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宇宙最后一个人类第2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469


激光、电磁炮、电磁干扰弹、星际导弹等等,人类文明几乎可以掌握的一切武器,哪怕是反物质炸弹,都几乎无法对它造成伤害。
——从理论上来说,反物质炸弹应该是可以对它造成损伤的。因为反物质一触碰到正物质,就必然会与相等质量的正物质产生反应并释放能量。从这方面来说,哪怕爆炸无法损伤你,那么用一千克的反物质直接去接触这艘飞船的外壳,总是会能带走这艘飞船外壳一千克的质量,让它出现一个空洞吧?
当然,理论仅仅只是理论而已。从理论上来说确实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损伤它,摧毁它,但实战之中,这种方式却几乎不会出现。
因为这涉及到反物质的投放模式。很显然,反物质需要采用强磁场束缚,需要一个完整的容器,只有这样才能加速它,投放它。而既然如此,与相应质量反物质产生反应的,就总会是容器本身,而不会是飞船外壳。
反物质根本就没有接触到这艘飞船外壳的机会。这样一来,便连反物质也无法损伤它了。
它的外壳是采用超级文明残骸拼凑的,其余的一切却都是人类文明自己造出来的,所以,便造就了这样一艘攻防两端极度不平衡的飞船。
但很显然,这也是一个宝贝。在某些特殊的战场环境下,搭配特殊的战术,说不定这艘飞船可以发挥出一整个“水星”级主力作战飞船编队都无法发挥的作用。
它也得到了妥善的安置,要被带到新的星系里去。
此刻,一切都已经处置完毕。
41艘远航号飞船,40艘各等级停放着众多战斗飞船的空天母舰,以及一艘被牵扯在后方,载着那些重力炸弹的空天运输船,总计82艘飞船已经完成了集结。
远航一号飞船,人类文明政府临时驻地,在众多文明领导者们的注视下,在上千万仍旧清醒着的人们的等待之下,赵长星缓缓下达了命令。
“起航!”
“起航!”
“起航!”
炽热明亮的尾焰,从这庞大舰队的几乎每一艘飞船尾部喷射了出来。
===第一百七十四章
黑暗===
因为科技等级的提升,在这一次离开恒星系的时候,人类文明的舰队终于没有再像是当初离开太阳系之时那般“抠搜”,竟然还需要借助星球本身的引力来进行初期的加速。
这一次,依靠飞船发动机提供的庞大推力,整个舰队直接便进入了脱离轨道,开始向着恒星系之外飞行而去。
此刻,远航一号飞船主控室,望着大屏幕之上那颗仍旧明亮耀眼的恒星,纵然以赵长星的心性,也忍不住略微有了一点起伏。
足足五百年的时间已经过去。
有许多人在这个星系之中度过了生命的整个阶段。有许多人在这个星系之中死去,也有许多人在这个星系之中诞生。
有一些运气好的人,刚刚诞生的时候,恰好赶上了初期基建阶段已经完成,便享受到了充裕的物质生活与平稳的社会环境,却在最后一百年的“筹备远航”阶段,整个文明全面紧缩之前,便已经过完了整个人生,正常的逝去。
也有许多运气不好的人,来到这个星系的时候便已经垂垂老矣,在繁重的工作之中度过了自己生命的最后光阴,刚刚度过初期基建阶段,刚刚迎来平稳与物资充裕的生活,生命却已经到了终点。
也有人刚刚成年,便迎来了“筹备远航”阶段,不得不将长达百年的差不多整个青壮年光阴奉献给这项事业。也有许多人,连真正起航都没有等到,便已经死去。
许许多多的人,有许许多多的命运。
对于赵长星来说,这许许多多不同的命运和不同的人,便构成了整个文明。
“整体来说,停留在拉卡伊9352星系的这五百年时间,我们文明顺利的完成了这一段时间的历史使命,为最后冲击三级文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远航结束,到达孔雀六星系之后,停留时间仍旧定为五百年。
在孔雀六星系,我们初步计划,在人口高峰期时候,将人口数量提升到百亿量级,五百年后离开星系之时,人口数量应在六十亿左右。
百亿人口的数量,按照当前阶段的基因改造成果及未来预期,按照届时我们人类可以达到的思维速度和脑容量、利用效率,已经具备了真正冲击三级文明的实力。那么,在孔雀六星系,我们文明的历史使命,便是成为三级文明,真正透彻理解并掌握大规模制备反物质的原理和应用技术。
……”
目前阶段,人类文明基本上已经确定了三级文明的基础物理方向,那便是微观世界之中,比亚原子粒子和夸克更深入一层的基本物质构成。
搞清楚了这些东西,并以此形成完整的数学和物理公式体系,才算是真正成为了三级文明。
——事实上,此时此刻的人类文明,已经通过那一批摩云厉塔尔文明的科学家,已经完全知道了这些数学和物理公式究竟是什么。但这当然不意味着此刻人类文明已经是三级文明。
这些东西,和人类文明此刻已经掌握的,原本三级文明才能具备的大规模制取反物质技术,其实性质是一样的。就像是在考试之中,面对一道十分复杂难以计算的数学题,直接得到了答案一样。
人们固然可以直接拿这个最终答案去做一些事情,就像现在人类已经大规模使用的制取反物质技术,但相比起来,毫无疑问是解题思路和过程更为重要。
只有真正掌握了这个思路和过程,才能算是真正掌握了这一项技术。而人类文明现在所欠缺的便是这一点。
而想要掌握这一点,就没有丝毫捷径可以走了。人们必须建造一台又一台超过过去任何一个时代的巨型粒子对撞机,通过可能高达数千数万次的对撞实验来收集数据;要建造更为精密的暗物质、中微子望远镜,建造引力波望远镜、常规光学和射电望远镜等,同样通过数千数万次的观测,一点一点的提出理论、验证、修正、证实等等过程,才能掌握。
而这一切,都将在孔雀六星系之中开始。
前路漫漫,但目标始终明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46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