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一页第4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2/1499


“罗汉拳,金钟罩?”
叶知秋再看,这些武功的名字他是听过的,哪怕在低武世界也有这些武功,不过风云世界的金钟罩似乎和低武世界的金钟罩是两个东西。
“《金钟罩》,乃达摩祖师所创神功,此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兼内壮之劲,以修炼武者精气神,进而可以将气劲实体化,形成金钟状来护身,此功炼体武学,主修肉身,意志辅修真气和精神境界,共分十一关,若达第十一关,反一切攻击!”
书中对于金钟罩的说法很装逼,尤其是什么金钟罩第十一关,反一切攻击,叶知秋是不信的,试问一个金钟罩修炼到十一关的人对上一个大罗金仙之类的存在,对方将银河系直接扔下来,你风云世界的金钟罩有本事反一个看看?那个时候整个风云世界都要毁了,哪有自己存在的可能!
还是太吹牛了。
不过金钟罩这个东西,似乎还是有些用处,按照历史来说,再过个多少年,东瀛的绝无神曾就会潜入中原偷学金钟罩,然后将金钟罩变化形成自己的不灭金身。
从这个方面来讲,金钟罩还是比较厉害的。
叶知秋将金钟罩的修行法门记了下来,他自己却没有立刻就学,像金钟罩这样的武功是需要长年累月修行的才有可能大成,而不像元极摩诃,专靠领悟。
武功的修行方式不同,叶知秋采取的方式也不同。
叶知秋再看去,藏经阁之中还有许多的经书,是让修行的人秉持本心用的,当然还有几本早就赫赫有名的武功秘籍,比如《易筋经》。
《易筋经》叶知秋以往是听过的,不过“易筋”二字本出自道家文献,并非佛家所创的语汇。《汉武帝内传》已有“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脉,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发,九年易形”的记载,表述的是道家练气求长生的一种境界。
叶知秋如今来看达摩的《易筋经》,也不去追本溯源,当他研读《易筋经》时,这书上说易筋经具内壮神勇、外壮神力之效,所谓:内壮神勇,从骨中生出神力,久久加功,其臂、腕、指、掌,迥异寻常,以意努之,硬如铁石,并其指可贯牛腹,侧其掌可断牛头,这些都还只是小用之末技;而外壮神力练成之后,手托城闸,力能举鼎都算不上奇异了。
“易筋之巅,为无间境界,吸取宇宙能量为己用,功力愈高,所吸取的能量愈强,可说无穷无尽,生生不息。其特点在于使全身经脉连聚自然之力,以外力化为内力,源源不绝,予取予用,有别金钟罩强练金刚不坏之身,追求天人合一的高深境界,且易筋经不但可以伤敌人肉身,甚至更能腐蚀思想与意志,内侵外侮,兵不血刃便可将敌人战意狠狠摧毁。”
“嗯……”
叶知秋表示这个易筋经似乎和以前听过的也不一样。
前边所说的,还和低武世界的差不多的,到了后边所谓的无间境界,则似与摩诃无量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叶知秋又看了一眼在外边面带笑意的少林主持,觉得这一位看起来不仅没有将般若掌练到极致,也没有将易筋经练到极致。
前辈们的武功在那里,你却没有练会,那就没有办法了。
“原来少林寺真的是一个大宝库。”
===第两百四十七章
水===
“本来以为少林寺会出动所有人跟你打一场,没想到他们这么软。”
当白素贞跟随叶知秋离开了少林寺之后,白素贞望了一眼这千年古刹,似乎有些遗憾。
“那是他们的主持很清楚能够领悟达摩留下的神功的人,到底会有多么恐怖,若是这一场大战真的爆发的话,我绝对不会死,而他们应该不会活。”
叶知秋对于少林寺主持做出这样的选择倒是不怎么惊讶,这个世上,敢于拼命的人终究还是不多,尤其是知道只要自己拼命就会死的情况下。
“只不过接下来你打算去哪里?”
叶知秋回头,看向了白素贞。
他一不小心干掉了白素贞的道侣少年神,他倒是想知道现在白素贞有什么想法。
“你又要去哪里?”
白素贞反问叶知秋。
“我打算去东瀛看看。”
叶知秋想了想,决定还是去那边看看。
“一起。”
于是叶知秋与白素贞一起跨了海。
从中原大地往东瀛而去,对于一般人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哪怕对于像白素贞这样修炼了灭世魔身的人来说也不容易,因为大海之力若是发起怒来,似乎也无量。
无量者,无穷大也。
叶知秋看着那铺天盖地绵延不绝而来的波涛,对于无量有了更深的认识。
他招一招手,无量的能量在他手上汇聚。
当无尽海浪席卷而来时,叶知秋的攻击也到了,巨大无比的能量撞击在这海上掀起更大的波澜,若不是有叶知秋以极光盾护住白素贞,只怕这一下白素贞就要被冲击到海里了。
“你这是做什么?”
白素贞微有埋怨,她看着自己已经湿了的衣衫,不禁有些后悔自己衣服似乎带的少了些,她想了想,以灭世魔身将衣服上的那些海水蒸发一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2/14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