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贵公子第6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3/1696


马周倒是不再反驳了,便认真地道:“如果的话,倒是后周孝闵帝二年,渭水发生了一次水患,大水直接冲刷了关中,当年粮食减产了四成,饿死了七十余万,当时百姓饥馑,已到了人相食的地步。”
陈正泰现在听到人相食,便觉得毛骨悚然,他皱眉道:“如果当初这样的水灾,可以提早防范吗?”
“倒不是没有可能,最大的办法,就是提早将低洼的地方,修成水库,而后等水患一来,便掘了此地,将水引入低洼之处,引了这洪水形成湖泊,如此一来,虽是可以淹没一些地方,但至少可以保下关中。只是……真到大水来的时候,一切都已经迟了,洪灾之前,会有暴雨,而且暴雨连绵而下,想要引洪,哪里有这般容易。”
马周博闻强记,几乎文史方面的资料都记得清楚。
陈正泰若有所思:“也就是说,理论上而言,只要放弃低洼的地方,就可以拯救关中,可为何没人去管呢?”
马周便笑道:“低洼之处,就意味着是良田啊。恩主你想想看,低洼之处最容易受大水冲刷,冲刷之后,有大量的淤泥,只要洪水退去,自然而然,就会有人抢占这些土地,将这些土地种植上庄稼,这样肥沃的土地,谁肯放弃。而偏偏越是这样的肥沃土地,越是价值不菲,为了保住收成,朝廷反而要在这些地方,加筑堤坝,如此一来,反而不易冲垮了。”
陈正泰一时无语,顿了半响,他才突的道:“詹事府这些日子,得去办一件事。”
马周很是干脆地问:“何事?”
陈正泰一脸正色地看着他道:“你带着人,多走一走,看一看哪一处地方适合蓄水的,若是找到了,就想办法将这些地拿下来,然后再想办法将其改造成一个人工的湖泊,到时我有大用。”
马周一愣,他张口,又想说陈正泰杞人忧天。
可看着陈正泰很是肃然的样子,细细一想,也不对,虽说近二十年不曾有大水,可谁能保证以后呢?恩主这分明是未雨绸缪,看上去是愚蠢,实则却是利国利民之举。
马周倒是越发觉得恩主明智,只是还是得不得道:“只是这些土地,大多肥沃,就怕地的主人不肯卖。”
陈正泰既然打定了主意,就是下了决心,便道:“你尽力去办便是。”
马周只好道:“喏。”
马周走了,陈正泰才开始干真正要紧的事。
既然陛下恩准了营造公主府,那么大量的人,就应该事先迁徙过去,做好营造的事前准备。
比如探勘好附近有足够的岩石,预备大量的材料,甚至粮食也要先行运过去一批。
只是……这么多的钱粮和物资先行送过去,若是不能得到安全上的保障,只怕最后就是给人做了嫁衣了。
那么最好的方法,还是得有一两年的喘息时期,至少得保证这一两年的安全。
思来想去,陈正泰决定给归义王突利修一封书信。
自从突利成为东突厥的可汗,内附了大唐,因为无法笼络所有的突厥人,在大漠之中的实力已经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可两三万骑兵还是能拉的出来的。
陈正泰在书信之中,表示了自己对突利的想念,表示这里还有一批美酒,愿意直接送给突利当做兄弟之间的馈赠。
而后话锋一转,说是自己打算在朔方建一座小城池,以此为据点,增进自己与突厥部之间的贸易。
当然……他绝口不提这座城池将是陈氏未来进入草原的一个军事重镇。
毕竟他知道,突利也不是傻子,一旦未来大量的汉人在陈氏的带领之下,进入草原,那么他这突厥部,生存空间势必遭到打压。
陈正泰只提贸易相关,打着的则是遂安公主的幌子,希望突厥部能够派驻一些骑兵,保护匠人们的安危,只要这边的工程不出问题,将来必还有厚报。
说实话,这封书信的迷惑性很大。
陈正泰还是有些良心不安的。
可转念一想,自家兄弟嘛,骗了也就骗了。
兄弟都不骗,他陈正泰还能骗到谁?
于是,他顿觉得心里踏实了,忙让人马不停蹄地将信送去大漠。
===第二百九十一章:千年未有之变局===
陈正泰相信那归义王突利会帮这个忙的。
倒不是说这个兄弟当真可靠。
而是毕竟自己进行了利诱。
即便是突利察觉到了陈家的意图,也会将计就计。在胡人们看来,汉人深入大漠,本身就是一个笑话,历朝历代,根本就没有任何汉人的势力真正能在大漠中扎根。
因而,对于突利而言,新近崛起的草原各个部族才是他的心腹大患,而不是陈家。
前期依靠突厥的帮助,将城筑起来,一旦形成了规模,引起了突厥人的忌惮时,就只能凭借自己了。
一切稳妥,到了月中,却有一道旨意发了出来。
这消息足以震动长安……李世民的步骤很快,几乎打得所有人措手不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3/16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