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乔安第35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34/3776


这些留学生在寇拉斯堡大学接受为期一年的培训,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修养没有多大长进,却接受了现代军事、政治和魔导科技的启蒙教育,还学会使用和维护各种新式武器,有一个算一个,全都被远东教官培训成了所谓的“反殖民压迫的民族解放战士”,而在斐真这个头号“殖民帝国”看来,这帮土著青年无疑于一群从思想到牙齿都被武装起来、潜在的“恐怖分子”!
斐真政府派驻寇拉斯堡的大使白金汉勋爵,在呈交内阁的一份报告中,郑重警告内阁与议会严肃对待此事,并把寇拉斯堡形容为“酝酿破坏现行世界秩序之革命飓风的低气压带”,“孕育恐怖分子的邪恶子宫”!
在当时,白金汉勋爵的报告引起了一部分政客的警觉,但是多数斐真政客认为他的警告言过其实,当前最要紧的是尽快平息新大陆的叛乱,没必要过多关注远东人扶植土著的小动作。
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共识,说到底还是传统的傲慢与偏见在作祟。
斐真内阁与议会里那些贵族和绅士老爷们,压根不觉得新大陆的土著成得了气候,一群烂泥扶不上墙的野蛮人罢了,远东当局在他们身上砸再多钱,投入再多心血,也不可能短短几年就把蛮子教化成文明人。
更何况就连远东人自己,在老牌殖民帝国的精英政客们眼中,也不过就是一只脚才跨进文明世界门槛的“半野蛮人”,自己都没啥文化底蕴,拿什么来教化新大陆的土著。
一群血统低贱的异端分子和流放犯的子孙,你们也配输出革命?
呸!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的德性!
斐真执政当局以其一贯的傲慢态度忽视了白金汉勋爵发出的警告,正如当初他们以同样的傲慢态度对待新大陆的抗税运动,以至于一步错步步错,最终酿成“独立战争”这杯苦酒。
直到1627年3月末,寇拉斯帝国和迦南王国相继与新大陆的独立政权缔结盟约,并且将旨在维护原住民利益的条款列入盟约,白纸黑字的确定下来,诺斯内阁才如梦方醒,意识到事情有点不对劲!
新大陆的原住民凭什么获得缔约双方的优待?
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斐真当局只能认为这份协议背后还有秘密交易,比如新大陆的土著同意在战争中出力,协助大陆军对抗斐真正规军。
到了同年8月,这一顾虑不幸被证实。
德林河湾一战,在远东接受特训的两千名阿萨族青年,装备着远东军方支援的先进武器加入奥黛丽上校麾下,于德林河湾痛击班尼斯特骑兵旅,使斐真一方遭受了开战两年以来的第二次惨败,消息传回国内,一时间舆论哗然。
===第92章
脆弱的“中立”===
最初,斐真当局还以为小温斯洛普的部队在德林河湾吃了败仗只是一个意外,然而新大陆南方的战况很快便急转直下,事实证明这所谓的“意外”只是一场更可怕的灾难的序幕。
时隔短短一个月,在德林镇郊外爆发的那场大会战中,这些被远东人武装起来的阿萨族原住民,又一次在战场上大放异彩,为大陆军取得最终胜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助力。
这两场战役打下来,世界各国观察家深受震撼,意识到原住民已经成为独立战争当中一股不容忽视的新势力。
在这种情况下,斐真的执政者们也不得不垂下高傲的头颅,认真审视新大陆原住民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的角色。
到目前为止,参加大陆军的还只是南方的原住民,而在米德加德地区,以石柱镇为首的各部落似乎还算安分,至少没有公开违背“中立”的立场。
但是这种程度的“安分”无法打消温斯洛普伯爵及其麾下将领们的猜忌,特别是奉命驻守自由港的亨利·克林顿将军,早在德林镇会战爆发一个月前就已经敏锐的嗅出危机感,坚信石柱镇的沃尔松格部落迟早会投入叛军的怀抱!
在当时,交战双方的视线都聚焦在亚尔夫海姆,石柱镇在多数斐真将领的眼中毫无存在感,克林顿将军却做出了这样的判断,主要基于两点理由。
其一,沃尔松格部落在过去两年中也派出了大量青年精英在远东接受军事训练,就如同他们那些来自南方的同学。
相似的出身背景和共同的求学经历,有助于使这些在寇拉斯堡接受培训的土著青年消除地域偏见。
在寇拉斯堡军校宿舍里,亚尔夫海姆和米德加德的土著青年精英,实际上已经组成一个志趣相投的政治团体,必然会就“新大陆各土著部落团结起来反抗殖民压迫”这一理念达成共识。
这就意味着当出身于亚尔夫海姆的亚尔冈京部落留学生拿起武器回国参战之时,为他们送行的米德加德裔留学生,也都已经做好并肩作战的准备。
另一方面,克林顿将军认为远东政府花费巨资培训新大陆土著留学青年,还为他们提供新式武器装备,可不是闲着没事儿烧钱玩,就是要利用这些土著青年作为代理人,以一种间接的方式介入独立战争,为大陆军输血。
尽人皆知,奥黛丽和霍尔顿姐弟俩出身于迦南王室,同时也是大陆军的高级军官,绝非迦南政府宣称的“非官方志愿者”,亚尔夫海姆特训兵团紧急返回新大陆参战也不可能纯粹是出于亚尔冈京部落留学青年的一腔热血,背后必然有远东皇帝罗兰一世的授意。
那么可想而知,除非罗兰陛下是个精神分裂患者,否则迟早也会把同样在寇拉斯堡接受特训的沃尔松格部落留学青年武装起来,送回新大陆参战,如今只差一个撕毁“中立”这张假面具的契机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克林顿将军认为与其被动等待局势恶化,还不如先下手为强,要么逼迫沃尔松格部落加入到己方阵营,要么抢在海外特训兵团归来之前趁虚而入,发起突袭,彻底消灭石柱镇这一隐患。
温斯洛普伯爵早在德林河湾之战结束三天后就收到克林顿将军的建议,秉承一贯的老成持重作风,他不认为在己方刚吃败仗的处境下另树强敌是一个好主意。
况且克林顿将军自己手中的兵力很有限,只是压制锻造谷的瓦萨兵团就很吃力了,温斯洛普伯爵统率的主力部队又远在莱顿港,也分不出兵力协助克林顿长途奔袭石柱镇,便把此事搁置下来,觉得当务之急是集中兵力消灭集结在德林镇的大陆军南方兵团,过后再腾出手来收拾石柱镇也不迟。
然而事与愿违,德林镇一战,粉碎了温斯洛普伯爵速战速决的梦想,只得收拢败退下来的残部,被迫在莱顿城屯兵越冬,休养生息,待到来年春天再考虑对德林镇发动新的攻势。
南方的战事陷入僵局,温斯洛普伯爵终于腾出精力回头审视北方的局势和克林顿将军那份出兵石柱镇的作战方案。
恰好就在同一时期,从大陆军叛逃过来的本尼迪克特·拉瓦尔辗转来到自由港,投奔到克林顿将军麾下。
拉瓦尔安顿下来没多久,就接受战地记者采访,公开发表不愿与乔治·瓦萨等昔日战友为敌的立场,在舆论界赢得了不少“顾念旧情”的赞誉,却使温斯洛普伯爵很恼火,感觉像是生吞了一只苍蝇,在司令部里大发雷霆,痛斥拉瓦尔此人沽名钓誉,不识好歹!
以温斯洛普伯爵的脾气,不把拉瓦尔收拾掉就算仁慈了,不太可能重用这员自命清高的叛将,况且拉瓦尔已经单方面声明不与大陆军为敌,就算明知他是不可多得的将才,也找不到用武之地。
然而拉瓦尔除了“大陆军叛将”这个公开身份,背地里还与征服教团关系暧昧,深得教宗“毁木者”铎兰·特雷西斯赏识。
特雷西斯得知本尼迪克特·拉瓦尔滞留自由港无所事事,特地致信温斯洛普伯爵,提出借用这员悍将统领征服教团的信徒与附庸势力,联合冬堡的霜巨人领主特里姆,共同发动一场旨在毁灭石柱镇的战役。
温斯洛普伯爵正在盘算克林顿方案,想打石柱镇又没有充足的兵力,此时收到“毁木者”的来信,好比“瞌睡来了送枕头”,己方不出一兵一卒,只要送出自己用不上的拉瓦尔即可笼络征服教团与冬堡霜巨人一族,顺带还能消除石柱镇这个如同芒刺在背的隐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34/37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