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乔安第19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69/3776


黄铜山口是穆斯贝尔海姆与亚尔夫海姆的边境线,同时也是南北贸易往来的交通要道,海蓝兵团悍然越过边境线,在事实上构成了对帝国属亚尔夫海姆殖民地的侵略!</tent>
法师乔安
</p>
===第3章
南北联合===
<tent>
朱蒙维尔兵团挺进黄铜山口的消息传到亚尔夫海姆首府莱顿港,顿时在社会各界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原本一门心思等着看“北方佬”好戏的亚尔夫海姆人,怎么也没想到,斐真人对米德加德地区的入侵企图还只是停留在“嘴炮”阶段,反倒是海蓝人更狠,“咬人的狗不叫”,直接开干!
昨天还在幸灾乐祸的南方庄园主们,如今自己屁股下面也着了件?
答案其实很简单。
海蓝一方当初释放瓦萨中校等人,是想表达谈判的诚意,可惜帝国一方出尔反尔,当初谈判时签署的条款,比如让出在格拉贝伦殖民地的利益,至今也没有完全兑现。
海蓝人对帝国当局言而无信的行径失去耐心,索性趁着迦南王国对帝国宣战的契机,派遣朱蒙维尔将军率军北上,以武力保障和谈条款得以落实。
配合朱蒙维尔将军的军事行动,公开曝光乔治·瓦萨一年前签署的投降书,不只是为了打约顿海姆总督诺福克爵士的脸,更是为了表明己方师出有名,争取舆论支持。
路易·朱蒙维尔无愧为海蓝名将,北上进军势如破竹,短短一周就拿下亚尔夫海姆军方在德林河谷建立的营地,对坐落在河谷上游的德林镇形成包围之势。
德林镇是亚尔夫海姆南方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农业重镇,一旦德林镇失守,朱蒙维尔兵团就可以在当地建立起一个稳固的据点,逐步征服周边村镇,进而打通一条进军殖民地首府莱顿港的坦途。
万一连莱顿港都守不住,神圣亚珊帝国在新大陆南方的殖民统治也就进入倒计时了。
南方席卷而来的战火,使莱顿港的议员老爷和大庄园主们感受到巨大的威胁,眼瞅着自己的身家就要保不住了,哪还有心思隔岸观火,一方面向母国政府紧急求援,同时也赶紧与北方同胞修好。
一夜之间,亚尔夫海姆的权贵们对米德加德人的态度发生了180度逆转,由原本幸灾乐祸敲诈勒索,变成笑面相迎,什么生意都好商量,简直比亲兄弟更亲。
态度转变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亚尔夫海姆的权贵们心里都很清楚,远亲不如近邻,相比指望远隔重洋的母国派兵增援,还是北方同胞的支持更靠谱一点。
1621年的多事之秋,神圣亚珊帝国在新大陆的两块殖民地同时被战争的阴影所笼罩。
剑拔弩张的气氛与日俱增,在战争的威胁下,南北两大殖民地空前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争分夺秒为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劫难做准备。
在此之前,各殖民地老死不相往来,只关心家门口的那点儿事儿。
现在人家海蓝人和斐真人联合起来了,母国的支援又迟迟不至,咱也不能坐着等死吧?
转眼到了1622年1月初,亚尔夫海姆总督约翰·诺福克爵士,应米德加德总督威廉·尼克尔斯爵士之邀,亲自率领一支使团北上米德加德城,出席新大陆有史以来第一届总督级别的峰会。
除了两大殖民地的军政代表,南方和北方的阿萨族土著代表也齐聚米德嘉德城,共同参与这场旨在维持帝国在新大陆殖民统治的盛会。
对于多年来处于一盘散沙甚至相互仇视状态的亚珊属新大陆殖民者和阿萨族原住民而言,迈出这一步实属不易。</tent>
法师乔安
</p>
===第4章
南北联合(Ⅱ)===
<tent>
主持结盟会议的米德嘉德总督威廉·尼克尔斯爵士,提出两条倡议。
第一,海蓝与斐真两大强国南北夹击,只靠殖民地的那点驻军根本抵挡不住,母国的援军迟迟不至,为了保卫家园,无论米德加德还是亚尔夫海姆都迫切需要争取阿萨族土著的支持,新大陆的移民应该与原住民联合起来,共同对抗外国侵略者。
这条倡议在亚尔夫海姆很容易通过。
南方的阿萨族土著,主要就是“亚尔冈京部落”,向来与殖民地当局关系良好。
很多出身于亚尔冈京部落的阿萨族人在亚尔夫海姆的军队中当兵,跨族通婚的情况也很普遍,南方移民与阿萨族人事实上已经开始融合同化,双方的合作不存在什么障碍。
北方的情况则大相径庭。
米德嘉德的阿萨族人以石柱镇的“沃尔松格部落”为主,从“感恩节”到“购地案”,沃尔松格部落一次又一次遭到殖民者背叛,双方宿怨已深,可不是那么容易化解的。
沃尔松格部落派来开会的代表,齐格蒙·沃尔松格长老,面对尼克尔斯爵士发起的倡议,当场拍案而起,愤怒地表示:
“你们这些殖民者,平日里欺压我们原住民,现在要打仗了,才想起我们,怂恿我们上战场,为了你们的利益流血牺牲,门儿都没有!”
尼克尔斯爵士有求于人,面对齐格蒙长老的指责,只能保持笑容,耐心劝说。
“长老,您刚才说的那些都是历史遗留问题,您至少应该承认,近年来米德加德殖民者与原住民的关系大有改善。”
“就拿今年来说,柠檬树乡遭遇佩利冬袭击的时候,还有麋鹿镇被来自大雪山的怪物围困的时候,按照您的逻辑,我们完全可以对这两个阿萨族乡镇见死不救,然而我们并没有那么冷酷。”
“您说不值得为了殖民者的利益流阿萨族的血,然而在柠檬树乡和麋鹿镇的战斗中,难道没有我们的驻军官兵流血牺牲?他们又是为何而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69/377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