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贵公子第13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58/1696


真是不可小看啊。
只是此时,李世民心情还是有些低落,禁不住道:“现在两位卿家已开始押运着李祐这贼子来长安了,只怕用不了几日,便可到达……派出禁卫,前去迎接他们凯旋吧。”
众臣纷纷称是。
李世民则又用一种欣慰的眼神看了陈正泰一眼,随即道:“当初卿说李祐必反,是朕坚持己见,固执的不肯相信。此后又是你未雨绸缪,这才免去了一场大灾祸,朕得正泰,如得一臂。”
这话……很耳熟。
好像谁经常说过!
陈正泰却是谦虚的道:“哪里的话,陛下,这都是魏征和陈爱河的功劳,还有那狄仁杰,他小小年纪……便有如此的勇气检举揭发,这样的人也不可小看啊。”
“狄仁杰……”李世民皱眉起来,顿了顿,才道:“等到那李祐被押进长安来,朕要见见此人。”
说罢,李世民突然道:“当初狄仁杰状告李祐谋反时,朕确实不相信,此后派了吏部尚书侯卿家去彻查此事,侯卿家的回报,却是李祐绝不会反,这些……朕还记得。”
此时,在群臣之中,侯君集一时心惊胆战,他知道秋后算账的时候,终于到了。
于是他忙是诚惶诚恐的出来道:“陛下,臣有万死之罪,臣……臣……臣在想的是,李祐毕竟是陛下的亲子,所以在太原,臣只是走马观花……”
李世民不由失望的看着侯君集。
当初让侯君集来接替成为宰相的长孙无忌,李世民是抱有巨大期望的。
他认为侯君集立下了许多的战功,可是入朝之后,依旧还很认真的学习文化知识,经常在自己面前说一些典故,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治世的素养。
因而……李世民一直都认为侯君集和李靖等人有所不同。
更何况,侯君集的年纪比其他的开国功臣都要小一些,且侯君集的女儿,又是太子的侧妃,这令李世民对他抱有了巨大的期望,认为将来这个人可以成为太子的辅政大臣。
李世民这才令他为吏部尚书,让他熟悉一些政务,甚至考虑过在将来要令侯君集进入三省,成为宰相。
可现在看来……侯君集在这件事上,却只一味的揣摩他的心意,没有按章办事的勇气,这样的人……就算有再大的能力,也未必能托付重任。
李世民目光只扫视了惶恐不安的侯君集一眼,则是道:“此事怪只怪朕,若是论罪,朕为主犯,你至多不过是胁从而已。只是为吏部尚书者,不该处处揣摩圣意,该有自己的主见,而不是一味地生出那些杂念,吏部尚书乃是朝廷的命官,非宫中的私奴,侯卿,谨记着这个教训吧。”
这番话……虽是轻柔,看上去也好像没有过多的责备侯君集,可言外之意,却令侯君集的心沉了下去,心中更是惊恐到了极点
这岂不是变相的说……他并不适任,连吏部尚书都无法适任,那么将来……还有什么更重的托付呢?
…………
第一章送到,求月票。
===第五百四十章
皇帝父子相见===
李世民似乎没有继续追究的意思。
可侯君集却知道,自己的地位,到了吏部尚书的这个位置上,便已戛然而止。
再无前进一步的可能了。
而至于将来太子……陛下还肯托付于他吗?
此时,李世民已站了起来,宣布散朝。
对于天子而言,朝中发生的每一件事,他心里都会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而这种看法一旦稳固,那么……再想更改,已是难如登天了。
就如这侯君集一般,若是陛下质疑他的能力倒也还好,因为被人质疑能力,尚且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通过几场大仗,使人刮目相看。
可一旦被人质疑到了品行,这就彻底的完了,因为德不配位!
还因为,品行方面,想要自证清白比自证自己的能力更难。
陛下身边有的是能臣,不缺侯君集一个有文武双全的大臣,而质疑到了品行的后果就是,这会令人想到,你的能力越大,那么可能你未来造成的危害也会更大。
现在陛下还在,当然可以压住你,可若是有朝一日,陛下不在世了,孱弱的太子能够驾驭你这样能力很强,位高权重,但是品行值得怀疑的人吗?
侯君集一时如天塌下来一般,脸色难看之极,整个人竟是浑浑噩噩的,疑似做梦一般。
等他抬头起来的时候,发现群臣们都早已散去,这太极殿中已是空荡荡的。
于是,他艰难的一步步蹒跚出殿,殿外的日头在三竿,他顿时觉得有些眩晕,于是舔了舔嘴。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58/16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