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道天下第3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3/1950


士孙瑞叹息道:“明日一早,我去向陛下请罪,营中事务,就由伯俊你代理吧。”
魏杰连忙摇手。“君荣,不可。”
士孙瑞看着魏杰,眼神疑惑。
魏杰说道:“天子心中不满,本是意料之中的事。但他并没有下诏,应该是不想闹得满城风雨。你抛下大军,明天一早赶去请罪,意欲何为?逼天子赦免你,还是惩处你?”
士孙瑞抚着胡须,沉吟半晌。“那又待如何?总不能装聋作哑,当作无事发生。”
“卫固虽降,范先还没降,各县阳奉阴违者不在少数。此时君臣不和,岂不让人笑话,耽误了天子大事?于今之计,眼下只能当作无事发生。有功有过,都等到安邑平定再说。”
沮俊表示赞同。“郭图不知去向,不是藏起来了,就是连夜赶往冀州。从卫固交待的情况来看,他可能已经猜到了上党、河内的变化,应该会通报袁绍。不出意外的话,上党、河内很快就会有战事发生。若安邑的叛乱不能迅速平定,难免会有人和袁绍遥相呼应,不可不防。”
士孙瑞看看魏杰,又看看沮俊,心存感激。
他明白他们的意思。
这时候请罪,万一天子罢免了他,他想弥补都没有机会。
趁着天子还没有明确表示,移兵转战,平定范先等人的叛乱,将功赎罪,或许还有一线转机。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荣辱得失,而是所有外朝大臣的期望。
这是外朝夺回被内朝侵占的权力的最好机会,不能就此放弃。
魏杰、沮俊虽然知兵,功绩却不足以担任太尉,甚至不具备指挥南北军作战的能力。
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他们连做好现在的本职工作都有些勉强。
天子或许就是看到了这一点,找不到更合适的人来代替他,所以才忍下了这口气。
将来就不好说了。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留给他们的时间也就是这几年。
士孙瑞暗自叹息,心中很是不安,总觉得自己有趁人之危的嫌疑,非君子所当为。
这不符合他一贯的行事准则。
果然是人一旦有所求,就不再自由。
士孙瑞摇摇头,甩掉脑中的杂念,咳嗽了两声,从一旁取出一卷竹简。
“说说明日的安排吧。卫固已降,庄中的财产、物资也清点得差不多了,数量还真不少。该如何处置,我们一起拿个章程。”
“有何章程可言?”沮俊夺了过来,扔在一旁。“若不是为了杨公,卫氏族灭矣。你冒着触怒天子的风险,留他一命,他不应该献出一半家产,以报不杀之恩?再者,郡仓里的粮食,他肯定没少拿,难道不该吐出来,再加倍赔偿?”
士孙瑞愕然。
魏杰却哑然失笑,指着沮俊说道:“没想到啊,你沮元英也有背信弃义、劫掠百姓的时候。”
===第209章
荀彧进谏(玄清竹打赏加更)===
沮俊不以为然。
“这等苟且之辈,岂配信义。他若是真心请降,又怎会送郭图离开,无非是首鼠两端,趋利避害罢了。若是袁绍得势,他必再叛。与其留下后患,不如趁此机会,掘了他的极基。”
士孙瑞、魏杰深以为然。
卫固担任郡功曹多年,与太守王邑相表里,不知道攫取了多少利益。这次为了坚壁清野,又从郡仓里盗取了大量粮食。在卫固兑现诺言,交出一半家产之前,自然应该先将贪墨所得交出来,并支付赔偿以赎罪。
这样的事就不用他们去做,交给新上任的郡太守荀彧即可。
士孙瑞连夜写好了文书,第二天一早,就派人送往安邑城。
与此同时,他亲笔写好一封奏疏,详细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并请求移兵范氏庄园。
是功是过,由天子定夺。
午饭前后,士孙瑞收到了天子的回复。
天子的回复很简单,只在他的文书上批了一个字:可,没有任何多余的表示。
看到那个一丝不苟的可字,士孙瑞无奈的苦笑。
这根刺算是扎在天子心里了。
下午,荀彧带着相关的掾吏赶到大营,接管了卫氏庄园,并提审了卫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3/19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