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第9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43/1950


“臣以为可行。”贾诩说道:“当年臣在洛阳为郎时,便与王朗相识。其人儒雅知礼,为人宽容大度,常常周济贫困之人,哪怕素不相识。若此人能佐刘备,在徐州推行新政,必能有所成就。”
“既然如此,那就这么定了。”刘协说道,随即命人拟诏,用最快的速度送往徐州。
刘和看在眼中,咂舌不已。
天子对贾诩的敬重简直有些出格,几乎是言听计从。
贾诩说道:“陛下莫急,臣还想补充几句。”
“先生请说。”
“形势紧急,容不得从容施行。悬赏宜明,使将士无后顾之忧,以期全力。”
刘协心中一动,便大致猜到了贾诩想说什么。不过他没有说破,示意贾诩继续。
见刘协没有反对,贾诩暗自松了一口气。“臣以为,可在徐州公示赏格,功大者可加官晋爵,功小者也能分赐田宅。如此,若能使万众一心,共抗袁绍。”
“这……这不是军功爵么?”刘和顿时傻了眼。“陛下,万万不可。推行军功爵,要分给将士田宅,岂不是与东海的大族为敌?”
刘协不说话,只是看着贾诩。
“这只是明示赏格,并不是军功爵。”贾诩说道:“方才公衡也说了,徐州大族更愿意支持袁绍,而不是朝廷。即使如此,便不是朝廷与徐州大族为敌,而是徐州大族背叛了朝廷,与朝廷为敌。”
贾诩喝了一口水,又道:“陛下,臣记得,自中平元年黄巾起事,徐州就战事不断。兴平二年,曹操东征陶谦,更有屠城之举。如今的徐州户口有限,抛荒的耕地更多,将来平定天下,百姓名田也是应有之事,何不趁此机会,激励百姓奋勇作战?”
他顿了顿,又道:“臣以为,河东之事,不可再现于徐州。”
刘协微怔,随即明白了贾诩的意思。
贾诩的确有私心,但他的建议有充足的理由。夺取大族的土地,分给普通百姓,这是必行之事。只是如何行,现在还没有明确的方案。为保徐州,恢复军功爵,试行新政,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王朗会不会赞成这个做法,刘协没把握,但刘备大概率会赞成,徐州的百姓会赞成。
而得到徐州百姓的赞成后,王朗赞不赞成就不那么重要了。
“公衡,你觉得呢?”
“臣以为不妥。”刘和毫不迟疑的表示了反对。“虽说徐州大族可能支持袁绍,却不代表所有的大族都会支持袁绍,背叛朝廷。若行军功爵,反倒会将他们推向袁绍。”
刘协半开玩笑地说道:“你家占的土地多么?”
“臣不敢欺瞒陛下,臣家的确有些土地,不过倒不至于因此反对朝廷举措。只是军功爵本是秦制,大汉兴起,正是因为暴秦无道。如今陛下为了中兴大汉,沿袭暴秦旧政,臣担心会让山东百姓恐惧,适得其反,反为袁绍助力。”
刘和离席,郑重地拜倒在地。“臣昧死,敢请陛下三思。”
===第577章
不争之论===
刘和提到秦制,贾诩便闭上了嘴巴,垂下了眼皮,不再说话。
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不方便在御前争论。
为了救亡,为了解决大汉有顽疾,天子将凉州作为安抚的重点,这已经让人有沿袭秦朝故事的嫌疑。再恢复军功爵,无疑是坐实猜疑,让朝廷面对更大的非议。
所以他绝口不提军功爵三个字。
刘和认定这是军功爵,那是刘和的事,与他无关。
这个办法有助于刘备集聚民力,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与袁绍对抗,这就够了。
对付地方的世家大族,早就是他和刘协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只是没有说得那么明白罢了。
刘协甚至不用做出选择,只是提出建议。在生死存亡面前,刘备才不管什么秦制与汉制,在得到朝廷默许的情况,他大概率会恢复军功爵。
一旦军功爵在徐州推行,并且有了明显的效果,再由朝廷公布推行就容易了。
见贾诩不说话,刘协心中明镜也似,忍不住想骂人。
这老狐狸太坏了,挑起了话题,激起了争论,他自己又缩了回去,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
“公衡请起。兹体事大,容朕再想想。”刘协也耍起了太极,对赵云、田畴说道:“诸卿不妨直言,言者无罪。”
赵云、田畴面面相觑,也不敢轻易表态。
刘协随即话题一转,说起了曹操和孙策。
周忠请辞豫州牧,袁术是扶不上墙的烂泥,关东群龙无首。袁绍这次出兵又非常谨慎,直接将目标对准了实力最弱的刘备,如果曹操、孙策满足于自保,不肯出兵增援,刘备必败无疑。
刘协其实不在乎刘备会不会败,否则他也不会在五千里以外高谈阔论,早就赶到前线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43/19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