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乔安第29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81/3776


1624年春天开始,米德嘉德殖民地掀起的原住民暴动风潮,使斐真当局深受震动,在危机感的促使下,决定实行一些安抚约顿海姆原住民的政策。
斐真议会害怕移民迁入新领地会挑起一系列与阿萨族、华纳族乃至巨人族的战争,认为应该先让倔强的原住民安顿下来,以後再逐渐把土地开放给移民。
1624年10月,斐真议会出台了一部法案,宣布约顿大冰川以西至华纳海姆以东的土地,全部保留给原住民使用,企图以这道法令阻止东西海岸的斐真移民向辽阔的中部地区扩张。
斐真议会试图重新规划殖民地,但是约顿海姆人根本不希望有任何改变,除非从母国那里获得更多的自由。
斐真的政治家们,想对新大陆殖民地实行新的制度,加强控制,就得想办法应付已学会自治、厌烦外来干涉的殖民者。
正如亚珊帝国颁布的《1622年敕令》无法阻止米德嘉德的殖民者向西扩张,斐真王国于1624年颁布的《限制移民法令》同样与殖民地的利益发生了尖锐冲突。
由于受到殖民地居民的强烈抵制,再加上“自由之子”控制下的报刊媒体煽风点火,约顿海姆人的独立倾向已经显而易见。
温斯洛普总督觉察到治下民众的心态变化,警告母国政府不要轻举妄动。
斐真议会接受了总督的告诫,虽然没有撤销《限制移民法令》,但是也没有认真推行这项法令,结果就这么不了了之。
然而在众多约顿海姆殖民者的眼中,法令本身就是一个危险的讯号,意味着母国当权者已经把他们在需要时占有更多土地的权利完全置之度外了。
……
1622年发生在新大陆的那场战争,斐真南下作战遇阻,吞并米德嘉德魔晶矿区的企图未能得逞,还致使斐真政府欠下高达上亿金镑的财政赤字。
更要命的是,仗打完了,军费支出却降不下来。
近千名各级军官不想离职,他们都是职业军人,不打仗就意味着失业。
这些人跟上层政要关系密切,很多是贵族子弟,总不能强迫他们退役。
既然要保留这些军官的职位,总不能让他们当“光杆儿司令”,只好维持大批常备军。
斐真本土是个小小的岛国,主要靠海军维护国防,根本用不着那么多常备陆军,纳税人花钱养海军就够了,养着这帮没卵用的陆军大爷有啥用?
议会对保留这支常备陆军非常不满,就把他们送到殖民地去,反正殖民地比本土大得多,总要有人维持秩序。
于是,从1624年起,斐真议会决定派遣两万名官兵常驻新阿瓦隆,军饷、住宿、装备、训练再加上其它後勤补给费用,每年至少要花费500万金镑。
驻扎殖民地部队的上述开支,应该由谁来支付?
当然得由纳税人来承担这笔费用。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向谁征税?
斐真本土的税已经征到头了,再增加任何税收都有引发革命的危险。
国王和议员们很自然的认为军队驻扎的殖民地应该支付这笔费用,毕竟驻军的职责是捍卫殖民地人民的安全,殖民地分担一部分军费,这不是理所应当的吗?
退一步说,又不是让殖民地支付所有的军费,只是一部分与他们密切相关的费用而已,这不算过分吧?
然而斐真议会中的绅士们哪里知道,殖民地居民根本就不吃他们这一套。
增派驻军的消息刚一传出来,立刻遭到约顿海姆民众反对,他们也有名正言顺的理由
当初有驻军在的时候,不也没能完全吞下“太古深渊”的魔晶矿区,南下远征米德嘉德还吃了败仗,要你们这些丢人现眼的废柴何用?!
我们有民兵自卫队就足够了,不需要母国自作多情,派兵保护!

===第9章
约顿海姆的动荡===
约顿海姆人反感宗主国派驻的常备军,还有一个更关乎切身利益的理由。
这么多当兵的常年驻扎约顿海姆殖民地,吃喝拉撒得花多少钱啊?
斐真当局试图让殖民地居民来分担驻军的开销,那可就打错算盘了,当地人是绝对不肯答应的!
新大陆东海岸的三块殖民地,从亚尔夫海姆到米德加德再到约顿海姆,虽然隶属于不同的宗主国,有着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但是在抗拒国税这件事上,几乎所有殖民者都处于同一阵营!
反正老子就是不纳税!
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可惜,整个斐真本土的执政阶层,从国王到首相、内阁大臣再到参众两院的议员,没几个人亲自来新大陆考察过,对约顿海姆殖民地的风土人情几乎一无所知,也不屑于了解,忽视殖民地民众的强烈呼声,以高高在上的傲慢姿态为四百多万约顿海姆人立法。
1625年1月,斐真议会通过《糖税法案》,规定凡约顿海姆进口的糖类和甜酒必须缴纳每加仑(约合3.785升)1个银镑的关税。
平心而论,这个税率并不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81/37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