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之侠道墨问第4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2/431


而那停战的六十里之地,也是秦赵盟约的根本,一个战略的缓冲地,若无那六十里缓冲,秦赵都不可能真正相信对方。
……
燕国、楚国,姬丹和熊完都没想到他们只是没有去给晋遥即位祝贺,承认晋遥天子入主赵国的事实,结果就出现了这么大的事情。
「秦国和赵魏韩全面停战?」姬丹、熊完都没想到会是这样。
就那么短短的几天时间,怎么就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他们到底是错过了什么?
「秦国到底想做什么?」姬丹、熊完都是一脸的莫名。
「秦国连年大战,早已国库空虚,如今有全力修建河渠和开发北境,暂时无力东出!」黄歇也松了口气,他其实对秦国是有畏惧的,现在秦国停战,对他来说是件好事,至少不用再为秦国头疼了。
「那赵国呢,如此深仇大恨,赵人居然服软了?」熊完还是感觉到难以置信。
「赵国、天子遥,这才是最可怕的存在,能有魄力压下赵国民愤,毅然决然的与秦停战,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但是也很符合对方墨家辩首的身份,墨者非攻,能停战,自然不会再想着战争!」黄歇分析着晋遥的想法。
墨者的思维太容易被猜到了,墨家非攻,为的就是止战,秦国主动提出停战,墨家没有理由不支持。
「天下未来数年将进入难得的平静了!」黄歇感慨,天下止战,却没想到会是因为秦国,可见秦国之盛。
……
「总觉得赵国与秦止战,是冲我大燕来的!」姬丹看着手中的情报说着。
天下都以为秦赵停战是因为两国都要休养生息了,但是他总觉得赵国与秦停战,目标是冲着自己来的。
跟赵国有血仇的可不仅仅是秦国啊,还有他们燕国。
然而,姬丹陈兵边关,一等再等,结果发现赵国真的在休养生息,大军也没有任何异常的调动。
又觉得是自己想多了,除了代郡的李牧在不断的制造摩擦外,赵国根本没有大军调动。
……
「开始变法吧!」
停战协议签订后三个月,廉颇和公孙龙终于是整理出了一套模彷秦国模式的法治体系。
赵国原本的三公少师、少傅、少保也变成了秦国的宰相、国尉和御史大夫,九卿也从冢宰、宗伯、司徒、司空、司马、司寇变成了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少府和治粟内史。
基本就是照抄了秦国的模式,同样的军功爵,同样的奖励耕战,唯一不同的是赵国允许有士兵和农民之外的职业,如商人、百工、士子、游侠,但是又提升了一定的商人地位,允许商人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
比如允许商人出资资助各地的建设,从而得到一定的爵位,但是只能是士一级,而成不了大夫、公卿。
可是仅仅是这一项,就令天下商人趋之若鹜,入士爵,就代表着他们不再是最低贱的商人,他们的子嗣也有权利得到官府乡校的入学之权,后人有资格入朝堂为官了。
因此
.
,无数的商人都涌入了赵国,同时带去了大量的钱财和物资,为赵国的基础建设提供了资金保证。
「免费的就是好用!」晋遥笑看着公孙龙和廉颇,赵国连年大战,根本就没有钱物人去修缮道路和城备,但是他们只是允许商人获得爵位,后人有资格入官学学习,然后一个个商人涌入,争抢着捐钱捐物,帮助赵国修缮道路和城防。
还是那种你不让我捐就是看不起我,在贬低我,我一定要去邯郸上奏给天子的态度。
「可是大王的削藩,还是要慎重啊!」公孙龙和廉颇都是凝重地看着晋遥。
晋遥的强硬远超了秦国,秦国承认贵族的封地自治,而晋遥的削藩令,却是只承认贵族在当地有税收之权,却要在邯郸的规定范围内收取,同时当地贵族也不能在封地内为官,不许插手当地的政令。
这就是在绝了贵族的根,因此廉颇和公孙龙都迟迟不敢施行。
「那就通知李牧,先拿代郡开刀,杀鸡儆猴!」晋遥没有收回削藩令,乱世用重典,赵国本来就烂到了根,不在乎再乱一点,只要大军还在他手上,那就乱不起来。
「而且孤也不是不给他们退路,贵族子弟优秀者也可以通过考核选拔,到他地为官!」晋遥继续说道,贵族终究是掌握着这个时代的先进知识和学识,无法割舍。
「李牧能镇得住代郡吗?要知道李牧本身也是代郡出身啊!」公孙龙迟疑了,却没有提廉颇,因为廉颇也是代郡出来的。
「孤相信他!」晋遥认真地说道。
公孙龙见晋遥坚持,也没有再多说,只能期望李牧没有辜负晋遥的期望。
而雁门关,李牧看着手中的削藩令,也陷入了沉思,这是要逼着他对代郡的亲属贵族们下手啊,问题是他能拒绝吗?就算他不去做,也会有其他人来。
「天子的信任有些沉重啊!」李牧叹了口气,他去做,这些代郡贵族还有条活路,换做乐乘、庞煖去的话,那这些贵族就是真的没有任何活路了。
「传令,大军集结!」李牧终究还是遵令而行,带上了雁门关的大军直接开拔代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2/43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