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第6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1/1950


说到这里时,陈宫提醒袁绍,他在渡河时遇到了常山人赵云。
袁绍对赵云其人没什么印象,但他对常山人这三个字却非常敏感。
太行八陉之一的井陉就在常山境内,而常山、中山这两个郡一直与公孙瓒有勾结。如果常山人转投朝廷,和太原郡联成一片,威胁会比公孙瓒更大。
公孙瓒杀刘虞,大失人心,已经难有作为。
天子却是少年有为,不知道会有多少愚夫愚妇会将天子当成大汉中兴的希望。
陈宫的提醒非常及时,此事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陈宫随即又讲述了天子在美稷的一些政务。
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天子对鲜卑、匈奴降人的处理。
并州户口奇缺,诸郡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过五六万户,不足冀州一郡。天子将鲜卑、匈奴降人迁入西河定居,并试图教化,也是无可奈何的办法。
当然,想象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
教化习惯了游牧的蛮夷为编户,绝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没有十年时间,很难看到成效。
听到此处,袁绍不禁莞尔,用一种近乎轻佻的语气说道:“天子虽年少,却有尧舜之志。”
沮授眉心微蹙,沉默不语。
田丰却放下了筷子,长身而起。
“主公,少年之失在急。天子年未弱冠,却有长治久安之思,不可小觑。且十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黄巾之乱就是十多年前的事,却恍如日,余波至今未平。设若十年之后,天子教化有成,率十万鲜卑、匈奴少年南下,主公将何以应之?”
袁绍脸上的笑容立刻僵住了,脸色也有点泛白。
十万精骑南下,想想都令人心寒。
但田丰所言绝非空穴来风。
这次大战,天子收降了十余万鲜卑人,再加上原本就在塞内定居的匈奴人,纵不及十万户,所缺也有限。如果接下来几年再招诱一些草原上的鲜卑人入塞,十万户只多不少。
十年教训,如今只有十来岁的鲜卑、匈奴少年长成,十万精骑并不是虚言。
如果再加上西凉人……
一瞬间,袁绍就觉得案上的美酒佳肴都没了滋味。
“预则立,不预则废,诸君何以教我?”袁绍抬起头,强笑着,看向众人。
田丰拱手。“臣以为,主公入朝主政,为上策。”
审配、沮授不约而同的点点头。
田丰所言的确是好计。袁绍入朝主政,内有赵温、张喜等老臣的协助,外有天下士族的响应,独揽大权并非难事。如此一来,不管天子有什么花样,都无法对袁绍产生威胁。
论起对胡虏的绥靖、安抚,袁家才是真正的中坚力量。从袁安起,就一直力主安抚胡虏,而非征讨。如今袁绍坐镇冀州,和幽州的鲜卑、乌桓关系密切,不久前还嫁了几个族女到鲜卑、乌桓各部,又封了几个单于。
袁绍沉默良久。“元皓,且言中策。”
===第379章
田丰三策===
王凌坐在陈宫下首,一直没说话。
以年龄论,他刚刚弱冠不久,比在座的都小一截。以辈份论,袁绍和他的叔叔王允论交,他晚一辈。
在这样的场合,他几乎没有说话的资格。
作为士族子弟,这点规矩,他还是懂的。
但袁绍拒绝了田丰的上策,让他很不舒服。
他之所以陪陈宫来见袁绍,就是希望袁绍能够入朝主政。这不仅是赵温、张喜等老臣的想法,更是并州大族的想法。
当然,祁县王氏更是迫切的希望袁绍入朝。
蔡邕之女在天子身边做令史,西凉人依旧在朝廷中占据重要位置,这些都让祁县王氏寢食难安。
只有袁绍入朝,对王允不利的威胁才可能被彻底压制。
但袁绍直接否决了田丰的上策,显然没有这样的考虑,王允的身后名,祁县王氏的安危,也从来不在袁绍的考虑之列。
这让他想起了袁隗、袁基等人的死,想起了袁绍与袁术的争斗,想起了被袁绍安排去幽州的袁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1/19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