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的人生模拟器第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861


毕竟这年代,跨国航运回程空船碰运气找到客商,和30年后在路边拉回头客的出租司机比起来?难度暴增几十倍。
阿妹家的废纸回收产业这年代也比较完善,你在市面上买废纸,基本不用担心像港岛烂仔卖给你的那样,有好多泡水、沾染很多清不掉的垃圾等等。
这个就利润太太大了!
跑一趟大几十万变几百万,都不算美梦。
单程,从阿妹家西海岸回到华夏一些港口,也就十几天。
“这个年代,以后来人的眼光看,遍地黄金啊,这就是广场协议发威,你若本钱不够,也未必比收废纸赚得多。”
“几个点,一是北上先接触造纸厂,谈一下我运回来卖给你,二是找华字头航运公司,三是去阿妹家西海岸收废纸,运上船。”
“一个月一趟,一笔生意,我大几十万众筹来的港币资本起家,也比得上前几次模拟人生里,带着几万块北上的几年累积了!”
华远集团,1979年开始恢复华夏和阿妹家太平洋运输线!
1980年,全华夏美刀储备是负13亿刀,1982年也就是去年,全华夏美刀储备70亿刀,这里面没少是华远集团一直在海上奔波,运输各种东西去出售。
你说华远集团为什么不买废纸?
80年代初全华夏360行包括各种大国重工,哪个不需要外汇和先进设备?废纸回收想排上号?造纸厂去联系华远,谈这生意,90年代都没排上队。
===第014章
还是有点太早了===
1983年七月。
启德机场,赵东淮和一个身高一米七二,瘦弱的青年仔走出通道时,看着熟悉的环境,他都忍不住感慨,“回来了,原本想着二三十天能搞定,没想到搞了40多天啊!”
他去阿妹家收废纸,顺利么?
一点不复杂,先是北上,当时他带着七十几万港币,那就是港商,顺着一些社团卖废纸的渠道打听,看看有哪些公有大型纸厂收这个,再以港商身份去谈。
真不难。
他预计中从阿妹家收回的废纸,比港岛社团搞来的质量高得多,哪怕和对方卖一样的价格,造纸厂也是优先收他的。
货比三家你当然买质量好的,不买以次充好。
何况赵东淮没想过从这里面赚太多钱?他不是在这方面死要钱的人,比港岛社团烂仔质量好、还便宜一成。
吃几次饭就搞定了。
他目的是给造纸厂送钱、节省成本,还是以港商身份送,太受欢迎了!
联系华远集团的人?也很简单,他是港商,这年代在内地就是buff……还是让回程空船的华远货轮,载点货物收点运费,依旧是送钱的!
送钱很难么??
无非是吃饭谈谈价,内地厚待港商的氛围很好的。
最难的一点是去阿妹家,在哪收废纸,这个?他是去收废纸的,不是搞什么汽车、地产、影视行业等等,就收废纸!!
到了地方找到相关行业的人,再比市价加一成,就成了,阿妹家卖废纸的也只是一个个破烂王。
无非是语言不通,赵东淮英文菜鸡,当年穿越前学的早就还给母校了,他身侧是大坑村一个中六毕业生发小赵强,和他学历一样,不过阿强英文好,能和老外勉强交流。
带阿强就是备用,他找到阿强之前,这货在一家西餐厅当服务生,仗着懂点英文,日常小费可能拿得更多一点。
去了阿妹家后,赵东淮谈生意,主力还是从华远集团请来的一个英文精通的中年翻译。
忙了四十多天,他总算回来了,出发时70多万港币,几张机票就几个万了,回来……他带回了200万港币。
最大原因,一个是他不想砍价砍的太麻烦,浪费大把时间精力,其次联系上的造纸厂,一次拿不出太多港币。
别说那一个造纸厂,对方去找几个兄弟单位拆解,都凑不出更多。
除了手里带出来的200万港币,某造纸厂还欠他二百多万港币。
就这赵东淮还是明言,你不给我拿出来足够的港币结账,我下次就没法和你继续交易了,勉强凑出来200万。
他倒是想过把200多万欠款换成投资,内地造纸厂人民币结账的话,并不困难,但,他现在想投资房产类都没路子。
就先变成欠条吧。
“还是有点太早了,不过这也依旧是暴利啊。”
70多变200个,还有200多个债务,这收获只是四十来天,五倍多净利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