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贵公子第6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5/1696


大唐打击世族,已经提上了日程。
陈家也是世族,若是继续发展,甚至可能会成为最大的那个。
与其在大唐的核心区域之内不断的膨胀和壮大,既要和其他世族相争,又可能与大唐的国策不相容,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脱离开大唐的核心统治区域。
深入大漠,意味着要投入无数的人力物力成本,这在从前,陈氏是无法做到的,可现在不一样了,现如今陈家在二皮沟已经积攒了足够的财富,完全可以承担这些成本。
只要初期凭借着大量的钱粮源源不断的壮大,到了将来,便可在大漠之中,形成一个自我循环的生态。
自己能种植出粮食,养殖牛羊,建立一支足以保障自己的军马,背靠着大唐,对附近的游牧部族进行蚕食,陈氏的未来,可以走得很远很远。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借助于公主府,也借助于陈氏数不清的财富。
和三叔公商议定了,接下来便是要暗中为这一宏图大计进行准备,要多备钱粮,囤积生铁,挑选可信的族人,甚至还有一些与陈氏关系密切的门生故吏,以及足够的牛马。
陈正泰甚至还想将未来的新城打包一下,上个市,割一点韭菜,筹募一些资金。
当然,这个念头也就一闪即逝,做人要厚道,他陈正泰不是那等下三滥的人。
敲定一切之后,便是派出陈氏的子弟,开始深入大漠之中,寻找一个落脚点了。
大唐虽有舆图,可毕竟太简陋了,陈正泰希望能寻找出一个土地还算是肥沃,同时拥有煤铁的地方。
在他印象之中,后世的鄂尔多斯就是个资源丰富的地方,此地的煤炭最是出名,可以露天开采,除此之外,还要大量的黄铜矿和铁矿,其他的矿产资源尤其的丰富。
此处又有一条河流经过,是一个极好的落脚点,在隋朝的时候,这里的一部分土地,被大隋设立为朔方、五原等郡,不过隋朝也就昙花一现,等到了大唐建立,此地早已被突厥人侵占,东突厥被大唐击败之后,这里依旧还是胡人们游牧的所在,暂时属于三不管的地带。
而大唐虽在后来将此地囊括进了大唐的领土,可实际上,也只是采取羁縻之策,将此地划为册封的胡人进行统领。
中原王朝很早之前,就在此设立了军事堡垒,可这种悬孤在外的军事据点,总是起起落落,没有办法有效的进行统治。
陈正泰想试一试。
一切妥当,陈正泰便至学堂。
学堂乃是整个陈氏的未来,虽然建立时有许多的跌宕。
说白了,此时招募进来的读书人,除了少部分勋族子弟,譬如程处默这样的,还有一些富商子弟之外,其余的大多还是二皮沟的人。
人数并不多,不过一百三十多人,分了三个班,有专习史的,也有学习物理和化学的。至于小学的内容,在这里是不教授的。
没办法学堂不可能什么都教授,投入的资源太多,因而小学的内容只进行印刷之后,分发出去,让大家自学,而后每年招考,那些能将小学知识学烂的人,若是考中,则直接进入大学堂学习。
这里的教师,只能让郝处俊和李义府以及高智周和郭正一这样的人来,他们虽中了进士,可是此前大唐的进士含金量还不是很高,朝廷并不立即授予官职,就算是授予的官职,也远不如那些有高门大族通过恩荫或者举荐的人要高,属于蚊子肉。
他们是最早接触陈正泰的,而且能中进士,本身就是天资过人,学习和接受能力最强,因而这课本中的内容,他们也是最早先摸透,陈正泰索性请他们在学堂里专职。
起初,他们自然是不乐意的,不过等礼部给他们授予的官职一出来,大家就都老实了,显然这官职和他们心中所期待的,完全不一样,于是老实了,乖乖在学堂里教书。
学堂里的生活简单,待遇还不错,主要是他们渐渐发现了自己的价值,因而也踏实本份起来,慢慢的摸索着课本里的学问,已经开始有一些感悟了。
尤其是负责理科的郝处俊和李义府以及高智周三个,他们也会开始照着课本进行一些实验,也发现这课本之中所言的东西,大抵都没有差错。
这显然打开了他们全新的大门,竟也开始废寝忘食起来。
而今日,在这学堂里,则是多了几个不一样的读书人。
在得知了情况之后,不少人带着好奇,而后便见三个人进来。
李承乾倒还老实,毕竟他是知道学堂规矩的,书吧,他的功底不错,当初可是看过课本的,再说这里是陈正泰的地方,他还是很给陈正泰面子的。
至于后头的那两位,可就真不同了。
这两个家伙,嬉皮笑脸的样子,一路指指点点的,喧哗着这学堂没意思。
而很快,他们便和太子分开了,太子有功底,直接分班,他们却是一点功底都没有,就只能先进学前班了。
学前班是什么东西,他们也不懂,只是这长孙冲很是不喜,嚷嚷着道:“我是来伴读的,为何不和太子一起?”
而后作势,要打一旁的助教。
助教则是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长孙冲,避开了这长孙冲的巴掌,却也没吭声,而是直接领着人进入了明伦堂。
到了明伦堂里,二人眼带不屑,很不客气地要坐下说话。
却是还未坐,就突然有人大喝道:“明伦堂中,生员也敢坐吗?”
长孙冲被这一声大喝吓了一跳,而后抬眼起来,于是便见着了老熟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5/16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