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小都督第6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1/1063


“战场本就是这样,江南禁军不是你手底下的百战精锐,朝廷以制武,当兵的本就地位低下,其中不乏刑徒,又没经历过多少血战,一看打不过都想跑,谁的话都不听。今天这样敢厮杀的已经算不错,边军之中,听到辽寇来袭还没见到人就落荒而逃的不再少数,已经吓破胆了。这种军队,给他们再好的兵器铠甲也无济于事,只有打几次胜仗,才能成可战之兵,不然再多也是一群废物。”
寒儿抿了抿嘴,眼中有些气恼:“若是康王听公子的借两千兵马,今天岂会无力回天。”
曹华吸了口气,回头看了眼情绪低落的诸多黑羽卫,开口道:
“算了,先带着赵霏公主回杭州再想办法。”
“诺。”
-------
一行人快马加鞭,来到了十几里外的清溪县城。
清溪县城离的太近,又无可用之兵,必然是被夺去的下场。
方腊经历一夜血战,必然要经过短时间的修整,不可能立即转进。
曹华快马来到城墙下,本想通知此地的县令带着百姓往睦洲城逃离,应该有一天的缓冲期,看到的场景却有些匪夷所思。
时间才是清晨,县城却是门户大开,无数逃难的百姓往城里钻,而城墙里面同样堆积了无数人,还有满载货物的马车,不少家丁往外推搡,外面的人也是怒火中烧的大骂。
孩童的啼哭、伤患的惨叫此起彼伏,无依无靠的妇人挤不进去,只能抱着孩童坐在城墙下,无助的看着过往的人群。
“谁开的城门?想死不成!”
曹华脸色微沉,找了半天却没看到衙役维持秩序。
李百仁持着九环刀冲到城门口怒声呵斥想要驱散民众,却没有人搭理,直到黑羽卫把城门口围住抽刀,嘈杂的名众才安静下来,噤若寒蝉的退到两边。
曹华提着长槊走到城门下,看着进不去出不来的百姓,许久才从人群中发现一个把衣服反过来穿着的小吏。
“你,过来。”
小吏一个哆嗦,急急忙忙跑出来跪下,颤声道:
“见过大人。”
“县令和衙役去哪儿了?”
“昨夜息坑那边打仗,县太爷见苗头不对已经连夜逃了,衙役也闻风而逃,小的也是没办法。”
小吏瑟瑟发抖,抬眼看了下浑身是血的黑甲军士,又连忙低头。
曹华实在找不到言语形容,只能转而望向噤若寒蝉的百姓。
谢怡君驱马站在跟前,幽幽叹了口气:“大多都是周边老实巴交的老幼妇孺,不愿造反或者没本事造反,只能往城里逃。逃难若没有人维持秩序,弱肉强食很快就能显现,拖家带口的尚能保住干粮,那几个带着孩子的孤寡妇人,干粮恐怕已经被抢了,过几天连一身衣裳都保不住。”
曹华吸了口气,沉默许久,抬起了长枪,指向东方:
“都别进去了,往睦洲城逃,把货物扔掉,只带粮食和衣物。寒儿,你带着黑羽卫把百姓聚起来,把城里还没逃走的都带上,我去接公主。”
寒儿有些犹豫,并未第一时间动作。
曹华知道她想什么,叹了口气:“典魁司本就有清剿江湖匪人之责,方腊是贼,眼看着此地百姓要被洗劫却置之不顾,和此地的县令有什么区别?”
“若是方腊带人追上来...”寒儿抿了抿嘴:“带着这么多人,走的肯定不快。”
曹华把马槊挂在了马侧,只是淡淡的回应道:
“尽力而为。”
“诺!”
黑羽卫当即开始收拢城内外聚集的民众,把堆积在城门口的马车卸下来,扔到桌椅板凳瓷器等杂物,只把粮食留下,又开始带着人在县城中搜寻粮食。
不少富贵人家都不太愿意,毕竟这是他们的家产,可面对凶神恶煞的黑羽卫,却也没人敢反驳,只是在道路边不停说好话。而些许穷苦百姓,则偷偷摸摸把扔掉的好东西捡起来抱在怀里,黑羽卫怎么劝都装聋作哑。
谢怡君的山寨也是收留难民逐渐壮大,经常与这类人打交道,此时便担当起了首领的职责,安抚这些惶惶不安的百姓,同时讲规矩。
谢怡君深知人一旦没了规矩和限制,会变得有多可怕。为了一个馒头杀人的事情不在少数,而队伍中的老弱妇人总是最先倒霉的,遭到什么样的待遇都有可能。和这些人讲规矩,光靠苦口婆心没有意义,非常时刻最有效的规矩是暴力,只有让人畏惧才会服从。
曹华进城后,谢怡君便当着所有人的面,把弃城而逃的小吏钉在了城墙上,给所有人举了个例子。之后的事情就变得畅通无阻,一直到队伍出发,都没有人敢在多说一句话...
-------
十来天的乱民侵扰,山清水秀的清溪县城已经一片狼藉,能跑的都已经跑了出去,剩下的昨夜已经跑了大半,街上几乎没几个行人,只有些许腿脚不便的老妪,坐在门坎上发呆。家里的东西和粮食明显被抢干净了,走不动只能等死。
曹华让黑羽卫找了几辆马车,把这些走不了路的老人带着离开,至于送去哪里以后又怎么安排,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1/106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