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娱的人生模拟器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861


只要玻璃上足够赚,那收购报社重组九龙日报、租工业大厦办公地、以及接下去的扩张计划,砸下去的几百万,就是小儿科了。
也是从下一天,25号圣诞节开始当天。
重组为九龙日报的三份报纸,除了连载“全港第一骗陈先生”的发家骗人故事之外,报纸上还开始刊登全篇幅的飓风营救预告。
“震惊!全球最强老豆横扫弯弯!”
“史上最有安全感退役飞虎教官,一个人打崩弯弯社团。”
“四大玉女同台演绎……”
“全港新晋歌坛巨星莱斯利倾情主演,元旦与你共度佳节。”
…………
除了各种噱头标题外,新组的九龙日报,还在赵东淮指示下,加印,免费派发。
一天送五万份,不是指免费送给路人,港岛市民,而是免费发给一个个报纸摊、杂志摊。
至于报纸佬、杂志佬卖几份,赚多少钱,全是他们的。
只有这样才能更激发报纸、杂志佬推销新九龙日报的热情啊。原本三份报纸总销量就有一万多份,目前刊登的第一骗老陈的前世今生也足够吸引眼球。
很多外界不知道的内幕,都以小故事的感觉在报纸上连载,有专业律师指导你如何规避法律风险,务求能让港岛市民看了,就能看懂。
但法律上不怕被纠缠。
圣诞节当天,五万份报纸就一扫而空,第二天就脱销了。
到了26号,九龙日报就开始恭贺张帼荣了,他的“I
Want”单曲在岛国登陆,一周统计卖出了六万多张,南韩四万多张,弯弯两万多张。
这加上港岛和牛不落,一周多已经20万张了!
一周多而已,各地总共大卖20万张,以港岛销量标准就是四白金了!
阿荣的歌坛名气地位,火线狂飙。
还是那句话,很多地方原本华人亚洲人,听这首未来的炸球神曲,一开始也就那样,架不住各地很多鬼佬喜欢听。
鬼佬带动更多崇洋者,听着听着就有洗脑循环感了。
谭张争霸,都展露趋势了,原轨迹里要到84年夏,张帼荣第二张专辑大卖几白金,才开启谭张争霸之路。
一首“I
Want”就有提前半年趋势,还更火爆激烈。
因为谭永麟那个阿伦哥,弯弯东南亚各地唱片卖得不错,岛国就没名气,还是龙兄虎弟电影大碟把程龙当主打明星卖点,才趁势大火一阵子。
在牛不落,阿伦名气更一般。
===第077章
有点邪门歪道的意思===
九龙太子道街头,听着左右“好靓”“靓爆了”之类的惊呼声,黄佰鸣抓着手里的一份九龙日报,表情也很精彩。
九龙日报分为ABCD四版,这一期的报纸A版还是大骗子的故事会,B版就是关家慧、何情、蓝洁莹和胡慧中穿着像是女团一样的同款服饰,在报纸上和大家元旦节约见电影院,不见不散的新闻。
这才八十年代,肯定和后世那些棒棒女团动不动穿“热度”不一样,四女穿的很正经的,校服长裙,袜子也是从脚到过膝的。
猛一看还真像是一个学校里出来的。
区别是校服款式,看起来要比任何港岛常见的校服都漂亮很多。
人靠衣装马靠鞍,原本就足够靓丽迷人的四个妹子或姐姐,穿上特别版新款校服站在一起笑颜如花,还特么是彩色版。
而一版报纸页面那么大,一张彩色合照肯定占不满,那都是美照小合集了,能吸引的看客目不暇接。
也就怪不得街头报纸摊附近,到处都是惊呼声了。
一份四版的九龙日报才几毛钱……赵导一天免费送五万份,零售价才几千元,成本就更低了。
别忘了赵导本身有收废纸生意,内地粤东的造纸厂还欠他几百万,若以纸抵账,从粤东运纸过来,那成本就没法细说了,所以新版九龙日报。
哪怕报摊上还是几毛一份售卖,他免费送报纸佬的生意,是打算持续一个月,甚至持续到过了春节的。
这种大派利的风格,才能让原本三份日销几千份的扑街报纸最快速焕发新春,他也才能较快速成为掌握了一定舆论力量的港岛好市民。
黄佰鸣拿着九龙日报发呆,沉思,除了是惊叹于报纸上四个“学生妹”的超正,靓爆了之外,更是在为自己的新片选女主啊。
他1980年去一个中学时,看到舞台上有学生表演朱秀才的话剧,当时就有了感觉,买了版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86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