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甲与刀第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6/2087


或者像是沈木说的那样,加入一个操作区间,在维修自己能够维修的零部件时,用一切机会和时间来如饥似渴的跟着其他人学习,哪怕是别人没有时间指导他,以他四十多年汽修维修的经验和各项专业技能,只需要在旁边看着别人维修,他也能够从中学会很多很多。
但就像是刘师傅在知道他是八级钳工的时候,却没有在第一时间聘请他加入109号操作区间一样,他和所有人一样都知道他的年龄已经很大了,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正常的学习了。
“骥星河,你要做到自己能做到的一切,做好这些再说其它。”
骥星河在心里这样对他自己说,然后他就开始修理能源传输板,他不自信的是机甲维修,他自信的是他的体能和精力,以及八级钳工的能力和四十多年工作带来的经验,还有从小学五年级开始练武带来的身体素质、眼手的稳定与精准。
能源传输板是新时代的产物,简明扼要的概括就是电线,新时代的联邦制止机甲里面极少有类似于电线一样的线路,无论是能量的流转传输还是信息数据的传送,使用的都是用异星特有的金属打造出来的能源传输板。
只需要在上面雕刻出纹路,能量或数据就会从纹路中通过,传输效率和稳定性都要高于传统的线路,且不会和相接金属部位产生冲突影响。如果出现了损坏,更换能源传输板也要比更换线路系统要快捷很多,发现具体损坏部位也更加容易,只需要观察能源传输板上面的纹路就行了。
在来到异星之前,骥星河知道能源传输板,但却不知道那些纹路的铭刻路线,但他还是选择了来维修能源传输板,因为他有了相应的权限,可以看到所有联邦制式机甲的‘电路图’。
之后的事情对于别人来说非常的难,但对于他来说却相对要简单很多,用他对刘师傅的话来说就是照葫芦画瓢。
一块细长的能源传输板被骥星河拿起来的时候,有些软踏踏的直接变形,并不是二次损坏而是本身的柔韧性就很好,就像是软剑一样。平放在工作台上,骥星河拿着专用放大镜开始观察上面的纹路,时不时的还看向他手环上的屏幕。
两者参照对比,损坏的地方很容易就找了出来,然后需要确定的就是损坏的纹路能否重新铭刻,如果可以的话那就直接上手,在0.05的最大误差之内进行维修。如果不能重新铭刻的话,那就需要将这块能源传输板上面的所有纹路全部打磨掉,然后再在0.02甚至是0.01的最大误差之内进行重新铭刻。
能够允许的误差变小,难度就变大了很多,0.01毫米的最大误差对于机甲区的很多人来说,都是不愿意上手的维修项目,一不小心就会出现损坏,然后就只能丢给需要排队的机械臂,那还不如一开始就直接丢给机械臂。
没法回炉再造,这种特殊的金属从矿物到金属形态的冶炼只有一次机会,成型之后再回炉的话,那就会失去其传输能源、数据的特性,所以其冶炼工作也非常的难,大量的人工智能程序运算资源、机械臂等等都被用在了上面。
骥星河的压力很大,但当他开始维修的时候,呼吸、手、眼却非常的稳定,手中的刻刀在固定的专用放大镜之下,沿着激光卡尺投射出来的纹路像是一动不动,但实际上却一直在动,于是新的、有效的纹路生成。
一块板子修好之后骥星河却没有停下来休息,他的精力和体能真的很好,不然不可能在35分钟之内跑完十公里。换成其他同龄的老头,甚至是比他小十五岁左右的老头,别说是三十五分钟了,一个小时都不一定能够跑完十公里,强撑着跑完也需要担架伺候。
第二块板子的维修出现了问题,不是骥星河的问题,而是重新铭刻的纹路并没有通过检测,这就意味着需要磨平板子上的所有纹路,然后在更薄的板子上铭刻出全套的纹路。
于是骥星河开始打磨,他在这方面同样拥有自信,八级钳工的考试项目中有一项就是打磨圆球,把一块不规则形状的金属锭,用工具打磨成一个尽可能圆的球体,允许的公差只有0.01毫米。
换成是机械臂、机床之内的科技工具,想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但换成是人手来充当主体时,在打磨圆球的后期就无法使用自动化工具,只能用锉刀、刻刀之类的工具一点一点的打磨。
骥星河像是回到了当年考试的时候,只是考场里已经没有了刘师傅的爷爷,他也不是当年的45岁,而是如今的65岁。但他的手和之前一样稳定,他的眼光和之前一样精准,他的经验比之前更加丰富,他内心的动力也比之前更加强大。
磨平,然后重新铭刻所有的纹路,难度不仅在于能够允许的最大误差只剩下0.02毫米,有些部位甚至只有0.01毫米,而是这块板子上的所有纹路数量更多了。需要铭刻的数量越多,也就意味着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就越大,行百里者半九十?
不,完成了90%的铭刻也不能算是完成了一半,而是彻底的失败,比从零开始更大的失败,因为失败之后如果想要再次打磨再次铭刻,那能够允许的最大误差就是0.005至0.001毫米的程度了,在沈木的口中,这是超越了人类极限的手工精度,甚至是毫米这个单位都已经无法使用了,到了只有机械臂、机床才能够达到的纳米级别。
六十五岁的骥星河其实很适合这样的工作,因为他的年纪很大了,这原本是他的劣势,现在却成为了他的优势,因为年纪大了耐心就会更多。
就像是很多老头老头太太,可以从天亮的时候坐在一个位置直至天黑,不需要玩手机、不需要看书看电视,他们视线之中的景物甚至可以一成不变。但这并不是因为他们不需要感受外物,也不是因为他们失去了感受外物的能力,而是因为他们能够清楚的感觉到时间的流逝。
于是,第二块板子维修完成,这一次骥星河并没有检测,就像是第一块板子维修完成时他也没有检测一样。他在第二块板子第一次维修完成时的检测,只是因为他的经验不够,而现在他的经验和直觉告诉他,他已经修好了,所以不需要检测。
两块板子带来的经验还是太少了,但没关系,109号操作区间有39块板子需要维修,而这个基地的机甲区还有149个操作区间,他们都有板子的维修需求。
“骥星河,先做你能做到的,机甲和汽车其实一样,稍微复杂了一些也没关系,一个零部件一个零部件的来,早晚你能够像是修汽车一样修机甲,你能够像是自己造汽车一样造机甲。”
骥星河在心里这样对自己说着,开始了第三块板子的维修,他和这个机甲区的所有人都没有发现的是,他的维修速度越来越快。
===043章
你们都要相信他===
午夜十二点,基地外的天空还是明亮的,但对于基地内部而言天却已经黑了下来,很多地方的灯光已经变的昏暗,坚守蔚蓝星作息习惯的人们有一些已经睡着了,有一些正准备去睡觉。
这种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完全不符合的作息习惯,也是异星上所有人生存压力很大的原因之一,异星的一天其实是24小时37分22.6秒,所以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出现这种黑白不分的情况。
机甲区的机修师们,可以说是基地里最晚睡的一批人之一,他们在八点吃过晚饭之后又加班了四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会回到各自的住处洗漱睡觉,然后在第二天早上八点的时候准时出现在机甲区之中。从睡眠时间上来看是完全不够的,因为十二点结束下班之后的洗漱时间,以及第二天早上来上班之前的洗漱时间、吃早饭时间加起来需要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
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七个小时,还需要进行高强度的机甲维修作业,很难有人能够撑过以月来计算的时间,但他们之中有很多人却坚持了数年的时间。刘师傅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来到异星已经有十年时间了。
暂时结束了工作之后的刘师傅今天并没有离开,而是在骥星河身边等了一会之后才出声。
“老骥,该去休息了,已经十二点了。”
刚刚完成今天第五块板子维修工作的骥星河,此时正要拿起第六块板子,因为没有进行检测所以刘师傅也不知道他已经修好了这块板子。不止是这一块,今天晚上骥星河维修的所有板子其实都没有进行过检测,只有第二块的第一次维修进行了检测,结果是检测失败。所以在刘师傅看来,今天晚上的骥星河没有任何实质性的进展。
“已经十二点了吗?”
骥星河才发现时间过了这么快,看着剩下的板子他犹豫了一下说道:“我能再加班两个小时的时间吗?放心,我不会耽误明天早上的上班时间的。”
并不知道骥星河每天只需要睡四五个小时的刘师傅怒了:“老骥,不是我说你,你到底在倔个什么劲啊,可以,我让你加班两个小时又怎么样呢?就算是你成功的修好了一块板子又有多少意义呢?两个小时之后就是两点,你回去洗漱休息的时候最早也是两点半,你明天早上要是想要在八点来到这里,最晚七点二十就要起床,你跟我说,你能睡多长时间?”
“四个小时零五十分钟。”骥星河认真的说道:“足够了。”
“够个……”刘师傅到底是没能说出那个屁字,叹了一口气之后说道:“老骥,你要是这样的话,我就把我给你的委托全都收回来,我也能够保证,这里所有的操作区间都不会给你委托。就算是沈木少尉可以给你委托,但他又能给你多少?你这样一晚上六个小时都不一定修好一块板子,还不如去修汽车呢。你的身体要是垮了,我承担不起啊。”
109号操作区间的人原本都准备走的,他们确实已经很累了,但因为刘师傅和骥星河所以他们留了下来。附近几个操作区间的人也终于没按耐住好奇心过来围观,他们晚上去食堂吃饭的时候已经听说基地里来了一个绝世高手,而且还是一个八级钳工,修好了一块正常情况下只有机械臂才能够修好的板子。如果不是维修任务艰巨繁重,他们之前就该过来围观骥星河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6/208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