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航空第4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4/805


张老师笑了笑“后面的7,代表的是天线口径是700毫米,后面的1,代表的是第一款。”
“这简直就是我们在机载雷达系统上的天字一号工程!”秦风感叹地说道,这可是一个零的突破啊,为了给己方的战机寻找雷达,屠老费了多少的力气,到处选型,当初和马可尼公司那么扯皮,还不是因为自己没有啊。
而且,天线口径700毫米,能装进很多飞机去啊,己方的歼八,改型的歼七cp,甚至正在研制中的新歼,都可以用这种雷达啊。
“型号的总负责人,就是贲所长。”张老师说道“我不负责别的,只负责这个天线的加工工艺。”
术业有专攻,在从事这个天线加工工艺研究之前,她负责过408远程警戒雷达和180精密跟踪雷达等产品的高频元件工艺工作,可以说,这个完全是对口的。
一款先进的机载脉冲多普勒雷达,是有许多方面的技术需要克服的,这个前面的雷达天线,只是一部分,后面的处理机,也是相当关键的。
“那您知道咱们的集成电路发展的怎么样吗?”秦风问道。
虽然张老师仅仅搞这个天线,但是秦风当然知道,这款雷达想要研制成功,绝对不仅仅是天线的事,后面的电路更重要。
以前的雷达,都是模拟式的,现在的雷达,必须要是数字化的雷达才可以,过滤地面杂波,其实靠的就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快速地运算傅里叶变换来得到的,还有什么类似的ad、da转换电路等等,如果没有集成电路的支持,那就是空中楼阁。
国内的芯片,在后世是一个痛,但是,在最开始的时候,国内的芯片,发展的并不慢。
当年,新中国刚刚成立,国内只有少数几个有线电和无线电工厂,生产能力很低。后来,按照当时的政治局势,就开始向老大哥求援了,在第二届商务谈判的时候,就请求由苏联方面援建电子管、无线电元件和交换机生产厂。
但是呢,电子管和交换机很容易,电子元件却被拒绝了,苏联人说的很简单,苏联人自己的工厂都是民主德国帮着建起来的,要找,去找民主德国吧!
当然,苏联人这是一种推诿,他们自己也是有很多无线电技术专家的,别看苏联人崇尚电子管,但是在集成电路的生产上,并不落后。
国内和民主德国方面提出了请求,最后在他们的帮助下,建立了一批工厂,不过,电子元件,最终还是靠自己的技术人员建立起来的。
当年,在祖国建立之后,无数的技术人员开始了回归,冲破了帝国主义的冲冲阻挡,带着他们的科学的大脑,带着他们的爱国热情回来了。
电子技术的发展并不晚,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刚刚发明了半导体点接触式晶体管,开启了半导体时代。而在祖国,1959年,在林兰英教授的带领下,仅比美国晚一年拉出了硅单晶,这是芯片的第一步。
同年,李志坚教授在清华大学拉出了高纯度多晶硅。1965年,国内第一块集成电路诞生。
哪怕是在十年动荡的时间内,国内的半导体建设也没有停止,尤其是1972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在永川半导体研究所诞生,实现了从中小集成电路发展到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跨越。
而到了1975年,中科院109厂生产出中国第一块1024位动态随机存储器,这个说起来很绕口,简单来说,就是内存,电脑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的内存。这个成果尽管比美国、日本晚了四五年,但是比韩国要早四五年。
看看到了后世,韩国成了内存世界的老大,其实当年,他们比国内还要落后。
只不过,在进入八十年代之后,国外的集成电路飞速发展,国内却开始止步不前了,结果,把所有的芯片市场,都让给了国外。
当然,这是指民用芯片,而在军用芯片领域里,是绝对不可能求人的!
听到了秦风的问话,张老师说道“这方面,我不太了解,不过听说,在机载雷达的电路设计上,大部分的电子零件,都是我们自己生产的。”
大部分的,都是自己生产的,那就是说,也有少部分不是了?
张老师笑了笑“我们现在的主要任务,就是先把它搞出来,至于性能的提高,要等到搞出来再说,先解决了有无,再解决性能的高低,听说,处理器方面,使用的是8086芯片。”
这种雷达,在国内是完全空白的,所以,现在就是要先搞出来,而己方国内的很多芯片,都是不能自产的,所以,使用国外的,也是可能的,不过,这使用8086芯片,听起来还是很让人惊讶的。
===第四百三十四章
先解决有无===
军用芯片,和民用芯片是不同的,别的不说,它至少要抗电磁脉冲,不能在复杂的干扰中失去作用,先以稳定为主。
当民用芯片动辄几GHZ的主频的时候,军用芯片,就是几百兆而已,差着一个数量级呢。
军用的,够用就行了。
所以,秦风听说居然用了民用的8086处理器,就特别惊讶了,要知道,这种可是英特尔公司生产的一种民用处理器啊!
这种16位的处理器,曾经是相当火爆的一种,是很多电脑的必备,但是现在,处理器也开始向32位过度了,8086已经落伍了,很容易购买得到的,但是,将它用到机载雷达上,听起来还是有些不可思议啊。
毕竟,机载雷达需要的是浮点运算能力,这恰恰是民用CPU的弱点啊。
“先解决了有无。”张老师说道:“据说,国外最开始也是这么干的。”
这句话,含义太丰富了,秦风早就想到了什么,自己以前就提议过从第三方搞一台AWG9雷达过来,而这种雷达,就是早期型号,说不定用的就是民用的8086处理器呢?
8086,属于中央处理器,简称CPU,而到了后期,这种CPU又细分出来了三种,其中一种叫做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专注于处理数字信号,随着机载雷达的不断发展,现在还是使用普通的CPU,再后来,就是专门的DSP了,它的运算能力更加强大。
比如说现在,每秒百万次浮点处理的CPU是不可能的,而到了九十年代,就已经拥有每秒1000万次浮点处理的专用的DSP芯片了,这样让机载雷达有了很大的提升,比早期的什么AWG9,什么APG63,66,都要高一大截。
计算机的运算速率越快,就能越大量地进行傅里叶变换,提高雷达分辨率,提高从从杂波中过滤目标的能力。
这些,秦风都是清楚的,现在,张老师说的很简单,这是国内第一款雷达,先解决了有无再说,性能方面的,以后可以慢慢提高。
“咱们还是说点张老师熟悉的吧,咱们的这个天线,发展的如何了?”秦风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4/80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