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第7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4/1950


袁衡神情乖巧。“姊姊随君伴驾,政务繁忙,比我更辛苦。”
蔡琰微微一笑,转头看向袁权。“如何,有没有兴趣与我做同僚?以姊姊的见识,绝不止记录文书这么简单。”
袁权诧异地看着蔡琰。“你们是说真的么?会不会引人猜忌?”
“有什么好猜忌的?”杨修扬扬手。“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若有心,好好准备一番,我与昭姬做你的引荐人,必能成功。将来你们夫妻二人同朝为官,日常见面也方便些。”
袁权与黄猗交换了一个眼神,欣然答应。
===第421章
他乡遇故知===
杨修与蔡琰的到来,让刚刚到达行在的袁氏姊妹感受了一丝亲情的温暖,来日来的奔波和不安化解了不少。
正说着闲话,荀文倩也来了,带着几个女侍,带着一大堆日用品。
见杨修与蔡琰也在,荀文倩笑道:“我知道你们会来,只是没想到你们会来得这么快。要是不嫌弃的话,一起到我帐里吧,我略备酒食,为袁贵人接风,请你们作陪。”
杨修连忙说道:“贵人言重了。他们是我的亲戚,理当我来作东。”
“这就拉上关系了?”荀文倩掩唇笑道:“你们是内亲不假,可是贵人入宫,与我便是一家人,说不得还要住在一个帐篷里,还不如你亲?”
杨修意识到自己失言,连忙闭嘴。
弘农杨氏与汝南袁氏都是四世三公的世族,他的身份更为特殊,身兼杨氏、袁氏血脉,羡慕的人固然多,嫉妒的人也不少。只是天子信任他,没人敢挂在嘴上。如果他刻意张扬,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他也许没什么好担心的,但袁氏姊妹刚要,未必能承受这样的压力。
袁权含笑说道:“多谢贵人,只是舍妹尚未入宫,能不能有侍候天子的福份尚未可知,现在就与贵人以姊妹相称,恐怕不太合适。昭姬出任令史,是我女子的荣耀,我早就想请她一聚。只是时机不凑巧,一直未能成行。今天既然见到了,就由我来请她,贵人若不嫌弃,一并请过来喝两杯,为舍妹说说这宫里的规矩,也好有个准备。”
荀文倩还没说话,杨修便起身道:“那我去安排一下,找点好酒来。还真是巧了,我昨天刚在集市上买了一罐羌人酿的女儿酒,与我汉人的酒风味不同,极是甘美,值得一品。姊夫,你随我来。”
蔡琰也说道:“我那儿也有一罐西域来的葡萄酒,本来还舍不得送人。既是姊姊请我,我便拿出来做贺礼,顺便喝半罐回去,也不吃亏。”
荀文倩忍俊不禁。“令史,你这也太奸滑了。行了,既然你们都这么慷慨,我就不和你们争了。今天就叨扰袁姊姊的,下次我来请,不许再争。”
袁权躬身施礼。“贵人盛情,感激不尽。”
杨修招呼着黄猗出帐,蔡琰也命人去帐中取酒,大帐里只剩下几个年纪相当的女子,气氛立刻活跃起来。
--
出了帐,走出大营,迎面走来的人纷纷与杨修见礼。既有官员,也有普通士卒,甚至还有髡头的羌胡。有的还停下来,与杨修攀谈几句,恭敬中不失亲近。
黄猗看在眼里,羡慕不已。“德祖,你可真是少年得志啊,就算令尊在这个年纪,也没这样的成就吧。”
杨修想起了入仕之初的境遇,也心生感慨。若非当时咬紧牙关,扛住了天子的考验,又怎么可能有今天的得意呢。
“黄兄,你也比我大不了几岁,未来可期。只是宝刀须百炼,美玉须琢磨,你能不能沉下心来,经历一番从里到外的磨炼,说实话,我多少是有些怀疑的。”
黄猗笑道:“德祖,江夏黄氏虽是高门,比起弘农杨氏来,终究还是逊色很多。你能受得,我便受不得?还是说,在你的眼中,我也是一个只能空谈,不能做事的清谈客?”
杨修转头看着黄猗,微微一笑。“试试?”
“试试就试试。”
“行,从明天开始,每天黎明即起,练骑射和刀矛。不用多,射一百箭,砍一百刀,刺一百矛即可。在并凉为官,没点武艺傍身可不行。”
黄猗笑道:“这有何难?”
“这的确不难,可是能坚持下来的人,屈指可数。”杨修说道:“你若能坚持三个月,我便保荐你入仕。三年之内,若不能为六百石,我向你负荆请罪。”
黄猗想了想,答应了。六百石在朝当为中郎,外放当为县令,说高不高,说低也不不低了。以他目前的身份,三年内能官至六百石,也算是步入正轨,将来二千石可期。
“还有一件事,闲来多读《孟子》。不是要你寻章摘句,而且要取其有益于当世者。就我的经验而言,从这个角度去理解天子的举措,会容易得多。”
黄猗感激地点点头。
这是杨修的心得,一般人不会说的。
--
十一月份,大军集结完毕。
镇西大将军韩遂在城外建了校场,立起高台,请天子刘协阅兵。
刘协率领文武官员,立于高台之上,建翠羽青罗盖。韩遂在高台之下,建皂色镇西大将军麾盖,持节指挥将士演阵。
刘协尚节俭,虽然随身带着象征天子的仪仗,几乎没用过。这次立起翠羽青罗盖,纯属是应韩遂的请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4/19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