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雪第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262


妇女们则被分派到了布料,开始做针线活儿,为这里的所有人做冬衣,都动起来,让他们产生一边做工一边拿报酬的感觉,自给自足,等到灾荒过去,他们就能精神饱满的回到家乡,重新开始生活。
这才是真正的功德,无形间,也让岳和减轻了很多很多的负担和米粮钱财支出,岳家才家致富五年,底蕴浅薄,经不起那么多人的折腾的,要真是全靠岳家一家之力,大家还不如一起去别的地方要饭呢!
岳和回到家以后,突然现了二十多个没见过的陌生小面孔出现在家中围着岳翻转悠,不由得有些疑惑,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些都是无父无母,基本上离开了这里就一定会丢掉性命的孤儿,岳翻打算把他们全部纳入岳家,找官府做个凭证,证明是两厢情愿的买下来,成为家仆,正正当当。
岳和沉默了一会儿,点头同意了,二十多条小生命,还没有长成,岳和不愿意看着他们就这样死去,他们得到了岳家家主的允许,从此以后就可以以岳氏家仆的名义留在这里了,岳翻把那三个女孩子指派给翠翠做丫鬟,二十个男孩子跟着自己,岳翻给他们一人一根木棍,开始指导他们习武。
岳翻需要勇武的护卫,而不是没用的饭桶,这二十个孩子得到了生存的机会之后,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岳翻让他们习武,他们没人敢偷懒,与此同时,岳翻也不希望他们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武夫,作为即将要去实现自己目的的人选,他们需要读书习字。
岳翻有足够的武艺和充足的学识引导他们,于是这些孩子在加入岳家之后,惊讶的现这位小主人居然是文武双全之辈,文能将儒家经典倒背如流,武能把棍棒刀枪挥舞的飒飒成风,端的是威武不凡,岳翻在他们小小的心灵中,埋下了崇拜和感激的种子。
等这些种子因为种种原因芽生长开花结果之后,等待岳翻的,就是甜美的果实了。
当然,岳翻此时还不知道,这些孩子里面,已经有人暗自誓,从此之后,他的命,就属于岳翻了。
===三十二
贼惦记===
老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话说的一点儿错都没有,岳氏良善人家乐善好施之名远扬,是好事,也是坏事,好事大家自然都清楚,名声好,谁不愿意?至于坏事,就会在这种时候体现出来家大业大,钱也多,粮也多。

岳翻时时刻刻惦记着前线的战况,他很担心岳飞的初次作战,岳飞会不会受伤?会不会打了败仗?乃至于被俘,甚至岳翻不敢想下去了,但是却不得不想下去,区区五百人,去面对两千多人的盗贼,万一被打败了,贼军失去了顾虑,搞不好真的会扩大侵略规模的,那些贼军之所以不攻打城池,估计一方面是不想把事情闹大,另一方面,估计就是忌惮城池的兵马和城墙。
张英不想困守,不想眼睁睁看着辖下百姓受罪,所以要主动出击,从贼军流窜以来,张英居然是第一个率军出征主动打击贼寇的人,而那支五百人的弱旅,也是第一支主动向盗贼挑战的军队,厢军,从来就是一支弱旅,全天下精兵猛将,除了西北地区,都要在东京城保护皇帝的安全,地方上不准有精兵猛将,赵宋家法实在是让人难以理解。
赵匡胤也不是一个胆小鬼,跟着柴荣打天下的时候,多么生猛强悍,悍不畏死!怎么当了皇帝以后,却能做出这样的事情?自废武功?防内甚于防外!
岳翻担心岳飞,担心张英,担心前线的战况,当然,更担心眼下的情况,时间一天天过去,粮食一天天减少,在岳家庄待着的难民人数却还在缓缓上升,天气越来越冷,他们生存需要的热量和房屋越来越多,岳氏需要更多的粮食和布匹,乃至于棉布,没有这些,如何保证这些人不被饿死冻死?
黄河以北的冬天,寒冷而刺骨,岳翻带着略有规模的二十人小分队巡视所有有难民居住的地方,所见所闻,让他难以平静,岳爸爸为了保证他们的生活已经操碎了心,白头越来越多,整日里吃不香睡不好,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只是多了一点别的农民没有或者没有太多的东西,比如钱,比如土地,比如良知。ww.i.

很多时候,岳翻都会觉得在父亲的奉献之下,自己显得十分渺小,每当这位不识几个字的父亲严厉训斥自己的时候,岳翻连反抗的想法都没有一丝,他觉得自己很可耻,很自私,甚至有那么一点点卑鄙,父亲在为所有人考虑,而他只是在为自己和一家人考虑,最多算上一个张英,父亲的心包容了所有人,而自己的心,却只敞开了那么一点点。
父亲,父亲,或许父亲也是在教育自己,让自己知道做一个男人应该怎样生活,父亲明明没有官职,没有那个责任,但是却一直一直的那么拼命,那么坚持,明明是个老实人,说不出几句话,却费尽口舌的劝说那些大地主大财主和他一样捐献出粮食救人,明明不是那些大商家的对手,却还是不顾一切登门劝说,为此废寝忘食。
父亲,到底是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您到底是为什么才能有这样的心?
习惯了为自己考虑的岳翻,似乎并不能认同父亲的做法,虽然可以理解,虽然也不愿意看到这些活生生的人死去,可是,可是
越是如此,每当看到父亲憔悴的面容,花白的头,焦虑的眼神,岳翻就觉得自己非常可耻,自己非常不孝,自己简直就不配存活在这个世界上,父亲的身影却显得那么高大,而岳翻在他的面前,真的只是一粒小小的沙子而已,心中的良知不断的谴责自己,心中仅存的那一丝微弱的不能再微弱的希望之火把整颗心灼烧的痛苦不堪。
没读过什么书,大字不识几个,不懂大道理,除了种庄稼什么也不会的父亲,在这个时候,却比圣人更加伟大,而自己熟读诗书,能把儒家经典倒背如流,辩论经义能完败向崇,武艺上也丝毫不弱于岳飞,甚至懂得很多军国大事,还能预测未来,但是岳翻只觉得自己在父亲面前抬不起头来,甚至不敢直视父亲的眼睛。
那个操劳的身影,那个佝偻的背影,在岳翻的心里留下了无法磨灭的深刻印记,那双眼睛,在岳翻未来的生命中,每时每刻都在督促着,鞭笞着岳翻前进,这让岳翻生了连自己都没有注意到的变化。
岳氏二子都从父亲这里得到了一生都受益不尽的宝贵财富,如果说岳飞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仁爱之心,将“民贵君轻”作为终生信条,为此不惜抗衡圣旨,为自己埋下死亡的祸患;那么岳翻就从父亲这里得到了最初的改变,并且一直延续下去,就好象绵远而悠长的薰香和雅乐,淡雅,不引人注目,但却持久。
直到很久很久以后,岳翻站在高楼台阁之上回当初,很明确的意识到,如果自己的父亲不是岳和,自己定然不会走上今天的道路,汉人也将陷入无尽的沉沦之中。
这是好的一面。
不好的一面,也就此显示出来,十里八乡的人都知道了,那么,贼也该知道了,贼们都知道这里有粮食,有吃的,会没有想法,没有渴望?那也太不正常了,所以说,人知道了,贼也知道了,好的知道了,不好的也知道了,这就被惦记上了。
岳翻忘了,他是真的忘了这个关键点,他没想到,所以,他疏忽了,他跟着周侗,带着二十个小兄弟,到处巡视,维持秩序,俨然是执法者的模样,周侗没去县城,当初的经历让周侗心有余悸,他无论如何不能放着岳翻一个人呆在这里,他不放心,虽然在受了伤之后,他觉得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但是哪怕是这样,他也要支撑自己,看着岳翻成长。
他无论如何都不能原谅自己会在岳翻成长之前闭眼,他最牵挂的,最担心的,还是岳翻,这个文武双全,应该有大出息的孩子,不能被心魔缠绕住,不能被心魔控制住,他要克服自己的弱点,克服自己的恐惧,战胜自己,然后才能走向更广阔的天空,这是他的宿命!
翻儿,翻儿,翻儿!你一定要成长啊!让为师看到你可以翱翔于九天,哪怕仅仅是一点点,一点点希望也好!
周侗看着带领二十个小兄弟四处巡视的岳翻,嘴角露出了些许笑容,这最初的成长,已经开始了,相信不久之后,周侗就会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
没错,他看到了
眼光一转,周侗仿佛看到了什么很值得他注意的事情一样,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一种奇怪的感觉让他不由得开始关注起来
===三十三
固执的老学究===
周侗是参过军打过仗杀过人的人,加上多年的经验,一些很细微的东西,或许可以瞒得住别人的眼睛,但是瞒不过周侗的眼睛,有句话叫做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周侗就是那个老,岳翻一直都很尊敬周侗,信任周侗,哪怕自己已经决定走文人之路,却依然认定周侗是自己的老师。&“
“好,等我回来,咱们一起吃蜜糖,然后翠翠,什么时候给我生个孩子?”岳翻露出了促狭的笑容,抱着翠翠的脸蛋儿,吻了下去,好一会儿才松开,翠翠面色潮红,脸上带着诱人的色彩,数月相处,翠翠也稍微放开了一些,咬着嘴唇,竟是带着一丝妩媚:“就今晚”
话音未落,岳翻按耐不住,又吻了上去,良久唇分,和翠翠依依分别,带着自己的武器,全副武装赶向和周侗约定的地点,这是一次两个人的小行动,主要的目的只是刺探而已,在这个岳和生病在家休息、岳飞随军征战在外的日子里面,岳翻必须承担起大量的责任,不论他是否愿意,他都要承担起来。
岳翻吩咐了自己最信任的十四岁的王辉带着十个人代替自己进行秩序的维护和巡视,家中则交给了剩余的家仆和自己的另外十个小属下,就准备出门,结果刚一跨出大门,岳翻就无奈的捂住了额头,没什么别的原因,老儒向崇又一次的出现在了他家门口,坐在一张小凳子上,老僧坐定一般闭目养神,听到了动静之后睁开眼,一看到岳翻,双目放光:“岳翻,做老夫的弟子吧!”
岳翻简直要无语凝噎,这是第多少次了?岳翻看了看自己左手边的墙壁,数了数上面的“正”字,恩,整整二百七十六笔画,今天又来了,又该记上一笔二百七十七笔画
自从和向崇的初次见面之后,这老家伙每隔五日就会准时准点的出现在岳翻家门口坐着,时间一般是从上午十点到晚上六点,见到岳翻就大喊一声:“岳翻,做老夫的弟子吧!”
岳翻当然不答应,向老学究就一直这样一直这样,不论风吹雨打,从不间断,整整三年,从不间断,每隔五日,早上十点钟准时出现,大概是巳时三刻的样子,出现,中间到了午时三刻的时候,会大大咧咧的走进岳家蹭一顿午饭,然后继续坐在门口,看到岳翻就喊,看不到岳翻就算,到了晚上六点,也就是卯时三刻,还要蹭一顿晚饭,然后大大咧咧的离开岳家,再过五天,又是一个循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2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