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平线第1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5/369


“那你们知道什么?”天人微微皱眉,声音有些不悦。
“它的通讯能量极大,我们最强的设备都无法干扰。那个匿名者一定将一艘重型星舰从引力屏障的破损处开了进来,不然根本无法提供那么高的能量功率。目前我们怀疑那艘星舰具备很强的隐形能力,尤其是在引力波雷达上完全看不见。”
“它说自己是另一维度的生物,这有可能吗?”
“有可能,而且很可能就是答案。它的星舰在另一维度,因此才会隐形。我们怀疑那艘星舰目前正在转维度,好实际出现在咱们的世界中。”长杖里的声音有些兴奋,说道:“这一切,正符合未来大事记中的内容,正是我们需要渡过的难关。天人将从这群匿名者的尸体上找到缺失的科技断层,从而重现上古的辉煌!”
听到这话,天人苍白的脸上出现一丝潮红,仿佛回血似的。而听到这段话,艾瑞克斯有些迷惑不解的挠挠头,然后将自己隐藏得更深了。
他正使用通讯中枢的能力窃听天人的通讯,并根据它来推断天人“总部”的方向,这样能为以后的行动取得重要情报。不过他惊奇的发现,通讯中枢连接天人的频道时完全不需要变形,似乎脑控体原本的形态完全可以兼容他们的通讯。与此同时,艾瑞克斯发现这个通讯频道里有着非常明确的限制,不准艾瑞克斯在里面扩展“外接设备”功能。
复合进化人的算力网络都没有这样的能力,天人的通讯却有,这让艾瑞克斯感到非常诧异。而且他还发现,天人完全不知道他已经进入了网络,按理说能够对他的能力作出限制却不能发现他的存在,这本身是矛盾的。这就像一个防空导弹系统,一方面有能力确保击落入侵的敌机,另一方面它却无法发现敌机入侵?
“只能是人的问题。”工程师艾瑞克斯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从天人的对话中可以知道,他们存在“缺失的科技断层”,换成通俗的话就是:有设备,会用,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这种解释最简单,也最符合艾瑞克斯对天人的定位:天人发现了地球的科技,发现了山河社稷号,使用上面的工具,然后装作那都是自己的。
“小偷。”艾瑞克斯在心底咒骂。他一边骂,一边偷偷摸摸躲在通讯频道里,试图继续窃听更多的信息,只是天人们突然不说话了。就在他等待的时候,一束紫红色的射线从远方的高空射来,在接近战场上空时微微分叉,变成八束稍微细一些的紫红色射线,然后与天人手杖射出去的光柱撞在一起。
它随后向下折射,异常准确地命中还在进行机动的星舰,看来这就是天人要求进行的摧毁打击。这些较细的紫色光束撞击到异星协会星舰的护盾上,被稍微阻止了零点几秒,然后猛地贯穿进去。所有的护盾几乎在同一时间被摧毁,随后就是星舰。
艾瑞克斯看不到战场的情况,他只能从通讯中枢里听到异星协会星舰之间的通话。群聊中的八个参与者同时消失,其他的人一边互相警告,一边尝试离开战场,而他们在只言片语中为艾瑞克斯描绘了发生的事情。紫红色光束命中星舰后就迅速扩散,整艘星舰都像是变成了红色,每一个分子的间隙都被红色的光填满,随后一切就溃散了。分子和分子之间被打散了结构,就像一切都被瞬间气化一样……
分子之间基本力的崩裂让宏观的物体失去了稳定结构,一切的设备和生物都在那一瞬间死了。此时,紫红色的光消失,分子之间恢复了吸引力,但这个吸引力与之前的非常不同,因此被分解物质的重组将会充满错误。
简单来说,“再回不去曾经的模样了”。
八艘星舰全都变成了似是而非的垃圾,在未能正确重组的气流推动下,凌空解体、纷纷散落。紧接着,第二波八束紫红色射线袭来,在高空分裂开来,追踪了八个新的目标,再次重复之前的打击。
随后是第三轮,等到第四轮的时候就只有四束紫红色,因为那是最后四艘星舰。异星协会的公共频道瞬间安静下来,连最早的三组求救信号也消失了。随着艾瑞克斯的匿名退出,那个频道也从天土彻底消失。
“现在的目标确定为匿名星人,”天人还不知道自己的频道已经被渗透了。“从现在开始,在外面单独行动变得充满危险,立刻回来。野兽即将出笼,它们是最好的警戒。”
这条信息之后,天人的通讯频道也变得静默,十几分钟后就关闭了。从时间上判断,天人应该是等到了来接他的飞船并撤离战场。
他在水底又等了一段时间,大致是之前每一次求救信号时间间隔的五倍——这主要是为了防备天人继续搜寻“入侵者”。从天人的通讯中,艾瑞克斯判断那种拿着长杖到处飞的天人应该不会出现,倒是天人提到的“野兽”有些令人担心。
扒开已经埋了大半个身子的湿泥,艾瑞克斯从河底的深坑中站起身来,走向埋藏小筋斗云的地方。河水带动泥土,已经掩盖了它存在的痕迹。不过艾瑞克斯知道它就在那里,只需要重新将它挖开。
水下的劳作进行了半个小时。借助浮力的帮助,艾瑞克斯将湿透的小筋斗云拖到岸上。他们一同重见天日,外面的天色还是之前的蓝色,但在不太遥远的天穹上,二十多道垂直的云如同珠帘一样高高悬挂。
紫红色射线留下的痕迹不光是天上的云,更是地上的碎片。艾瑞克斯用元粒体将小筋斗云的翅膀重新接上,将积水和泥沙的影响清除干净,然后就驾驶它飞上天空,向着地上的碎片前进。艾瑞克斯并不知道天人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摧毁了舰队,但他知道自己肯定能找到可以利用的东西。
且不说其他星舰会有什么残留,命运信使号的发动机就躺在某处,这一点艾瑞克斯非常清楚。在完成攻击后,命运信使号非常幸运地避免了因超负荷引发爆炸的结果,它只是将会因为艾瑞克斯的“算力延伸”功能而损失所有的信息系统。命运信使号上的人员最终选择撤离,而艾瑞克斯趁此机会将他们的发动机从星舰中弹了出来,就像他们舰长原本计划的那样。
随后命运信使号的解体、坠落、爆炸,主要是因为失去动力后,各个系统没有能源进行自我保护,坠毁是必然的事情。艾瑞克斯了解命运信使号的设计图,知道那个核聚变发动机本身非常坚固,里面填充的是重水,聚变发生在高温以及磁约束的环境内,就算摔在地上也没有爆炸的危险,最多就是剧烈形变或者破裂而已。
艾瑞克斯要的是材料,一台核聚变发动机的材料足够他制造许多东西。他期望一台发动机和一些零件,万万没想到眼前居然会有一整个星舰坟场。
近三十艘星舰保持着之前大致的形状,至少在远远望过去的时候还像模像样,但是离近了一看就知道差距极大。原本应该平滑、规整的星舰如今被无数错位、转折、破损和断裂占据;许多地方融化了、许多地方汽化了、许多地方莫名奇妙地多了或者少了东西。艾瑞克斯眼前的一切,可以说是一堆从建模、材质到贴图全都充满了错误劣质产品,也可以说是得了癌症而变异的星舰器官。
大大小小的材料掉落满地,有些在燃烧,有些在辐射。复合进化人的太空服侦测到危险,自动降下头盔、升起环境护盾。与此同时小筋斗云上的矿藏探测系统一直发出滴滴的提示音,就像狂喜着宣布发现了宝藏一样。艾瑞克斯关闭了探测系统,下面对他来说是宝藏,但那些也是死人的陪葬。
不光是星舰被分解、扭曲和错误的重组,里面的舰员也一样。虽然破破烂烂不成样子,但艾瑞克斯还是靠着视野触屏和强大的算力分辨出曾经的尸体。也许这些人的死亡只是一瞬间的事情,或许根本没有痛苦,但他们留给这个世界的不该是这么凄惨的状况。
只有命运信使号的舰员死得还像个样子——天人并没有放过那些乘坐救生舱迫降的人,或许也不会放过之前发出求救信号的人。艾瑞克斯看到许多燃烧的尸体,曾经鲜活的生命变成了黑色的碳。艾瑞克斯俯瞰战场,注意到火堆旁有武器发射与战斗的痕迹,战场的中央有一片遭受无数轰击,但仍保留着一个完美无瑕圆形的区域。
异星协会曾在这里,天人曾在这里,艾瑞克斯如今在这里。
小筋斗云缓缓降落,艾瑞克斯来到堆积成山的材料中间,心情并不怎么好。他认识到一个事实:天人最初只是击落,后来全部击毁、击杀,这一定与自己的行动有关系
当然还有另一个事实:即便没有他,这些星舰也没有成功的可能,它们仍旧会被击落,人员都落在地上,孤立无助。
杀手恒星不远了。
===第180章
章节180
兔子露头===
在硝烟未散的坟场一角,艾瑞克斯找到了命运信使号的核聚变引擎,它正半埋在坑里,骑上覆盖着一艘星舰的扭曲残骸。残骸散发的辐射形成高温,加热空气不断蒸腾,让光影变得朦胧起来。太空服一直在报警,不过护盾认为可以承受住当前级别的威胁,于是艾瑞克斯直接开始工作。
雅泰地球的核聚变发动机有两人多高,总重大约在三吨左右,虽然不是个大块头,但还是需要靠着小筋斗云的反重力引擎才把它从土坑里拽出来。发动机的一侧因为撞击而瘪了下去,不过用算力棍将那一部分拆开后,里面的反应约束室完好无损,这正是艾瑞克斯最需要的结果。
“让我看看哪些能够直接用起来……”艾瑞克斯在发动机内部探头探脑、仔细观察。“燃料罐是完好的,点火针看起来也没问题,可以拿过来直接用。哦,控制盒散架了,或许能修好,但意义不大,还是当做材料来使用吧。能量转移输出的部分看起来也还不错……”
核聚变发动机保留了八成左右的完好度,那么艾瑞克斯就可以修修补补拿过来直接用。他计划让小筋斗云成为筋斗云,也就是获得曲速航行的能力,那就需要发动机、曲速引擎、曲速航线计算与控制以及整个星舰的护盾系统。由于是在天土内部飞行,环境循环和生命维持系统没必要安装,亚光速下的大气层内超高速航行也没有需求,相当于省去了最麻烦的几个系统。
“天土本身是个大质量的星体,在其地表附近进行曲速航行就要非常注意引力的影响,曲速越大,引力混乱的危险就越大,所以用异星协会的曲速引擎比用复合进化人的更好。”艾瑞克斯盘算起来:“同时还要防备天人的探测,因此新的小筋斗云必须具备伪装能力。”
流马号就有这种隐藏能力,那套引力波雷达下的伪装设备还是艾瑞克斯亲手打造出来的,现在不过是重新再来一遍。定好了方案后,艾瑞克斯就开始动工,但第一件事仍旧是深挖洞,以避开杀手恒星的威胁。
扭曲的星舰残骸是现成的掩体,艾瑞克斯挑选了一个最大最厚的,然后就从它的底部向下挖掘,如同鼹鼠一样建造自己的工作室。他预期整个建造工程需要二十多天,历经三个杀手恒星周期,挖洞将会给他带来很多便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5/3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