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贵公子第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1696


“民部即将核查各司库的账目,本就已是焦头烂额,可这长安盐铁使司的盐铁使陈继业成日喊冤抱屈,说是长安盐铁使司的亏空如何严重,司中的官吏如何人浮于事”
李世民下意识的按了按太阳穴。
前些日子,陈继业也是跑来上奏喊冤抱屈,李世民是实在受不了了,你说朕本来让你陈继业去盐铁使司是想给你找点事做,不要成日在外头胡言乱语,免得有人说朕的不是。
可哪里想到,给了他一份职事,他依然还不消停。
李世民索性眼不见为净,你这么喜欢抱怨,这么喜欢说自己有多惨对吧?
朕不听,但凡陈继业的奏疏,统统让人直接留中,把你陈继业晾着,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可哪里想到,陈继业被李世民晾着了,转过头,跑去民部那儿闹啦。
李世民微笑,露出几分很淡定的样子:“噢,陈卿家话是多了一些,可毕竟也是为了公务,并无徇私情状,卿家既为民部尚书,多几分耐心亦无不可。卿乃宰相之才,何以肚中无法容人呢,居高位者,理当宽宏大量,不可因人小节而斤斤计较。”
若是别人听了,当然是唯唯诺诺,可戴胄这个人,脾气比较糟糕,他一听,眼睛一瞪:“可是臣听说,陈继业上奏陛下,陛下对他对奏疏置之不理。臣还听说”
李世民脸一僵:“”
深吸一口气。
戴胄平日本就喜欢抬杠,前几日,李世民还夸奖他为人刚直,虽然这家伙转过头就又到御前来怼李世民了,李世民却只好保持微笑。
戴胄还想说什么,倒是这礼部尚书豆卢宽为戴胄担心,忙道:“陈继业此人历来乖张,还是民部申饬给他一些教训为好,陛下任他为长安盐铁使,此千斤重担,本就有意让他整肃长安盐务,而陈继业却无担当,只知抱怨,长此以往,反而坏了纲纪。”
李世民觉得这话还算中道一些,便颔首点头:“那么依民部自行处置吧。”
戴胄心里抱怨陛下只要宽宏大量的名声,却让民部来做坏人,他这老爆脾气,便忍不住要发作,不过当着李世民的面,终究还是忍不住了,只好作揖行礼:“喏。”
===第三十六章:助人为乐===
“恩公,恩公”
马周下了值,今日居然没有换上他养猪的短装,匆匆寻到了陈正泰。
陈正泰顿时感到一股奇怪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他立即有一种要作呕的冲动。
好在陈正泰是个有涵养的人,眼看马周前进几步,到了自己面前,他却面带微笑地后退一步,依旧面带笑容:“呀。马周,何事啊?我知道你白日当值,下值还要养猪,辛苦得很,以后就不要老是来寻我了,安心干你的大事就好。”
马周感慨道:“恩公如此体恤马某,令人汗颜。我乃寒门出身,自蒙恩公的举荐,入了仕途,哎可惜上官与同僚都对马某冷眼相待,唯有恩公,一如既往。”
陈正泰心里想,莫非他自己不知道自己味道多大吗?还冷眼相待,要不是你养得是我的猪,我都要将你扫地出门了。
当然,此刻必须继续保持微笑:“哪里。”
马周肃然道:“我听说,民部要拟公申饬令尊,我草拟牍时,恰好看见,恩公这”
噢难怪马周这样急匆匆地赶来。
陈正泰倒是一点都不惊讶,自己的爹长年累月的作死,不被人骂那就奇怪了。
见陈正泰表现的冷淡,马周不禁道:“民部下申饬,只恐对令尊的名誉有损,且官员的升贬,都是以此为依据,难道恩公不担心吗?”
“家父脾气是坏了一些,可是我们陈家,一向为人刚正,看到不平之事,便忍不住想要揭发,这是老传统了。也因此容易得罪人,现在被人报复,陈家早就习以为常,你不必担心,慢慢的就习惯了。”
马周嘴张着,老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深吸一口气,继而道:“下月月初,即将科举,我在门下省值俸,只恐到时会忙碌一些,养猪的事现在正德已经越来越得心应手了,有他照看,平日我在稍加督促,想来不会出什么差错。”
马周说到陈正德,面上带着几分暖意,这些日子朝夕相处,陈正德一直给自己打下手,马周也乐于教授陈正德一些知识。
在马周心里陈正泰固然是自己的恩公,可陈正德,却已是他的弟子了。
马周的本意是提前告知一下过一些日子自己可能公务繁忙。
可陈正泰显然理解力有些偏差,他诧异道:“怎么,马上科举就要开了?”
“是啊,朝廷已发了布告,现在正昭告天下,让各家上报推举的名额,是了,明日就要推举,陛下极看重此事,我大唐沿袭隋法,在陛下的心里,科举至关重要,恩师莫非也有要推举的人?”
隋唐的科举和明清时代的科举是不一样的,考得科目极多。
不过最重要的科目却是明经和进士两科,而这两科之中,又以进士科最为人看重。
陈正泰记得,虽然唐朝一直开了科举,可能够获得进士及第的人,却是少之又少,整个大唐科举制考试一共录取了不足7000人。按照合计进士开科264次计算,平均下来仅录取进士26名。
更可怕的是,在唐初时的时候,进士科的录取率更是低得令人发指,譬如贞观三年,进士及第者,不过区区九人。
这和明清时代一次上百个进士完全不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16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