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都督第8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5/1063


“曹太岁的本事,你还不知道?回不来照样在外面混的风生水起。咱们生意人,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曹太岁再怎么说比方腊、宋江厉害,若出去造反真成了事儿,我沈家也能做上顺风车,这机会放在脸上,就看你抓不住的住。”
沈雨嘟着嘴:“他都不要我,根本看不上我,我怎么抓?”
沈员外一脸恨铁不成钢:“人家明显是怕连累沈家,和我们撇清关系,若是真不把你当回事,岂会造反之前还把铺子关了账结清。”
沈雨抿了抿嘴,在小腿上拍了下:“就是不要我,我对他和小苏姐那么好,在睦洲那么危险,十万两银子,我眉头都不皱就借了.....”
“说这些有啥用?”
沈员外摆了摆手,凑近些小声嘀咕:“过几天太平些,你和你二哥,带着一半家产和熟工出京城,先打听曹太岁去那儿发展,你跟着过去,凭借你和你哥的本事,站稳脚跟还不是轻轻松松,之后....”
沈雨侧耳听了会儿,苦着脸道:“我们做首饰生意的,有个什么用?打仗又不能打扮的花枝招展...男人带着花簪上阵杀敌,还不得把人笑话死....”
沈员外摸着下巴,呵呵一笑:“你这丫头,咋这么蠢。珠宝匠做的是精细活,长年跟金银铜玉打交道,凤冠都造的出来还造不出铁器?无非是模具改一下手法改一下,有熟工带着学徒,总比四处找铁匠慢慢摸索快,曹太岁不也把铺子的熟练工带走了。
再者打仗烧的是银子,没几个财阀支撑怎么发军饷?方腊宋江都在四处找世家救济,我就不信曹太岁能自己挖银矿,你带着一船银子过去,我就不信他不给你个妃子当当...”
沈雨小眉毛一皱,有些不情愿的抿嘴:“那...那岂不成买的了,他又不真心喜欢我,我往上倒贴做甚....”
沈员外叹了口气:“情义归情义,生意归生意,我沈家偷偷把宝压在他身上,也是多条路。至于你们咋样,看曹太岁也不是个无情无义的人,能成最好,不能成就当继续合作。”
沈雨想了想,小声嘀咕:“真去了,可就再也见不着爹和娘了,而且,我和二哥去了,若是被朝廷发觉,你们...”
“咱们生意人,本就是这么做大的。你不信去问问王睿李雅,要是有机会暗中搭上曹太岁,你看他下不下注,无非是下多少的区别罢了,那有放着机会不去抓的....”
“哦....”
===第四百七十章
身不由己===
第七十九章
带着黑羽卫、家眷、工匠、家丁长途跋涉,几经辗转,终于在三月初进入了川峡四路,成都府。
川峡四路物产丰饶,中原地区屡经战乱,官僚富豪纷纷逃亡入川避难。甚至还留传着河北江东处处灾,唯闻全蜀勿尘埃。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的说法。
因为地利的优势,川峡四路长年不受战火殃及,糟了大难的世家豪绅,最喜欢来的地方便是蜀地,而江湖人也是如此,被朝廷逼的没办法了,就往蜀地的险峻山岭中一钻,大军攻不进去,小队伍找不到人。
这就导致了成都府和别的州城完全不一样的情况,城池的富裕在大宋也是名列前茅,仅次于汴京、杭州等地。可周边的郡县又匪患频发,险峻山岭之中山寨无数,各种占据山头自立为王,其中最大的一只匪寇由蜀王陈松率领,足有万余人的规模,稍微次一点的也有不少,如蜀州青龙寨、眉州眉山寨等。
这些个山寨是百年前一场起义遗留下来的,因为蜀地背靠吐蕃诸部没有外敌,也没有重兵堆在这里,多年清剿不干净。时间一长,反而稳定了下来,和周边的百姓达成了默契。
蜀地山寨和山东的截然不同,因为官府势大,光靠劫掠活不下去,官府随随便便也打不进来,双方僵持了很多年,寨子里很多人要养,总不能天天吃土。于是乎有些个山寨就让妇孺编织竹筐、簸箕,乔装成良民跑去乡镇上换盐铁等必需品。
官府天天剿匪剿不动,时间一长衙役捕快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跑来打家劫舍就好。
其他寨子看到这场景,为了让日子过的舒坦些,又不想和官府打仗,便开始各显其能,酿酒、造纸、熏腊肉、腌泡菜、种花椒,然后拿着产品去乡镇上卖,或者等着商户过来收。
就这么十几年下来,蜀地持续多年的匪患竟然不闹了,大部分山寨除了不交税赋,基本上和村落无异。山寨中都是些被苛捐杂税逼的没办法才落草的百姓,有条活路都很珍惜,有时候犯了大案的匪寇逃入深山,不想惹事的山寨还把人逮住扔在衙门外,四处劫掠烧杀的山寨只有一小部分。
若非如此,典魁司也不会放着不管,要不是前些年陈松统一了一大片寨子自己称王,西蜀的名字都不会出现在案牍库里面。官府也清剿了两次,可惜还是打不下来,最终也不了了之,蜀王就蜀王吧,你自己乐呵就行。
不过,西蜀也并非太平的地方。近些年因为花石纲、造作局、西城所等事件的影响,涌入西蜀的世家和江湖人剧增,大部分都被各个山寨吸收,也有不少人自立门户。新旧势力之间的摩擦频发,导致蜀地又有些乱的苗头。
匪寨终究是匪寨,朝廷也没法指挥,只能是谁冒头打谁,尽量稳住局势。
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下,一只新的势力,以过江强龙的姿态,悄然来到了险峻蜀地的小泥塘之中.....
咚咚
浑厚的钟声传遍皇城,街道之上,兵甲和百姓在地上叩拜,百官恭敬等在御街前,迎接大宋新帝入宫。
身着龙袍的赵辙,坐在宽大的御辇之中,身旁是着凤冠霞帔的王妃,走过宫城的大门,她便是王后了。
王妃眼中并没有什么喜悦,只是做出端庄威严的表情,与赵天洛有五分形似的眸子里,带着几分担忧与思念。
赵诘一系死绝,康王上位,康王是最大的得利者,本就得避嫌。而曹华还是康王的女婿,杀了天子和十几位皇子,带着家眷潜逃,哪怕王妃明知是曹华带着洛儿离开,也只能对外说贼子掳走了两位公主。
曹华救了康王,王妃记在心里,可继承大统后的第一件事,必然是对这个女婿开始永无止境的追杀。哪怕康王心里不想,也不得不这么做。不然史书上必然记下康王赵辙,命女婿入京谋杀君主皇子,从而得位。
曹华这一走,很可能天人永隔,那尚在腹中的外孙儿,恐怕永远也见不到了。
赵辙头戴金冠,只是左侧的额头有块伤疤,依旧用纱布包扎,左手也微微颤动,不过眼神很平静,看着跪在两旁的大宋官民,久久默然不语。
终于穿过宫墙,看到了御道上方的大殿。
已经是太子的赵淮,茫然的看着巍峨的宫城,沉默许久,还是没忍住,轻声询问:
“父王,姐姐和姐夫....该怎么办?”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5/10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