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浑道章第24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7/3765


陈首执转首过来,道:“张廷执,你请继续言。”
张御点了点头,他道:“外身之事若能解决,那么下来就是另一件重要之事了。
如今元夏掌握了打通虚空之壁的手段,不仅仅是元夏元上殿,各世道应当也具备此能,此意味着元夏可以随时随地将其力量投放到我天夏辖界之内。此事我等必须设法阻止,不能令其肆无忌惮的攻伐我之地界。还有,”他加重语气道:“元夏既然能过来,那么我天夏也当拥有能去到元夏的手段!”
武廷执沉声道:“张廷执此言甚是,元夏能攻我,我也能应当能攻元夏,不然太过被动了。”
诸廷执俱是出声赞同。要是能把战火随时推到元夏地界,那么对元夏也是一种威慑,这等事可是有战略意义的。
陈首执道:“我与张廷执此前谈论过此事,认为元夏因其主动演化万世,致其为主,我为副,故他方能攻略于我。而其演化万世,当是用了镇道之宝,故我欲开此障,不但需有一件可用于破界的镇道之宝,最好还需元夏那里有所接引,此事我会上禀六位执摄,寻一个解决之法。”
张御也是点头,这件事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畴了,只能交给六位执摄来决断了。其实元都派元都玄图,但是可以充任遁跃之能,但是这应该用在关键时刻,不该轻易暴露出来。
他继续道:“除却上述二策,我当要妥善处置那些外世修道人,不应该一味杀戮,而当设法将之转为我天夏之助力。”
崇廷执道:“若是此刻将我等能以将化解避劫丹丸一事暴露出来,的确可以扰乱此辈之心,但元夏会否因此再不信任此辈,而是提前加大进攻力量?”
张御道:“此事的确不宜过早暴露,且我天夏若不曾展现实力,便有化解之能又如何?一切还需战阵之上说话,御非是一味迁就,而当先痛击此辈,再谈此事不迟。”
陈首执略一思索,他看向风道人,道:“风廷执,关于招劝如何此辈,此事你想办法拿出一个详细对策来。”
风道人点头应下,他想了想,又道:“首执,如今外面那些随着使团归来的元夏修道人,又该是如何处置呢?”
戴恭瀚出声道:“首执,将就此些人拦阻在外好了,他们并非使者,除了少数人外,大多数只是一群觊觎我天夏,对我天夏怀揣恶意之辈,现在我天夏与元夏还未开战,就便放在外间不理会就是了。”
这些人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使者,只是各世道希望与天夏对抗时有一个获取消息的渠道,同时能有本世道人在场,也能在最终分享终道的时候证明事他们是出过力的。
要说这里最为令人放心的,就是跟随焦尧到来真龙族类了,他们目的很单纯也很简单,就是延续族群,元夏不行,就到天夏来,反正他们本是元夏人,并不受劫力的影响。
陈首执看向张御和林廷执,见两人都是点头,便沉声道:“暂且先依此策出力。”
而在下来,诸人围绕着几条对策又商议了一番,便结束了这番议谈。各位廷执也是陆续散去。
张御却是喊住了长孙迁,道:“长孙廷执,那些真龙族类已是至我天夏,此辈希图可以为后辈开智,延续血脉,若是能成,北未世道将是我在元夏的一个支点,还望长孙廷执能为此多多费心。”
长孙廷执道:“此事我记下了。”
张御一点头,便与他别过,这具化影一闪,意识顿归正身,随后从陈首执那里告辞出来,只是意念一动,便回到了清玄道宫之内。
他行至榻上坐定下来,稍作调息,便从袖中将那一枚已具神异的玄玉取了出来。现在可以看看这是何印了,于是意念一转,往里探去。
……
……
===第八十二章
知己辨世人===
这一枚道印碎片可能是从未见过的,也可能是以前接触的道印碎片,但不论哪个,定然能使道法能为更上一层。
随着张御意念转入其中,仿佛深入了一方空洞之中,意识心神都是在不断往里沉陷进去,除此之外,什么都感受不到,这等感觉,却有些像是再度沉入道隙之内了。
很快,他陷入了一片极致寂静之中,仿佛所有一切事物都是静止了下来,连思绪亦是平复,渐渐忘却了自身,忘却了外物。
然而静至极处便为动,在这等恒常空静之中,有一点涟漪倏然泛开,整个寂寂之世顿被打破,无数光声色气一齐涌了上来。
张御再一次感受到了自身之存在,他能无处不在的气光向着自己传递而来,而他自身也是化融入了其中,随之动荡起来。
此时此刻,他手中握持的那枚玄玉之上也是一阵阵流光闪烁,如同水中光影般晃荡来去,随着跃动愈发频繁急骤,逐渐了连成一片,就在光芒由内向外铺满整个玄玉,像是将之鼓胀撑满之后,玉面之上出现了一丝丝的裂纹,再是碎裂成了无数细小玉屑,簌簌滑落到了大殿地面之上。
张御心神从中退了出来,他望向大道之章的光幕之上,此时此刻,那里又是多了一枚道印,他也是知悉了此印为何,这是一枚闻印残片,对应的是六正印之中的“耳印”。
“耳”为闻为知,为传引,为判别;对应这枚道印之能,更是在于“知我、辨人、闻世”。
在了然了此印之用后,他也是精神为之一振,道印各有其能,“闻印”并不能直接增加他的斗战之能,但在现阶段,此印对他的作用可能更大。
其中“闻世”之能在于对外感应,若有劫危变数到来,能够提前有所察知,并且此印若得运用好,则可以反向察观,辨明看劫危起之于何方,起之于谁人之上,感应之力得以大大增进。
“辨人”之能,令他能够通过此印较为清楚判别对方的手段、神通乃至于道法。这若是加上“目印”观望对方的气机流转,那么当更收奇效,若是敌手无有手段遮蔽自身,那在他面前几乎就是不设防的,可以一眼望得通透。
并且辨人、闻世之能若是配合施展,再加目印之能,可以使得他能更好感察到敌手神气寄托之所在。
而除却上述两者,“知我”之能无疑是目前最为有用的,尤其是配合“启印”来运用时,更有玄妙之用,可以知悉自身道法该是如何行走,又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
要知道,修道到了他这个地步,那完全就凭自悟了,没有人能够教导他,上境大能走得都是自己之道,便是传下的道法,也是自己对道法的理解,他人变得授传,也需得推陈出新,明了自身,才能继续往上行走。
可修行好似一个人站在荒漠之中,无人教导的难处就在于,你不知道到底该往哪里去,只能凭着自己的判断去选择。若是走对了还好,由此蹚出一片敞亮天地,要是走错了,那说不定就道业终了。
且在行道途中,这等选择不是一次两次,而是要经历许多次,但是选错一次就可能导致永无登攀之可能,偏偏还没有任何回头路可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7/37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