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一黍第2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9/779


“他这种身份的人,要加入赤云都,不可能只凭乐意二字!”怀明先生直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
不能因为赵黍曾经有过诛邪伐庙的举动,便忘却他仍是华胥国的朝廷官吏,何况他还有爵位在身。”
“但是……”于二哥还是说:“赵黍甚至提醒侨张村朝廷将要征丁,若不是有关怀百姓之心,他完全没必要这么说。”
怀明先生笑道:“也许是在苍梧岭呆的久了,你们不曾见识过公卿贵胄邀买人心的手段。略施小恩小惠,以此讨好民心,古往今来不乏此辈。
他赵黍提前告知要征丁,可最后不还是要征丁么?我们这些年对蒹葭关一带的军备兵事也摸出个大概,真要论人数,高平公镇守这些年,麾下兵马可曾少过?
但最终这些兵丁又到了何处?不还是去给高平公和地方豪贵务农做工!如果赵黍他们真的有心,不妨让高平公和各地豪族献出部曲、缴还兵丁,然后再严加操训,何至于战事临头才额外征募?”
于二哥低下头去,发现自己还是有些天真短视了。
怀明先生接着说:“还有,你说赵黍跟县城大户筹集钱粮,那我要多问一句,这些大户豪强,又是从哪里挣到这满仓钱粮?”
于二哥无言以对,怀明先生言道:“说到底,华胥国满朝公卿只想做那天上人,舍不得让手脚沾上尘土,若是百姓没有钱粮,便从豪强大户手中抄掠。
而后又养出下一批豪强大户,等瓜熟蒂落,再派人收割。赵黍无非就是这么一位摘瓜之人,至于他自己是两袖清风抑或满嘴流油,这根本不重要。
何况如今赵黍种种举动,背后皆是他们华胥国朝堂之上的尔虞我诈,又有多少出自他的本心?你真能了如指掌么?”
于二哥神色茫然,一旁景明先生则说:“怀明,你这番话未免苛责太过。没必要强求世人个个与我们同道。朝堂为官无非清廉、贤能为上,能做到如此便已是有利一方。
倘若赵黍确实怀有爱护百姓之心,我们也不宜将他远拒千里之外。这种人确实未必会赞同我们赤云都,却不妨碍我们与他结交,哪怕多一个探听消息的路子也是好的。”
怀明先生深吸一口气:“是我过激了,既然这么说……于掾佐,你来负责此事,如何?”
“啊?”于二哥没听明白。
“如今武魁军接管蒹葭关,我们也需要有人摸清他们的状况。”怀明先生言道:“虽然关城之中有我们的人手,但一直缺乏能够接近军中高位之人。”
于二哥略有迟疑:“怀明先生是希望我去赵黍身边探听情况么?只怕赵黍不会信任我这个外来修士。”
“你不用亲自上。”怀明先生言道:“武魁军不是要征募兵丁么?那肯定要从各地村寨下手,我们的人便能趁机加入其中。你挑选几个适合的,试着接近赵黍,探探他的口风。”
怀明先生给于二哥几句嘱托,在他告辞离开前,拿起手中刚刚编好的背篓:“你路过山下东田村时,把这背篓送给刘小妹,她刚生了孩子,又要忙着下地干活,不好照顾孩子。送个背篓,也让她省心。”
于二哥接过背篓,笑道:“怀明先生手艺真好,什么时候给我也做一个。”
“去去去!以前我让你们每人至少学两三门手艺,结果都是敷衍了事,我还等着你给我打草鞋!”怀明先生不耐烦地晃着一对赤脚。
景明先生则笑道:“于掾佐你不用听他胡说,以前多少人给他送草鞋,结果他转手就送给巡山的军士,说他们才是靠腿走路的。”
“你少说两句会哑巴吗?”怀明先生朝着于二哥摆手驱赶:“走走走!该干嘛干嘛去!别成天杵在我面前,我不是富户老爷,没钱打赏你们!”
于二哥不住微笑,朝两位先生行礼后,带起背篓离开白茅场。
等于二哥离开后,景明先生言道:“你太激动了,小心又教出一个杨柳君。”
怀明先生阖眼叹气:“我只是不想重蹈覆辙了。上一次软弱疏忽,赤云都付出了多少代价?”
“可是杨柳君的结果如何?盲目冒进,又牵累了多少人?”景明先生按着蒙眼布,有丝丝血液从缝隙渗出,见风顷刻如沸水蒸腾消散。
“我听说过赵黍,他是张端景的学生吧?”怀明先生言道:“张端景当年巧舌如簧,劝我们归附华胥国,后来又是他暗中协助杨柳君在星落郡举事。
如今想来,我们赤云都落得如今下场,皆与他息息相关,我是否要质疑一句,张端景从一开始便不怀好意。”
“不必迁怒。”景明先生言道:“当初瞻明在东胜都遇劫,还是他最先暗中传讯,这才能让我们及时带人撤离,尽量减少伤亡。他要是不怀好意,当初就会与崇玄馆联手围剿了。”
“你有没有想过,张端景只是不想脏了自己的手,同时还要装作好人?”怀明先生话中带有几分怒意:“星落郡一役,神剑分明已经铸成,但他私藏不用,到底怀有怎样目的,我们一概不知!
现在派自己学生来到蒹葭关,里面又存了怎样谋划?这种紧要的事情一句不提,我们还能够信任他吗?”
“我还是相信他。”景明先生语气坚定。
“你又看到什么了?”怀明先生不免怀疑:“十年前遭逢剧变之际,你自称看见了丹陵火府,双眸受到点化,从此不属凡胎。两颗眼珠子夺眶而出,化作炎精打入苍梧岭地脉,成为封山召云法的根本灵文,这才能挡住梁韬。”
“当真讽刺。”景明先生轻抚蒙眼布条:“我们三个当年见证宗门衰败、苍生苦难,对仙道生出厌弃之心,认定成仙得道俱是歪理邪说。偏偏在危难关头,让我看到了丹陵火府,受洞丹元君点化。”
怀明先生不掩谤斥言语:“在我看来,这帮天上仙家不过就是一群冷眼冷血的非人异类。那位洞丹元君放着赤云山传承衰败不管,偏要指引我们这帮离弃传承法脉的旁门左道。
在我们最绝望时,落下一丝救命甘露,仿佛就是好奇我们还能挣扎多久,完全就是顽童耍闹之心!若真是顽童还则罢了,得道仙家仍是如此玩心,可见他们卑劣到何种程度!”
“我不认为洞丹元君的点化是随意耍闹。”景明先生言道:“我虽失双目,却深感过往盲目短视。张端景得神剑而不用,并非藏私,而是不愿孤注一掷。梁韬命数如飞龙在天,眼下正是最鼎盛强旺之际,仅凭神剑没有十足胜算。”
“飞龙在天?”怀明先生笑出声来:“鸠江郑氏败落,现在国主借武魁军清扫南方郡县的崇玄馆门人子弟,你管这叫飞龙在天?”
“命数之事玄妙难测。”景明先生稳重言道:“在你看来是仙系血胤与崇玄馆初现衰败,焉知这不是梁韬要割舍的尘世牵累?而且我察觉梁韬正在酝酿一场大动作,为此可以在表面上主动示弱。”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9/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