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宇宙最后一个人类第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469


太空电梯的初期论证以最快的速度执行完毕。人们最终绘制出了太空电梯的规划图。在规划之中,它将建在塞德娜星的赤道之上,因为那里具备最快的自转速度。它的材质是碳纳米管,总长度则是五千公里。总工期则在十年左右。
在太空电梯末端,人们计划在那里安置一个总质量在三万吨左右的配重物,在距离塞德娜星地表200公里处则建立一个交互基地。
这一条太空电梯,大约可以做到平均每天运送一万吨左右的物资到达太空。在之后,无论是在太空之中建造更多的抚育基地,还是建造船坞制造飞船,建造太空基地训练军人,就都有了可行性。
建造太空电梯的事情敲定之后,赵长星立刻召集了一批计算机专业的人,开始开发一款尽可能贴近现实情况的太空战争游戏。
这款游戏的目的很简单。在这款游戏之中,在一些固定的限制之下,譬如最先进的推进技术是聚变反应堆加大功率离子推进器,威力最大的武器是氢弹但投送速度较慢,飞船之中不具备重力,飞船装甲只能使用如下性能指标的建造材料等等,对战双方可以采取游戏系统允许的一切手段,制定一切战术,保卫自己的星球,占领对方的星球,或者消灭对方的所有战斗力。
巨舰大炮、超重型太空战舰、动能武器、化学炸药武器、导弹、特种渗透、围点打援、快速机动,等等等等,一切手段,一切战术,一切装备,都可以使用。
这款游戏将面对全体成年人开放——此刻人类文明距离人口上限已经不远,成年人数量已经高达15万左右。在工作之余,任何人都可以登录这款游戏,按照自己的打法和战略来击败对手。
赵长星试图通过这种在虚拟世界之中模拟的方式,尽可能快的寻找到星际战争的正确打法。因为在此之前,不管赵长星还是其余官员,都不知道星际战争究竟该怎么进行。
有关于太空时代的战争形式,地球时代仅仅只有一些理论层面的研究。而这些研究究竟对不对,谁也说不好。因为并没有一场真正的太空战争发生过。当时的人们也并不认为星际战争真的会发生。
所以,在战争阴云已经笼罩新人类文明的现在,赵长星却发现,不仅自己,甚至根本就没有人知道该如何去展开一场战争。
在小希专门划分出算力供程序员们使用,且程序员们俱都全力以赴,且有地球时代众多星际战争游戏源代码供摘抄的前提之下,不过几个月时间而已,“太空战争”这个游戏已经初现雏形。
不出赵长星所料,221SN1星球极有可能存在逃亡而来的外星文明幸存者,并且对方与己方在未来极有可能爆发战争冲突这件事情,迅速引起了几乎所有人的关注。虽然大部分人都并不认为这对于自己有什么实质性的威胁,并不认为双方之间的矛盾真的不可调和,但还是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款游戏之中,开始探索“一场真正的星际战争应该怎么打”这个课题。
===第四十八章
战备===
除了“星际战争”这款游戏之外,赵长星还专门划分出了足足一万名成年人,令其立刻展开了军工武器方面的研究与尝试。
在这些年中,除了治安处的治安员们手中的电击枪之外,新人类文明还未制造过任何以杀伤敌人为目的的武器。
希望现在还不晚。
小希的数据库之中储备有人类地球时代所制造的所有武器的详细图纸。经过与人们讨论,赵长星最终决定,先把军事雷达、军事卫星和电磁炮造出来。
军事雷达和军事卫星用于搜寻太空目标,做太空防御之用。而电磁炮则是此刻赵长星唯一确认的可以用于太空战争的武器。
通过电磁加速技术发射的高速弹丸,其威力要远远超出各种以火药作为驱动的枪械或者炮弹。
至于在这三样东西以后要造什么,那要看理论研究进展到哪一步。
军队此刻也已经组建,但此刻,除了自己这个战争委员会主席之外,士兵还一个都没有。最主要的原因是,赵长星并不知道应该让士兵们做些什么样的训练。
没有武器装备,没有战争理论,没有训练大纲,招募一群精壮的年轻人过来做什么?还不如先让他们从事生产工作,等有了初步的战争理论作为指导了,再正式招募士兵并展开训练。
此刻的火焰型飞船早已经进入量产,且技术成熟,但如果说要让士兵们驾驶着这种飞船展开星际战斗的话,赵长星实在过不了良心那一关。
这跟让人送死没有差别。
在仍旧维持着一片平和的塞德娜星之上,赵长星几乎在以一人之力推动着人们,展开有关一场太空战争的前期准备工作。
这段时间,因为进行战备的缘故,每一名成年人的工作任务都繁重了许多,相比起以往至少增加了两成。但就算如此,人们也并没有什么怨言——同样是因为过于单纯的社会环境,让他们具备十分良好的服从性。
这件事情,只能说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了。
而“星际战争”这款游戏,则并没有因为工作的增多而影响到热度。人们更多的是将它看成了一种游戏,看成了一种放松精神的娱乐方式。
于是,在这种情况之下,一部分人脱颖而出,拥有了最高的积分。在实际考察之后,赵长星将他们全都招募到了战争委员会之中,给予了他们委员的职位,让他们专心去研究战争理论的问题。
数年时间匆匆而过,性能大约达到了地球时代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军事卫星、地面雷达系统等终于研发成功。赵长星迫不及待的开始增大产量,五年时间而已,便造出了足足两百颗军事卫星和八百台地基深空雷达,将其全部布置到了塞德娜星的大地和太空之中,力图达到对塞德娜星周边太空空域无死角监测的效果。
这个时候,太空电梯终于建造完成,且正式投入了使用。塞德娜星之上的人们首次拥有了稳定的、大批量的向太空之中运输物资的手段。
原定的太空抚育基地建造计划被延后,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太空船坞的建造任务。
太空船坞的建造图纸,由一部分已经转型为军工专家的人,参考了小希数据库之中的数据设计而成。在建造完成之后,他们将在船坞之中尝试着设计并建造真正的太空战斗飞船出来。
在这方面,战争委员会的委员和军工专家们达成了简单的任务分工。委员们负责提出性能需求,也即,他们想要的飞船是什么样的,拥有哪种能力,可以做到哪些事情,军工专家则驳斥掉他们不符合实际的需求,并负责将那些符合实际的需求实现出来。
这个体系此刻还相当不成熟。有许多在理论之中可以实现的功能,军工专家却无法实现,也有许多不具备实际作用,反而有相当浓重游戏风格的需求,被军工专家们驳斥了回去。
没办法,现在没有人是专业的。战争委员会的委员们是从游戏之中选拔出来的,军工专家们则可能是拖拉机厂之中抽调出来的。
没办法,慢慢磨合,慢慢提升吧。
规划之中的太空船坞总质量高达100万吨,需要占用太空电梯差不多一整年的运输能力。赵长星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同意了这个申请。
当然,这一整年的运输能力并不是集中的,而是分散在可能长达十几年的时间之中。
于是军队招募计划立刻开始。总计有约1000人通过审核,成为了新人类文明历史之中第一批军人。他们所接到的第一个任务,便是执行太空船坞的建造任务,并在这个过程之中,接受失重环境的适应性训练——毕竟未来建造的战斗飞船之中,可以肯定不会配备通过自转营造出的人工重力系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