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贵公子第13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73/1696


坐在后座的陈正泰,却感觉到异常的颠簸,现在在大唐根本没有橡胶,因而只能采取软木,骑车的人倒没什么,可坐车的人便辛苦了。
当然,这至少比跑的上气不接下气要好吧。
没多久,终于到了邮筒。
这邮筒只是一个铁皮箱子,上头有专门的标记,一个投递信件的小口,李世民打量了一会儿,才将信投进去。
而后回头看李承乾道:“这样就可以了?”
李承乾已是追上来了,正满头大汗,忙是点头道:“这样就可以了。”
李世民又问:“什么时候可以收到信件?”
“很快。”李承乾道:“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巡视的部曲经过此,取了信件,而后送到专门的信件处理房里去,而后会进行分门别类,再送出,因为都在长安,而且跑腿的也多,因而……大抵明日下午便可收到信件了。
李世民点头道:“那么朕明日再看看。”
李世民觉得这书信传递倒是颇有意思。
以往的时候,传话是需要许多时间的,世家大族倒没有什么,毕竟有专门的奴仆跑腿,皇家就更不必说了。
可寻常百姓们想要寄信收信,却是千难万难了。一般情况之下,至多就是请人捎个话,而这本身就是极费工夫的事。
陈正泰在旁道:“现在作坊和匠人们越开越多,尤其是离乡的人也不少,因而讯息的传递,对于寻常百姓而言,也变得十分重要了。匠人们不可能有时间随时和亲朋好友们见面,可若是专门请人跑腿,又雇佣不起。而有了这个,便再好不过了,因而未来书信的传递业务,还会扩张,尤其是朔方和西宁那边,大多数人背井离乡,有时甚至一年到头也没办法回乡,用这书信,便可以解一解相思之苦。儿臣听闻,现在不少人给家里寄钱,都是用书信的,将欠条塞进邮筒里,过几日,便可将钱送到对方的手上。单单上个月,传递的书信就有三十多万封。当然,这只是个开始,往后便是增加十倍百倍也不算什么了。”
李世民颔首点头,只说了一个词儿:“有趣。”
他随即看向李承乾,露出了几分欣慰之色,道:“你能办成此事,可见还是肯埋头苦干之人,好好干吧,朕现在也放心了。”
这是表扬了,李承乾自是高兴不已!
随即,李世民便摆驾回宫。
陈正泰和李承乾送走了李世民,心里都松了口气。
二人对视一眼,陈正泰擦了擦额上的汗道:“我还以为太子殿下在干其他的事呢,只是陛下来的匆忙,我想提前打招呼也来不及了,好在……太子殿下在干正经事,如若不然,陛下非要勃然大怒不可。现在因为李祐的事,陛下的情绪喜怒不定,所以……殿下还是要小心些为好。”
李承乾则后怕的道:“其他的都不担心,就担心连这点钱也查抄了,还好……总算是父皇格外开恩了。”
二人都乐呵呵地庆幸了一番。
可李世民回了宫,却是一时将李祐的事抛之脑后了。
他显然对于李承乾的运作模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还有那自行车,那玩意……似乎对于这个运作的模式,有着极大的效率帮助。
李世民也是绝顶聪明的人,他猛地意识到……似乎天下当真是不一样了。
以往的时候,男耕女织,男人除了耕地,便是应付徭役,整个天下,都如一潭死水。
可现在……随着工商的发展,李世民却越来越觉得,许多新事物,应运而生,而作为朝廷,居然对此没有什么察觉,仿佛天下还是老样子。
而今日去了一趟东宫,李世民才意识到………这天下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朕……竟是后知后觉,反而落后于人了。反观太子,对于这些新事物,反而有如此的洞察力,倒是让朕反思是从前小瞧和看轻了他了。”
一旁伺候的张千忍不住道:“陛下这话是何意呢?”
李世民瞥了张千一眼,今日心绪突然开怀了不少,饶有兴趣的道:“治理天下首先要做的是什么?”
张千道:“当然是选拔人才。”
这是李世民的口头禅,他唯恐自己身边的人才不够多。
可李世民却摇头道:“你错了,治理天下首先要做的,乃是了解民间疾苦,只有知道现在的百姓如何生活,如何起居,如何劳作,才能选拔合适的人才,对症下药。”
送888现金红包
关注vx公众号看热门神作,抽888现金红包!
张千似乎懂了一些。
李世民则继续道:“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朕才唯恐自己不能了解民间。可现在却发现,朕理解的还是不够透彻啊。反而是太子……比朕知道的要多的多了!若是他不能理解百姓的所思所想,不知他们的需求,如何能折腾出这些东西呢?”
“正是因为知道百姓们的疾苦,譬如知道百姓们上工,没办法预备好餐食,所以有了送餐。因为知道百姓们思乡,所以有了信件的投递,因为知道当下的百姓们苦于无法处理粪桶,所以才有了收集粪便。而这些……恰恰是朝中的诸公们无法想象,也不会去想象的。其实……这才是不知民之所需,不知民之所苦啊。这么多的流民和乞儿,他们许多人都身患残疾,或者是家道遇到了变故,因而流落街头,百官们所思的是什么呢,是施一些粥水,让他们活下去,便觉得这是朝廷的荣恩厚赐。而太子是如何做的呢?他将这些人召集起来,给他们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给他们发放一些薪俸,同时又大大便利了百姓……这岂不是比百官要高明一些吗?”
“所以说……太子对民间的了解,比朕更透彻,也更深厚许多。”李世民很是感慨。
张千听罢,忙是顺着李世民的话道:“那么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73/16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