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雪第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262


战力不足,可以靠着战斗和训练来弥补,战心没了,怎么弥补?种师中带了一辈子的兵,打了一辈子的仗,也不知道该如何把战斗的意志给找回来。
种师中看着沉默不语的诸将,回想起一年多以前西军誓师出征党项的时候,西军的高昂士气,巅峰战斗力,辉煌的战果,骁勇善战的诸将,把党项人打的抱头鼠窜毫无还手之力,一百多年的使命眼看着就要彻底完成,西军就可以通过党项领地,继续深入西域,把失落了二百余年的西域给夺回来。
可是如今,一切皆为泡影,西军有自己的局限性,西军是地方性部队,不是国防军,他们从诞生开始的使命就是对付党项人,他们从生下来开始就被父辈告知要消灭党项人,而不是辽人,不是女真人。
大家眼中都有自己的对与错,军人更加重视区分对与错,错的事情,这些耿直了一生的西北汉子,如何做得来?
种师中的帅令无法阻挡的下达,回答他的,却是一片死一样的寂静。
===一百八十一
人性是没有任何理性可循的===
西军出征了,无可奈何的出征了,他们或许并不愿意这样做,不,是完全不愿意这样做,但是现在他们不得不这样做,明晃晃的染血的天子剑已经斩杀了两名不愿出征拒绝出征的西军名将,种师中苦苦哀求也没有阻止那监军太监的决心,种师中也没能请出童贯阻止这一切,童贯整整七天闭门不出了。

燕云之地的汉人经过了数百年的外国生活,他们的习俗和生活都和中原汉人有了很大的不一样,他们和中原汉人之间的唯一相同点,就是孔子,而面临着辽宋金三方面的博弈,燕云地区成为了一战时期的巴尔干半岛,燕云的主流民族汉族,胡化的汉族,更多的在意利益而不是民族意识。
简而言之,谁强,谁能庇护他们,他们就跟谁。
岳飞出征前,写了一封信给岳翻,给自己的弟弟,信里面说到了他现在的痛苦和迷茫,还有对未来的恐惧,和党项人打仗,他从来不去考虑自己的性命,但是这一次,他居然开始考虑起了自己的性命,他感到迷茫和不解,他预感这一次战斗自己会失败,会败得很惨。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有时候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比人和猪之间的差别还要大,所以岳飞的预感没有成真,之后很多事情上,岳飞的预感都是错的,岳飞有坚定的信念和强大的内驱力,但是毋庸置疑的是,他的第六感很差劲,因为他胜了,还是酣畅淋漓的大胜。
宋军经过最初的迷茫和痛苦,直到杀死第一个辽人之后的恍然大悟,终于爆了战斗力因为我对不起你,而我又伤害了你,所以我就要伤害你伤害到底,到死!
这就是复杂的人性,对于人来说,就是如此,所以宋军此次几乎全歼了辽军的边防军,集体的心理作用下,可怕的灭绝人性的战斗力,不仅仅是契丹人,随从的汉军也被杀了不少,而且几乎没有俘虏的,除了逃跑成功的就是死掉的,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死掉的。ww.e.c
"
西军坑杀了近三万降卒
我本来不想伤害你,真的不想,完全不想,可是既然我已经伤害了你,无可挽回,那么我就要更加凶狠的伤害你,就要伤害你伤害到底!一次两次三次四次,直到你死!对不起!
他们几乎是麻木的冲过了边防线,冲向了山前六州,冲向了辽军统治最薄弱的地区,然后七月初,宋军收复燕云十六州里面山前六州,把大宋疆域扩展到了太宗北伐前期的巅峰疆域,六州之地几乎没有抵抗,汉人和契丹人的州刺史们口径一致的投降投降,宋军所到之处,准确的说是岳飞的先锋军所到之处,六州之城池开城投降者甚众,少数不开城的在城内百姓的强大压力之下,被迫开城。
时隔二百余年,山前六州再次划归大宋统治范围之内,六州数十万汉人和契丹人还有渤海人等人们带着不一样的感觉迎接着宋军入城,他们或许感到激动,或许感到担忧,或许感到新奇,但是二百多年了第一次见到中原汉人军队的他们,是真的比较安心的,因为这些军队那样的强壮,而且,秋毫无犯!
之前那些溃兵用恐慌的语气所说的宋军活埋他们的事情,他们一点都不信,这完全是在瞎说,王师怎么可能活埋他们?我们是失落在祖国领土之外二百年的游子,我们将会受到祖国的热烈欢迎!燕云之地的汉人们开始准备起了汉人的服装,从古籍里面找到汉人的礼仪和说话方式,尽全力的准备着重新做汉人。
他们时刻准备着。
然后宋军挥军杀向了真正意义上失落二百余年的汉家北方重镇幽州城。
幽州是汉代中原十三州之一的重要行政区,著名大军阀公孙瓒的领地,之后归属袁绍,最后归属曹操,一直以来都是汉家重要产马地,精良骑兵的出产之地,公孙瓒威震草原的白马义从就是诞生于此,有了幽州的汉家军队就有足够的骑兵,可以把游牧民族按在地上打,但是如今,大宋不仅没有幽州,也没有凉州!
西军要夺回幽州!太宗皇帝两次在幽州城下折戟沉沙,宋军眼看着就可以攻取幽州,却屡屡不能攻取幽州,仿佛幽州是宋代汉人永远的诅咒一般,明明幽州城里面也居住着很多汉人,但是宋籍汉人就是打不进去!
岳飞大军风驰电掣般冲向幽州,越过太行山脉朝着数百年没有汉家军队登场的地区进击,一路上击败招降了不少契丹人组成的军队和汉人组成的军队,战果颇丰,骑兵的飞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岳飞就在不断的进攻之中逐步深入了解了骑兵战法,天生名将的他,已经开始渐渐的朝着真正的名将进步。
但是现如今,无论是他还是别人,都没有察觉到,他们也没有心思去察觉,因为他们已经兵临幽州城下,从太宗第一次北伐开始,一直到如今,百余年之后,中原汉家军队第二次兵临幽州城下,但是如今,却毫无疑问的换了人间。
幽州刺史是一个汉人,姓韩,韩知古的韩,韩德让的韩,或许是一种传统,或许是一种信赖,一百年前,韩德让在幽州城毁掉了大宋光复燕云十六州的扎略计划,一百年后,耶律大石同样信任韩家的年轻人,事实证明,这个韩家的年轻人也的确没有辜负韩家的光荣传统。
岳飞率领先锋军抵达幽州城下之时,韩伟手中的兵马只有三千,宋军进展前所未有的快,山前六州的崩溃实在是太快,以至于岳飞大军冲向幽州城的时候,韩伟还来不及关闭城门,脆弱的防线一瞬间就被岳飞的铁骑冲破,岳飞成为了数百年来第一个攻入幽州城的汉人将军,那一刻,岳飞似乎感受到了一点点慰藉。
燕云兵团主力还在居庸关血战金军,根本脱不开身,韩伟面临的就是绝境,是汉人将军里面非常厉害的,也注定将会在未来成为汉人将军顶梁柱的名将岳飞和他的岳家军,五千铁骑纵兵入城,把根本来不及布防的辽军幽州守军杀得人仰马翻,幽州城大乱,岳飞在疯狂的杀戮中保持了一部分理智,约束军队不得伤害平民,只准歼灭辽军。
很快,五千铁骑纵横全城,韩伟仓促之间设下的防线被连续突破,最终,岳飞大军合围刺史府,韩伟把仅存的三百多幽州军聚集在刺史府,做最后的抵抗。
幽州城实际上已经被大宋攻取,岳飞命人把城墙上的辽国旗丢下,插上了宋字战旗,时隔数百年,汉人的北方重镇幽州城终于被光复,光复者,姓岳名飞字鹏举。
岳飞不想耽误太多时间,下令大军包围刺史府,准备木料点火焚烧刺史府,以此要挟韩伟投降,韩伟出现在刺史府的高墙之后,大呼宋背信弃义,直言其祖韩德让主导订立澶渊之盟,而如今宋背弃盟约,他作为韩德让的直系后人,应当为此殉难,射出一支箭之后,下令抵抗到底。
岳飞低着头推出了战场,拨马离开了刺史府,走之前下令点火,熊熊烈火中,辽幽州刺史韩伟及其三百多名契丹和汉族士兵被烧死,无一人投降,幽州正式陷落。
===一百八十二
耶律大石不会束手就擒===
一日以后,种师中率领中路军主力抵达幽州城,幽州城的汉人们夹道欢迎汉人的军队入城,这让种师中百感交集,见到了被纵火焚烧至今还没有完全熄灭的幽州刺史府,不胜唏嘘,下令军队休整三日,然后向徽宗皇帝报喜,徽宗皇帝早就下令把幽州改为燕山府,并且早早的派出了知府,就在大军出三日之后,而如今,正好派得上用场。w..c
三日以后,燕山府第一任知府刘杰抵达了幽州城,林冲的西路军和姚古的东路军也会师幽州城,军事会议上,种师中下令扩大战果,继续北伐,攻取山后九州,彻底光复燕云十六州,然后拿下居庸关,与女真人交涉,使之转道西去,方便大宋重建长城防线,完成整个燕云战略。
一切仿佛都对大宋是那么的有利,那么的和善。
而就在此时,命运收起了对大宋的笑脸,收起了对种师中和西军的善意。
其实有时候命运这个词儿挺有意思的,你相信他的时候,他总是有办法让你不相信他,觉得这是一种错觉,而当你不相信他的时候,他又总是能让你相信他,觉得这是另外一种错觉,于是乎,大家都开始传颂着命运的神奇。
但是很多事情上,你都不得不承认命运真的很有效果,真的是存在的,因为总有那么些很重要的事情,对于你整个人生都起到了巨大转折作用的事情,往往在不经意间生在你的身边,而你一无所知,等到你功成名就终于察觉到的时候,啊,原来这就是命运啊
所以种师中才会感觉到命运的残酷和神奇,前一天还在为大宋军队终于光复幽州城而欣喜不已,后一天就开始为岳飞先锋军的惨败而失魂落魄,当然了,不仅仅是岳飞的先锋军战败了,林冲所部也战败了,姚古所部也战败了,连他自己的中路军种家军的先锋部队都战败了。w.ie.c

仿佛就在一天之间,整个局面被扭转了,前半段战争,宋军占据了绝对的上风,歼灭辽军数万,大宋第一任燕山府知府风风光光的入城宣誓就职,开始行使燕山府知府的权力,而后半段在一开始,就送了所有欣喜若狂的宋人一份大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26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