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乔安第30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57/3776


约顿海姆人的抗议口号是“无代表不纳税”,如果斐真议会当中没有殖民地出身的议员,殖民地的利益诉求就无法在议会中体现,议会强加于殖民地的法案就是罔顾民意的暴政,区别对待本土和殖民地,就是搞双重标准,殖民地居民有权抵制——这套逻辑言之成理,无懈可击。
那么斐真议会又是怎么反击的呢?&#21434&#21437&#32&#32508&#33402&#25991&#23398&#32&#107&#97&#110&#122&#111&#110&#103&#121&#105&#46&#99&#99&#32&#21434&#21437
那些自诩精英的绅士们,在没有殖民地代表出席的会议上,自作主张的炮制了一道法令,宣称斐真议会不必理睬殖民地人民的呼声即可为殖民地立法,后者倘若抗议,就是违法叛乱。
这特娘的不就是用议会制度包装起来的独裁专制,不就是没把殖民地居民当人看的公开霸凌?
贱民!你还敢说你没有犯法!
什么?你问究竟犯了哪条法令,证据何在?
呵呵!议员老爷们已经宣称不需要证据即可判你有罪,就问你怕不怕?!
所谓当代最开明的政治制度,怎么会允许如此赤裸的强盗逻辑大行其道?
乔安现在觉得,与其给这种流氓国家当顺民,还不如谋求殖民地独立呢!
事实上,在1626年这个风起云涌的春天,像乔安这样对斐真当局感到失望,进而思想发生转变的殖民地知识分子多不胜数,而在不久的未来,他们将成为主导时代大潮的中坚力量。
傲慢专横的斐真执政党议员们,对新大陆的紧张局势缺乏最基本的了解,不惮以最难看的吃相党同伐异,沉湎于炫耀威权,殊不知他们自诩强硬的做派,已经为斐真本土与新大陆殖民地的彻底决裂点燃了“导火索”。
1626年3月初,这根“导火索”终于烧到了尽头。
斐真议会试图用压制殖民地抗议的呼声,纯属妄想,受到这部法案的刺激,“无代表不纳税”的口号更加深入人心,赢得前所未有的广泛认同。
温斯洛普总督施行军管的新阿瓦隆城看似风平浪静,然而反抗的火种并未被步枪和刺刀扑灭,反而扩散到首府周边的乡镇,呈现出星火燎原的势头。
3月7日傍晚,温斯洛普伯爵召见约顿海姆驻军司令康华利将军,声称收到一则密报,获悉抗税匪帮“自由之子协会”的领导人、策划了所谓“新阿瓦隆大屠杀”的幕后黑手约瑟夫·亚当斯及其盟友,如今就躲在新阿瓦隆南方大约两百里外的山谷小镇伊达利尔。
温斯洛普总督还透露,这群暴徒还在伊达利尔镇建立起一所军火库,囤积了大量从国外走私进来的枪支弹药,打算发动武装叛乱,必须尽快派兵镇压,免得闹出大乱子。
康华利将军接下总督的命令,立刻从驻防部队当中抽调一支精锐骑兵团,连夜派往伊达利尔镇抓捕亚当斯等通缉犯,顺带捣毁当地的军火库。
这个骑兵团的指挥官,就是曾担任过康华利将军副官的马克·史密斯中校。
史密斯中校不敢怠慢,率领八百名轻骑兵连夜行军,赶到紫杉谷的时候,天色已近拂晓,麾下官兵都已经困倦不堪,呵欠连天。
就在这时,前方斥候传回警报,说是在薄雾笼罩的山谷中,看到许多可疑的身影。
===第79章
伊达利尔的枪声(Ⅱ)===
史密斯中校策马上前,亲自查看,果然发觉数十条身影站立在路边的树丛中,隔着雾气都能感觉到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敌意。
史密斯中校连忙命令部队停止前进,进入战备状态,他的副官则把四名随军法师喊来,联手施展“造风术”,平地掀起一场大风,驱散林间晨雾。
史密斯中校身为12级奥法骑士,亲手朝可疑人物藏身的灌木丛上方发射一支加持了“昼明术”的信号箭,箭矢在空中炸裂,爆发出的强光驱散夜色,照亮树丛。
借着魔法照明,史密斯中校清楚地看到林中众人都做村民装扮,帽子上绣着“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手中紧握着滑膛步枪,正在严阵以待。
透过望远镜,史密斯中校立刻认出这些武装村民都是伊达利尔的民兵,自称“橡树之心”,因为行动迅速,来无影去无踪,也被称为“一分钟人”。
随军法师施法侦查过后,向史密斯中校汇报,总共只有五十来个民兵,附近并没有其他埋伏。
史密斯中校原本有些紧张的神经放松下来,面对那群破衣烂衫的民兵,冷笑着拔出指挥刀,下令骑兵团开火。
薄雾笼罩的山谷中顿时枪声大作。
伊达利尔民兵立刻开枪还击。交火持续了五六分钟,林间枪声渐变稀疏。民兵意识到己方火力不足,分散隐蔽到了丛林密布的山谷深处。
副官提议带领一支分队入林追杀溃逃的反贼,实战经验丰富的史密斯中校微笑着摇了摇头,摆手阻止他追击。
“刚才那几个刁民只是诱饵,目的就是诱使我们分散兵力,入林追杀。”
“年轻人,你刚从军校毕业,还不了解新大陆的刁民,他们毫无绅士风度,从野蛮的阿萨族土著那里学来一种阴险卑鄙的战法,躲在树丛里放冷枪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我们可不能上当。”
副官半年前才从斐真本土来到殖民地任职,还欠缺与当地人交手的经验,史密斯中校指点了他几句就率领部队继续前进,直奔坐落在紫杉谷腹地的叛乱分子大本营伊达利尔镇。
部队赶到镇上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然而被朝霞照得通红的街道上却看不到一个人影,家家关门闭户,显得冷冷清清。
史密斯中校怀疑有陷阱,就让部队暂时驻扎在镇口,吩咐随军法师施法侦查,设法找出伏兵藏身之处。
四名随军法师各自操控一枚“秘法眼”,从街头搜到街尾,包括街道两侧的房屋,全都空空荡荡,没有发现一个活人。
这一结果出乎史密斯中校的意料,吩咐副官带领两百骑兵先行进入伊达利尔镇,进行更彻底的搜查。
斐真官兵闯进死寂的小镇,进入各家翻箱倒柜,折腾了大半天,别说通缉犯,就连一个当地居民都没有找到。
在镇上教堂的地下室,副官发现了“炽火胶”的包装箱和数枚散落的铅弹,地面还残留着弹药箱的压痕,这里曾是一座秘密军火库,只不过军火已经被转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57/37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