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乔安第36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28/3776


钻研传奇法术之余,乔安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故乡,抽空就上云网翻阅关于新大陆局势的新闻报道和小道消息。
去年秋天,南下入侵亚尔夫海姆的斐真大军在德林镇遭遇了一场惨败,大陆军叛将伊萨克·胡克和山丘巨人女王淮亚均于此役战死,胡克骑兵师和山丘巨人佣兵团几乎全军覆没,就连康华利将军麾下的斐真正规军也损失惨重,最终灰溜溜的逃回了莱顿城。
其后不久,在温斯洛普伯爵和克林顿将军的策划下,“征服教团”联合冬堡霜巨人一族进攻石柱镇,试图在米德加德地区打开局面。
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征服教团和冬堡相继覆灭,斐真军在米德加德地区失去了所有的盟友,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以石柱镇为首的阿萨族各部落则经受住战火的残酷考验,变得更加团结,旋即彻底倒向大陆军那一边。
当时间来到1628年春天,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新大陆的局势正在发生扭转。
斐真人过去两年高歌猛进的攻势已经无以为继,温斯洛普伯爵和克林顿将军率领的两支兵团都被迫转入守势,前者在莱顿港苦待母国支援,后者则受到瓦萨兵团的牵制,困守自由港无所作为。
反观大陆军一方,同样是南北两支军团遥相呼应,格林将军和瓦萨将军都得到了当地民众的热情支持,更不必说源源不断的国外援助,随着时间推移,大陆军每一天都在变得更强大,逐渐掌握了战略上的主动权。
在这种此消彼长的态势下,斐真当局只靠新大陆的驻军,已经无望平息这场被他们视为叛乱的“独立战争”,温斯洛普伯爵在寄给内阁首相诺斯勋爵的求援信中,明确发出警告:
“如果我军得不到祖国更有力的支援,无论国王陛下是否情愿,新大陆东海岸的三块殖民地都会在1628年结束前从‘日不落帝国’的疆域版图上消失。”
诺斯勋爵完全理解老友的焦急心态,他本人以及内阁同僚也是骑虎难下,迫切希望向新大陆增派兵力,尽快扑灭愈演愈烈的叛乱烽火。
然而增兵这件事可不是内阁首相说了算的,乔治国王那边已经对战况糜烂到这般地步很不高兴了,更大的压力则来自于议会下院。
且不说从一开始就高举“反战”大旗的在野党(公平党)议员强烈反对继续向新大陆增兵,就连诺斯勋爵所属的执政党(秩序党)阵营内部,也因新大陆接二连三传来的坏消息而闹起了内讧。
(
===第4章
光荣孤立===
诺斯勋爵现在正面临着一位政治新星来势汹汹的挑战。
这位青年议员名叫小威廉·皮特,出身斐真贵族家庭,其父曾任内阁首相,凭借高贵的出身和出类拔萃的才华,皮特先生年仅23岁就继承了父亲的选区,成为斐真下院最年轻的议员。
追捧这位贵公子的政论文章,以一种夸张到近乎谄媚的口吻,称年轻的小威廉·皮特为“天降猛男”,“明日之星”!
皮特先生向诺斯内阁投出的第一支标枪,靶心锁定在外交政策上。
诺斯内阁的外交方针,大体延续了秩序党人的传统,就是所谓的“光荣孤立”原则。
斐真是一个孤悬海外的岛国,隔着一条海峡与阿特拉斯大陆(旧世界)相望,难免与大陆上的各国发生千丝万缕的纠葛。
比如通过王室间的联姻,斐真君主和大陆上的各国君主其实都是血统很近的亲戚,有着法理上的继承权。
一旦大陆上某王室绝嗣,爆发王位继承权战争,斐真君主往往因为遏制不住开疆扩土的野心而介入战争,试图将自己治下的疆域从小小一座岛屿扩张到辽阔的大陆上。
瓦雷斯世界过往一千多年的历史上,这种大大小小的王位继承战争多到数不清,斐真王室即便一时得胜,在大陆上占据了大片领土,然而这个国家的重心毕竟是在岛上,最终还是会被对手赶出旧大陆,狼狈的撤回岛上。
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和物资,牺牲了那么多士兵,斐真王国却一直无法在阿特拉斯大陆上站稳脚跟,每当一个大陆强权崛起,总会把斐真人伸向大陆的触角斩断,把他们踢回海峡对岸。
君王的野心火苗永不熄灭,国内民众可受不了总是这么徒劳无益的瞎折腾,后来就闹起了革命,砍掉了好几位国王的脑袋,迫使斐真王室接受宪章,转型为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政府的权力实际上掌握在议会手中。
斐真议会主张“光荣孤立”的外交政策,其实就是对历史上那些惨痛的教训做出的“应激反应”。
既然过往无数次图谋反攻大陆的努力最后都以失败告终,不如索性接受现实,承认斐真是一个岛国,彻底放弃从岛上反攻阿特拉斯大陆、转型为一个大陆国家的幻想,同时拒绝与大陆上的任何国家订立长期盟约,保持行动自由,避免被动卷入大陆各国的混战。
既然选择了孤立,那么斐真要以什么样的态度,面对旧大陆各国之间的纷争?
不闻不问,视而不见,闭关锁国吗?
这种将自己彻底隔绝在国际体系之外的态度无异于外交意义上的“自杀”,当然是不可取的,“光荣孤立”除了孤立,还有一个原则是“光荣”,可以理解为一种颇具骑士风范的道德立场。
斐真人把自己定位为“国际法官”。
当大陆各国发生纷争,斐真当局应当积极介入,协调斡旋,务求缓解冲突双方的矛盾,从而维持和平局面——这种理想主义的外交原则,说的文雅一点,就是“君子和而不同”。
高举维护正义与和平的旗帜,固然合乎高贵的骑士精神,然而这么做未必能给斐真王国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
国家间的冲突,往往牵扯到错综复杂的历史渊源和利益纠纷,很难说得清谁对谁错,居中协调者如果无法同时满足双方的胃口,自身就会受到争执双方的埋怨,不约而同的指责协调者偏袒对方。
事实上,在国家之间协调纷争,也会面临“帮理”还是“帮亲”的两难选择,坚持“光荣孤立”就等于“只认理不认亲”。
今天帮A国打抱不平,B国就会恨你;明天帮B国伸张正义,B国也不会感激你,反而认为这是你欠他们的;与此同时,A国则会认为你反复无常,背叛了他们的信任,同样会怨恨你!
近年来,斐真的传统外交政策愈发显得不合时宜。
坚持孤立,就意味着没有真正靠得住的盟友,遇到麻烦只能靠自己扛;积极协调,结果却落得个出力不讨好,里外不是人,不仅没有当好“国际法官”,反而饱受旧大陆各国的怨恨。
小威廉·皮特清醒的看到不合时宜的外交政策正在将这个国家拖向泥潭,故而公开主张转变外交方针,从“光荣孤立”过渡到“离岸平衡”。
皮特先生主张的“离岸平衡”,继承了“光荣孤立”的“孤立”原则,但是完全抛弃所谓的“光荣”,放弃扮演“国际法官”这一承受太多道德压力、出力不讨好的角色,索性反其道行之,从原来积极协调各国矛盾,平衡各方利益,谋求和平共处,转而把自己打造成一根“搅屎棍”,专门在大陆各国之间煽风点火,挑拨离间,没有矛盾也要制造矛盾,没有纷争也要制造纷争,反正不能让旧大陆各国长期得享太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28/37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