前还是战后,宋庭中的反对之声都没有停止过,就连高丽国王都派人来对徽宗皇帝说,辽国是兄弟之邦,存之可以安邦,女真人虎狼之国,存之实为大患,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岳翻不得不对这个高丽国王产生了敬佩之感,他看得很准。w.ewe.c
"
岳翻还记得,另一个时空里的北伐之战,西军几乎从上到下集体反对伐辽,甚至辽人现宋军兵临燕云之时还以为宋军是来支援的,还派人来求援,结果到了宋军军营才现宋军是来夹击的!不义之战,这是作为北伐军主力的西军对于这场战争的评价,所以,他们消极避战,加之连续作战的疲劳和对童贯的不满意,西军一溃千里。
这个时空,北伐的主角换成了原先并不存在的张英和二十万禁军,战斗力远远不如西军的禁军和军事能力远远不如童贯的张英,又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似乎是个人都能猜测出来,可是徽宗皇帝为何如此笃定?为何如此下定决心,力排众议也要排兵出征?原因就在于,通过那个叫做赵良嗣的家伙牵线搭桥,他早已经知道了女真人可以打败辽人。
虽然这些年来女真人展的势头太猛,猛到了徽宗皇帝自己也心有惴惴,于是,才和女真人约定,如果灭辽,宋承认女真为北朝,双方由臣属关系转变为平等关系,具体做法就是把原来给辽人的五十万岁币转交给女真人。
皇帝的权威很久都没有被人重视过了,但是突然生的战况之下,皇帝的权威被人们久违的想起了,张英再次被派遣上战场,而对此,张英并不感到害怕,也不觉得兴奋,他很理智的很冷静地对岳翻说,他觉得自己这一次会回不来,但是这不要紧,他注定了是一个要在战场上战死的人,朝堂上的纷争他不喜欢,虽然他是文人,但是他时常想起江南战场上的点点滴滴,他想回到那个时候,而且,既然有机会,他也愿意一搏。
他的直觉很准确,岳翻真的很想说他的直觉很准确,他很希望写信劝说张英称病不要北上,这一北上,定然丧师辱国,张英平定江南叛乱的名声不保,近乎于晚节不保,这还算好的,万一一个不好,连命都要丢掉,宋禁军已经彻底腐烂,就算有自己整编的十万军队在里面也一样,没用,根本打不过辽人!更别说紧随其后的女真人!
但是很可惜,这封信是张英一个月前写的,送到自己这里来,已经是一个月之后,已经是宣和五年的二月底,张英已然率军出征燕云,无可挽回。
张英不久之后就要和这个时代里最强悍的军力拥有者女真人面对面交流了,说不定还是面对面交锋,没有骑兵的宋军,孱弱的宋军,那些老爷禁军们,他们真的可以振国威吗?张英有底气吗?看到铁骑纵横,看到杀气腾腾的金军时,张英会想起自己曾经对他说过的那些话吗?
这些岳翻全部都不知道。
有那么一瞬间,岳翻想要写奏折给徽宗皇帝,让徽宗皇帝答应自己率领自己一年以来剿匪所得的三万精锐军队北上协助张英攻略燕云,最不济,也要保证张英和禁军中唯一能战的十万军队能够撤回,至少可以在金兵南下的时候阻挡一阵子,让西军可以抽出时间赶赴中原
恍惚间,岳翻提笔就要写奏折,却在写下第一个字之后,猛然间停笔,浑身颤抖不已,右手忍不住的想要落笔,左手死死的拉住右手不让右手落笔,左右手似乎不听岳翻本人的控制,甚至于有两个岳翻在不停的都争着,一个想要北上,想要陪着这个时代里第一个理解自己的人一起战斗,就算不能一起荣光,不能一起封王,也要一起去死。
另一个岳翻不想这样做,只想拥兵自重,在乱世中保全一方水土,保全自己和家人的性命,以及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护所有的百姓
说到底,怕死而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9/2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