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贵公子第16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80/1696


而这一道保险很可靠,谁能料到,这个使者,谈判的水平没有,直接操了家伙就把谈判的对手们给宰了呢?
因此,接下来对方只能接受大食商行苛刻的条件了。
那就得拿出后备方案来了。
这个方案,一直锁在陈正泰的箱子里,现在被陈正泰取了出来。
此时,陈正泰看着李承乾道:“太子殿下且看看,还有什么需补充的。”
李承乾此时依旧感慨于王玄策的勇猛!这是牲口啊,当初自己在东宫时,怎么就没有发现此人的才能啊!
说不遗憾是假的。
真是亏大了,早知此人有如此胆识,有勇有谋,说什么都不将他调给大食商行了。
可世上没有后悔药,此时,他接过新的方案,大抵看了一下,心里就明白了。
大食商行提出的这些条件,比当初在波斯的显然要苛刻一些。
允许大食商行畅行天竺。
商行人员行事不得过问。
诸如此类的条件,密密麻麻,数都数不清。
过了好一会,李承乾才抬起头看着陈正泰道:“只是眼下天竺无主,何不索性入主天竺,还何须这样麻烦?”
李承乾所想象的,乃是军事上的占领,直接进行剑柄。
直接,粗暴,又简单!
陈正泰则是想也不想地摇了摇头:“掠夺国土,虽不是坏事,可使我大唐增加万里江山!可是殿下,疆土有多大,责任就有多重啊。想想看,这天竺的人口,有近千万户,朝廷得需要委派多少的官员进行治理?何况长安距离这里甚远,就算是修建了铁路,这一来一回,也需半个多月的时间!若是出了变故,朝廷又如何做出快速的反应呢?将来一旦天下有变,那么这天竺人便可能要自立。届时,朝廷则需平叛,又需花费多少的钱粮?”
陈正泰叹了口气,接着道:“疆土有多广袤,其实一点也不重要,任何事,我们都需从利益得失来看问题。兼并是利,兼并之后,得到了大量的税赋也是利。可害处呢?害处便是,若是生出了民怨,民怨便直接对准了朝廷。除此之外,治理也是沉重的负担。因此,在臣看来,利用大食商行,只单纯取利,看上去,好似是吃了亏,可实际上,却抛去了治理的负担,这又有何不好呢?这就好像一个作坊一样,一个大规模的作坊,它有两面,一面是它有盈利的能力,另一面,它也有可能有不良的资产。我们便将这不良的资产剥离,而只取其利,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弊的上上之策。”
李承乾听罢,点点头道:“这样说来,就任由天竺的那些王公们割据一方?”
陈正泰道:“一个个和他们的王公谈,只要肯接受条件的,便给与他们治权,保障他们的地位。若是不接受条件的,则想方设法的剪除。过几日,我与殿下亲去天竺,带上数千护卫,只要成功,这大食商行就真要一飞冲天了。”
陈正泰边说,一脸踌躇满志的样子,一双眼眸透着神采。
李承乾也不由得觉得陈正泰的话有道理。
只享受权力,而不承担责任,这种商业处置的方式,确实听着比兼并要高明的许多,只是他也有些吃不准。毕竟,千年来,开疆拓土本就是常态,似这般只做买卖,却有些异类。
不过他还是想去天竺看一看,李承乾依旧无法理解,为何这些天竺人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要知道,这一次,王玄策报上来的奏报里,可是号称自己数千人,斩首数万,俘敌无数的啊。
换句话来说,这几乎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若只是以少胜多倒也罢了,问题的关键之处在于,那王玄策,无论是天时还是地利,亦或者是人和,都不占据。
可想而知,这么点人,深入了敌人的国境,四周都是敌城,甚至连语言都不相通,就攻略了对方的王城。
这听着怎么都令人觉得有些玄乎吧!
其实随着陈正泰去的,并不只是数千的保安队,除此之外,还要大量的匠人,通译,文吏,账房,这些经过了培养之后的人员,也将随之进入天竺,他们将在天竺各地,先搭设大食商行在天竺的各个据点,进行各种的资本收购事宜。
情报局那里,也有数百人,整装待发。
整个大食商行,已经形成了一个体系,从武力保障的保安队,再到情报分析的保安队,而后
到专司买卖的商业人员,别看只是一个商行,可实际上,已经开始向朝廷的职能发展了。
譬如在朝廷有六部。
而在商行内部,现在也有三个重要的支撑,即情报、安保,以及商业,再此之下,又分为商业交涉,财务、后勤保障、人员培训等等细分。
随着商行的规模越来越大,资产也越来越多,几乎各个重要部门之间,都需彼此合作,可同时,又需共商大计。
现在陈正泰,几乎带着半个大食商行的班底,径直南下。
这一路,其实颇为艰辛,毕竟……道路难行,也没有现成的道路,李承乾倒是不畏这些,甚至骑着马,一脸朝阳,饶有兴致的样子。
反观陈正泰,却颇有几分痛苦了,毕竟平日养尊处优惯了,现在竟要学那历史中的玄奘,往那‘西天’走一遭,取的不是真经,是‘真金’。
波斯境内,争相来送别太子和陈正泰的波斯贵族们数不胜数。
当天竺的消息传来,波斯人算是彻底的清醒了,此前的怠慢,变成了现在的殷勤,他们恨不得将一张笑脸钉死在自己的脸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80/16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