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乔安第34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25/3776


这位书生气十足的议会主席,在和平时期或许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却没能经受住战火的残酷考验,战时显得百无一用,既没魄力也没能力领导南方同胞保卫家园。
自己搞不定,就应该去请搞得定的人出面挑大梁。
杰斐逊先生也的确是这样做的,提拔了一位名叫亚当马福林的将军,取代卖国贼伊萨克胡克出任亚尔夫海姆国民卫队总司令一职,全权负责主持莱顿港防务。
这位马福林将军出身于亚尔夫海姆名门望族,年过五旬,德高望重,从军履历丰富,行事手腕灵活,颇有权谋,按理说是当此大任的最佳人选。
当初杰斐逊在议会上提名由他担任总司令的时候,反对者唯一能挑的出来的“毛病”,就是马福林将军“人缘”太好,朋友圈里不乏保王党人,据说与叛徒胡克的交情也相当深厚。
然而议会大厅在坐的诸位,谁又不是以交游广阔、人脉畅通为荣,谁又没有几位政见不同的老友?
据此指责亚当马福林将军不可靠,未免有“鸡蛋里挑骨头”之嫌。
杰斐逊先生坚持推荐马福林将军出任南方战区总司令,赢得了多数大陆会议代表的支持。
殊不知这次任命顺利通过以后,却给他惹来一个追悔莫及的大麻烦。
马福林将军履任之初显得老当益壮,四处奔走,积极备战,还通过一位老朋友联络上了军火商人,自称可以用非常低的价格购入至少5000支步枪!
其实莱顿港里不缺民兵,缺的是训练和武器。
如果这笔交易能做成,己方武器紧缺的现状就能大大缓解,民兵的战斗力也能提升一个档次,可谓皆大欢喜!
这样的好事,杰斐逊先生没有理由反对,大笔一挥,授权可敬的马福林将军负责购买军火,便宜行事。
然而时隔不久,莱顿邮报社的三个调查记者,小喵、阿吱和班尼,就借助“自由之子协会”的情报网络,查出与马福林将军做交易的所谓“军火大亨”,其实是温斯洛普伯爵和叛徒胡克的代理人。
这笔所谓的军火交易,其实就是让大陆会议出一大笔钱,把当初大陆军在王子港投降后上缴的5000支步枪再买回来!
这则丑闻一经曝光,亚当马福林将军立刻被全城民众愤怒的唾沫淹没。
将军阁下在议会听证会上替自己辩护,先说不知道交易对象的真实身份,直到面对无可辩驳的铁证,才改口承认知道卖家的身份,只因军情紧急,为了尽快搞到军火,不得不出此下策。
马福林将军甚至还声称,只要买到的军火质量过硬,价格便宜,就算交易对象是敌人又怎么样呢?
这笔生意做成的话,相当于占了斐真人的便宜,罗尔斯温斯洛普和以萨克胡克才是“资敌”的那一方,马福林将军觉得自己什么错都没有,反而大大有功,凭什么要被几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唯恐天下不乱的记者指责呢?
===第120章
购枪丑闻===
亚当马福林为自己做出的辩护还真就不能说全无道理。
然而证据表明,马福林将军在这笔交易中吃了大笔回扣,也是事实。
大敌当前,又有谁能心平气和的理性分析马福林将军这种做法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
面对汹汹民意,满城喊打喊杀的呼声,大陆会议不得不宣判亚当马福林将军涉嫌通敌与贪腐,解除他的军事职务。
想当初,马福林将军可是杰斐逊先生力荐上位的,如今马福林案发,至少贪污的罪名洗不脱,人们不禁要怀疑,杰斐逊先生是否也从军购案中吃了回扣?
虽然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杰斐逊先生涉嫌贪腐,但是“识人不明”的帽子扣在他头上,肯定是不冤的。
受到马福林一案影响,亚历山大杰斐逊在莱顿港的声望大跌,自顾尚且不暇,一时间也找不出合适的人选接替马福林将军的位置,事情就这么耽搁下来,混乱局面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千头万绪无从收拾。
杰斐逊先生心力交瘁,万般无奈之下,只好写信给他的老乡瓦萨将军。
在这封信里,杰斐逊向乔治瓦萨求助,请他火速派遣一位出身于南方的得力将领,带领尽可能多的部队返回故乡,主持莱顿港防务,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瓦萨将军没有让自己的老乡失望,立刻派遣参军那一天就陪伴自己南征北战、同甘共苦的老伙计纳撒尼尔格林率部前往莱顿港主持大局,并且在骑兵上校奥黛丽罗森塔尔锡安的强烈自荐下,任命她担任格林将军的副将,一同南下驰援。
这诚然是一个正确的决策,无奈出兵时已经是6月中旬,救兵来得太迟了。
1627年7月初,格林将军和奥黛丽上校率领的两个大陆军骑兵旅还在南下的路上,温斯洛普伯爵的军队就已经兵临南方首府莱顿港。
危急关头,“大陆会议”的代表们不负众望,再次仓皇逃窜,搭乘“赫林霍恩号”出海,据说跑到伽尔提岛“避暑度假”去了。
“大陆会议”的绅士老爷们转进如风,给“棺材板”敲上了最后一颗钉。
莱顿城里的驻防部队,本来就兵力不足,武器落后,缺乏有效的组织,如今大战将至,“民意代表”们先溜了,就连城里最大的官儿市政议会主席亚历山大杰斐逊先生也没有出面安抚民心,至今下落不明,八成是也拔腿开溜了,消息一经传出,对留守军民的士气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在这种局面下,莱顿城之战尚未开始就注定了结局。
战斗于7月7日打响,城中驻军只是象征性的抵抗了半天就全面溃退。
事后,温斯洛普伯爵在给诺斯首相的信中,以一种玩世不恭的口吻评价此役对手的表现:
“莱顿城之战,叛军对我军的抵抗力度,略逊于胡桃对胡桃夹子的抵抗。”
7月7日傍晚,斐真大军轻松攻陷莱顿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25/37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