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都督第9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4/1063


他占据杭州后,在方七佛的号召下,藏在江南各处的方腊残部自然会往这边聚集,兵马壮大是迟早的事情,这些都交给了方七佛去处理。王禀的大军还在陕西一带,北方的边军不动,京东西两路兵马不敢走,那就没什么能压住他了。
日头渐升,杭州的百姓也发现了些许不对劲,城头的旗子换了,大街上的兵马也换了铠甲样式,好久没见的黑羽卫又冒了出来。诸多蒙在鼓里的人士子,还跑到知州衙门里去问什么情况,结果发现知州变成了方腊军的国师方七佛,那场面一言难尽。
曾经送给他马槊的韩夫子,带着许子凌跑上门来,情绪激动的把他骂了一顿,他也莫得办法,把一帮子人轰走后,去王府拜访了一下几个小舅子。康王的几个小儿子脸色明显不好看,依旧叫他曹驸马,不过言辞间生疏了许多,带着几分戒备,他也只得转身离开了白马山。
军队在城池中穿行,和原本的厢军换防,些许官吏垂头丧气的到处奔走,商量着该咋办。
曹华对这些并没有限制,给了杭州官吏最大的自由,愿意留守岗位的职位不变,一身傲骨的给足盘缠让他们离开,只要不挑动放弃抵抗的厢军造反就成。
现在的情况,不应该说是造反,而是武将夺权,他也打着清君侧的旗号,虽然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不过终究没光明正大说要改朝换代,杭州官吏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也只能以此自我安慰。
至于杭州的平民百姓,反而没多大反应,又不是金兵入关,他也没有侵扰百姓,加上在睦洲死守六天的事迹在先,杀朝廷奸贼的事迹在后,都知道他不会拿百姓开刀。
或许在老百姓眼中,这就是女婿和老丈人起了矛盾,官家的家务事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只要不打仗死人就行。
车队在初春的乡野上飞驰,曹华坐在马车上,斜依软榻,看着远处的奉灵园。
万勤端坐与马车之内,神色也有点恍惚,一直拉着旁边一名女子的手,女子是方七佛的闺女,随着方七佛跑去西蜀,又跟着到杭州,绕了一圈儿总算回了家。
万勤犹豫片刻,开口道:“曹都督,已经按照您的吩咐,修建好了火器作坊,去年已经少量生产,也给西蜀运去了两船,不知道效果如何?”
在杭州肯定不能试射,万勤只能按照图纸偷偷摸摸造,其实也不知道能不能用。
曹华轻笑了下,点头道:“效果不错,不过火炮我在西蜀又改进了下,有些跟不上时代,工坊得重整一下。”
万勤微微点头,略微思索:“我已经暗中联系了乌衣巷的王、谢两家,他们站在都督这边,江南其他豪门想来也不会有例外。都督从蜀地动身之时,我已经着手扩建了火器工坊,等到三月底,一个月能造火炮百门,收购的船厂也已经开工半年....”
“我都知道。”
曹华转过头来,稍微打量了几眼:
“以后江南是你万家的。”
万勤微微点头,稍作犹豫,又轻声开口道:“家妹...”
“万贵妃在冷宫为先帝守孝,下半辈子估计也就这样,不用奢望她能出来。”
“.....只希望都督能饶她一命...”
“呵呵...”
车队行驶到茅山河一带的山林之中,两座山的凹地之间,一个巨大的厂房修建在其中,万家的护卫手按腰带,认真巡视。
万家的触手遍布江南,所做的生意自然也极多,丝绸、茶叶、瓷器都有涉,在城外有几个作坊不足为奇,这个地方原本是烧瓷器的,大改一番就成了火器作坊,万勤家的私产自然没有官吏跑来查看,藏了一年都没被发现。
大队的蜀军跑了进去,替换了原有的护卫,工匠也开始运作,安排力夫修建各种新的建筑,原本已经修建完善小规模生产,其实也没什么可改的,等铜铁材料运过来即可大规模量产。
视察完火器作坊后,曹华又和万勤来到了钱塘江上游的一个大船场,因为临近海滨,杭州的船厂可以造海船,已经有数艘大船开工半年,工人来回在船坞中奔走,木料堆积成山。
按照目前的速度,不用遮遮掩掩全力开工后,约莫端午前后便能准备完善,之后就是沿河而上直抵汴京了。
曹华转了一圈,没什么问题后,安排部下接管了船舱和工坊,便折身返回江畔的船队。蜀军的主要火力还留着船队之中,他也不放心住在杭州城内,在杭州没稳定下来之前,还得在船上呆一段时间....
黄昏时分,落入余晖洒在了钱塘江的尽头。
扈三娘忙活完了饭菜,待其他三个厨娘进入舱室歇息后,来到了外面的小露台上。
一根绳索从上方垂下,绑在旁边的围栏上,因为船只很大,旁边缠绕的绳索很多,看起来并不显眼。
扈三娘深深吸了口气,看着上方的露台,略显犹豫。
她想要走的话,随时可以走,而跑上去暗杀曹太岁,可能今天晚上就能变成一具尸体。
可天赐的机会摆在面前,她如何能就此放弃?
携带了一百多名亲友,已经全部死在了城墙下,只剩下她一个人,走了也没脸回去,活着又能去哪儿?
一百多人的血仇,总得有人来血偿,朝廷、梁山、西蜀都是罪魁祸首,梁山的人也死的的清清白白,她找不到人去报仇,朝廷被打的抱头鼠窜,她更找不到人,剩下的就只有曹太岁了。
在成都府呆了半年,又和船队顺流而下,她也发觉曹太岁和传闻中的不太一样,对身边的丫鬟还很好。
可那又如何?掌权的人都一样,只对自己人好,根本不把她们这种边缘人物放在眼里,一百多条性命,死了根本就没人记得。
皇帝也好,蜀王也罢,都只是为了自己的天下罢了,或许也会为了名声对百姓做做样子,可对待祝家庄这种被朝廷迫害不得不变成拥兵自保的小势力,从来就没有半点仁慈。
即便是蝼蚁,也应该有半点尊严,被当做草芥,连战死都没人记住她的名字,她如何能忍受。
机会摆在面前,不过是一死罢了,她在城墙下已经死过一次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4/10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