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贵公子第4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5/1696


众人一听,竟是不由自主地颔首点头。
站在这里的人,谁敢说自己只要读书就好了?
李世民敢这样说吗?还有詹事府的其他属官,也敢这样说吗?
马周当初家境贫寒,曾颠沛流离,他更不敢这样说了。
李纲似乎听出陈正泰话中的意思了,敢情,这是将自己推到了所有人的对立面啊。
他忍不住拂袖,冷笑道:“小小年纪,牙尖嘴利,老夫倒要看看,你将来如何误了太子……”
听了这话,李世民已是沉眉,此时李纲在李世民心中的印象,已算彻底的崩塌了,从起初的恶人先告状,排挤陈正泰,再到现在……成了务虚清谈。
这令李世民心里生厌了,他脸上透出怒色,厉声喝道:“够了。”
李纲脸色涨红,依旧像还斗志昂扬的公鸡,却不得不憋着一口气,朝李世民行了个礼:“陛下……”
李世民语调清淡地道:“李卿家年纪大啦,是该颐养天年了。”
李世民素来就是一个当机立断之人,此时,心里已然有了决定,道:“朕将太子托付你这么多年,李卿家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只是你已年事高啦,回去怡儿弄孙,也不失美事。”
这话已再露骨不过了。
李纲一时之间,竟是百感交集,而后潸然泪下,这可是自己呆了数十年的东宫啊。
在这里……他侍奉了许多个储君,他对这些储君,都是有感情的。
而如今,他哪里料到,竟在最后,落到被扫地出门的下场。
他一时瞠目结舌,竟有些不知所措,而后只好无奈地深深朝李世民长长作揖:“老臣……遵旨。”
众人见状,非但没有丝毫的遗憾,居然不少人喜形于色。
李詹事走了。
从此以后……岂不是陈詹事可以做主?
倘若如此……大家的好日子……
李世民还有话想跟陈正泰说,于是挥了挥手,让诸官退下。
而后看了陈正泰一眼,一脸惊诧的样子:“你才来两日,竟对詹事府了如指掌,真是令人惊叹。”
陈正泰认真地道:“恩师……其实这没什么了不起,学生能做到面面俱到,无非是靠着一个勤勉二字而已。”
李世民连连点头:“朕来时,唯恐担心你懒惰,现在可以放心了。”
陈正泰看了李世民一眼,想起了什么:“只是恩师……这詹事府……学生觉得弊病丛生,单以辅佐太子而论,有太多不足之处,学生以为……朝廷设立三省六部,又在东宫设立詹事府的本意,理应不该如此。”
李世民诧异地看着陈正泰,他觉得这个家伙很不简单,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了。
李世民满脸欣慰地道:“你这话是何意?”
陈正泰其实早已摸透了李世民的心思,其实他心里早有一个构想,只是从前不便提出来罢了。
而现在……他倒是可以放心大胆的提出了:“有了三省六部,何须还要一个备用的三省六部呢?今天下渐安,可是大唐所沿袭的,就是自秦汉、魏晋以及隋朝时法度,这一套办法不是没有用,可是至少……从隋时的经验来看,未必能令天下可以做到长治久安。学生相信恩师其实也有过这样的担忧吧。”
长治久安……
这似乎说到了李世民内心里的着重点了,李世民脸色凝重起来,他背着手,来回踱了几步,而后道:“你继续说下去。”
陈正泰便道:“沿袭下来的三省六部制,当然不能轻易更改,因为这牵涉太大了,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可是……我大唐若只是沿袭旧制,恩师纵然再贤明,也不过是第二个隋文帝而已,在沿用旧制的同时。何不尝试新制呢?”
李世民突然觉得陈正泰也有一些幼稚了,新制是你想用就能用的吗?那隋炀帝大刀阔斧,倒是改了不少旧制,可结果如何呢,却触动了不知多少人的根本利益,最后是什么下场?
陈正泰自是明白李世民会有什么反应,便又道:“当然,学生并不是说这新制立即去用。何况新制有没有用,好不好用,尚且还是未知之数,想来恩师绝不会拿江山社稷来开玩笑。”
“可是……这不……东宫这里也有一套备用的三省六部吗?这詹事府,闲着也是闲着,何不如大刀阔斧,使用新制,但凡有什么尝试,都在詹事府试一试,若是詹事府能成功,将来三省六部也可效仿。可若是詹事府做不成,就算是出了什么差错,其影响范围也能在可控的范围里。”
李世民并不是昏聩的人,他很清楚当今天下有许多的弊病,只是这些弊病,绝不是可以轻易改动的,因为一改,后果谁也无法预料。
而此时陈正泰提出这个,却是令他耳目一新。
朝廷不方便做的事,让詹事府来做,朝廷不能改正的东西,让詹事府来改正。最后通过詹事府的成效,再决定是否推广。
詹事府毕竟只是一个备用的小班子,做的好了,三省六部可以借鉴,而一旦滋生了什么事端,三省六部也可引以为戒。
这……李世民对此,顿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5/16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