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贵公子第6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0/1696


可未来,即便未来朝廷更侧重于科举取仕,可这天下识断字之人,不还是这些世族子弟吗?不过是游戏规则改变了而已,其他的并没有变化。
房玄龄自是领命,便道:“臣遵旨。”
李世民看他一眼,极认真地道:“只有侧重科举,才可巩固国本,卿不可小视。”
只这轻描淡写的一句,房玄龄便心领神会了。
陛下将科举和国本居然联系起来,这就说明,这科举在陛下心里的份量,再不是像从前一般了。
他颔首,心里已开始谋划起来。
二人告退,李世民依旧还在喝茶,他在等着房玄龄将章程送来,说是让房玄龄拟定章程,不如说是试探一下百官们的态度,毕竟房玄龄是宰相,一旦要拟定章程,势必要与各部的大臣商议。
经过这些商议,大抵就可将百官们内心的想法折射出来。
此时,张千碎步进来道:“陛下,陈詹事求见。”
李世民脸色缓和了一些,笑道:“叫来吧。”
陈正泰兴冲冲地入殿,朝李世民行了个礼,便道:“恩师气色较之往日,又好了不少,远远观之,可谓英姿勃发”
李世民笑道:“你少说这个,无事不登三宝殿吧。”
陈正泰哈哈一笑:“事倒是有事,不过都是一些小事,主要还是来探望恩师,这一日不见恩师,便觉得度日如年一般。”
李世民的心情很好,让他坐下,又让张千斟茶。
师徒二人吃着陈正泰家里送来的茶叶,陈正泰咳嗽一声道:“学生其实此来除了看望恩师,有一事也是想让陛下同意。太子这一次监国,听说十分顺利,满朝公卿都说太子稳妥。”
李世民则是在心里冷哼一声,什么顺利,至于稳妥,更谈不上了,你陈正泰是真傻还是假傻啊。
其实百官们确实表示了对太子的认可,不过人家是读书人,读书人说话是拐着弯的,表面上是赞许,里头加一个字,少一个字,意义可能就不同了。
所以,话语里夹带着枪棒的人可是不少,只是有心人能揣摩出,寻常人听了,只觉得这太子真是满朝称颂,将来必为英主。
李世民道:“也不至满朝公卿都在夸赞他,他是太子,谁敢说他不好的地方呢?即便是有瑕疵,谁又敢直接指出?你就不必为他美言了,朕的儿子,朕心如明镜。”
陈正泰便干笑道:“此次监国之后,学生还是觉得太子应该多读读书,所谓不读书,不能明理,不读书,不能明志。”
李世民自是很赞同这点,颔首道:“他已接触了一些世情,因而读一些书也好,詹事府,难道还缺大儒吗?”
“不缺。”陈正泰很认真的道:“只是学生以为,太子若只是在詹事府中读书,只怕没什么用处,倒还不如进皇家二皮沟大学堂里就读,毕竟,学堂里的气氛好,又有同窗,可激起太子争强好胜之心。除此之外,太子是个爱热闹的人,以往在詹事府,那些鸿儒博士们成日在他面前如老僧念经一般,怎么学得进去,可进了学堂就不同了。”
李世民若有所思地道:“是吗?只是若去了学堂,出了岔子,朕可是要唯你是问的。”
“学生自当承担后果。”陈正泰拍着胸脯保证。
若换做是其他的天子,自然觉得这是笑话。
可到了李世民这里就不同了,其实皇家如何进行教育,一直都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多少太子身边围绕了一大群的大儒,可真正成才的又有几人。
李世民就不是靠皇家教育出身的,或多或少,对于这样的方式有些抵触。
现在听陈正泰提起这个,李世民略一思索,便道:“那不妨一试,还有何事?”
显然对李世民而言,陈正泰肯定还有事想说的。
陈正泰却是摇摇头道:“恩师,无事了。”
李世民:“”
眼见陈正泰要告辞,李世民觉得这么憋着也不是办法,便索性道:“朕听说,你想让遂安公主的公主府移至大漠营造。”
“是,学生提过。”
李世民皱着眉头道:“这是何故?”
陈正泰脸色很平静,他知道李世民在细细地观察自己,所以如无事人一般:“遂安公主愿为恩师效命,她常常说,自己的身体发肤都受之恩师,若能为恩师分忧,便是万死也甘愿。自来就有公主出塞和亲的事,可若是能为大唐镇守北疆”
李世民听到此,就没查给他翻一个白眼。
这不摆明着是你教的吗?
遂安公主是骗不了人的,她会说什么话,朕能看不出来?
李世民懒得再跟他打哑语,摆摆手道:“你不必说这些,朕只想知道,你的看法是什么?”
“学生?”陈正泰一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0/16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