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道门第3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4/674


在小焦山阻击中二十万精锐被血洗之后,齐叶国上下就明白了不论最后魍族是不是能被消灭掉,齐叶国的国土都要遭重了。虽然避其锋最合理,但齐叶国的脸面和皇室的荣耀不允许他们这么狼狈的主动让出祖上基业。
但现实却难以面对。
那些魍族似乎正在继续蓄力,除了缓慢的扩大活动区域以作探查为主,大部分的兵力都留在小焦山周围,似乎是在看守小焦山那处天上的孔洞。现在的平静只是暂时,一旦魍族蓄力完毕,整个齐叶国以及整个人族各国都将面临一场浩劫。
可就在齐叶国上下咬牙切齿的时候谁都没有预料到的转机居然就这么突然来了。
小焦山那边先是扬起大片大片的火雨,漫天的火雨和烟尘告诉退守在远处的齐叶国守军一个消息:魍族那边有突发状况。
为了弄清楚魍族所在的中心区域到底放生了些什么,齐叶国派出来数百游探,拼着损失也要把情况摸清楚。
几天后,一手的飞羽消息传回来,说是那些被暴尸的军卒尸体全部被焚掉了,那火雨似乎就是冲着焚尸去的。如今魍族占据的那一些区域里已经闻不到往日的那股冲天恶臭了。
第二手消息传回来跟第一份间隔不到一天。并且提及了一场巨变:魍族不知为何数量锐减,大片大片的占领区都空了,半分防御的力量都没见了。而原本散落在外扩张和探索的魍族也仓皇的全部返回小焦山。
这一切来得如此出其不意又让人狂喜。
但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个扰动人心的疑问:消失的那些魍族去哪里了?
断崖山上沉午鹫也带着这个疑问再次拜山。
“沉大人,看起来有些焦躁,其实大可不必,之前不是说了魍族之事波及不到南渊国来的吗?”张砚的心情似乎很好,没有拒绝沉午鹫的求见,甚至还让王碾将人领到了登云殿来。
“先生!在下不得不急啊!刚得到齐叶国方面的消息,他们发现聚集在小焦山周围的大量魍族不知所踪。防线受迫的压力顿时大减,如今所有魍族都退回到了小焦山。
可根据齐叶国的说法,魍族出现此番变故的时间上与您前往齐叶国是对得上的。在下就是想问问先生知不知道魍族突然消失是去了哪里?
此事重大,还请先生原谅在下冒失,请先生务必相告。”说着,沉午鹫就深深一躬到底,心里忐忑。同时又带着几分期许和兴奋。
张砚虚抬了一下手,让沉午鹫不用大礼。他猜得到沉午鹫来此的目的,之前未说,也是想先看看人族各国的反应,同时看看魍族的反应到时是拼命四散还是缩回去死守小焦山。如今看来魍族已经有了决断,也符合张砚最想看到的预期。
“消失的那部分魍族都被我处理掉了。”张砚笑眯眯的给了沉午鹫一个答桉。但具体是如何“处理”的,就没有必要让对方知晓了。
沉午鹫勐的瞪大眼珠,脸上的惊喜难以掩饰,声音略带颤抖的问道:“先生,您是说您一个人就处理掉了那么多几十万的魍族?”
虽然心里兴奋溢于言表,但理智却在让沉午鹫进一步的核实消息。毕竟齐叶国那边说失踪的魍族至少五十万左右,这个数量听上去就很恐怖,也很难想象张砚一个人又是如何将这些魍族“处理”掉的。
而且以沉午鹫对张砚的了解,这位张先生虽然平时笑眯眯的很好相处,可骨子里却是一个狠辣的人。他所说的“处理”会不会是指消灭掉了呢?
张砚笑了笑,说:“我有一物,在我的操持下可以专门针对魍族,只要它们聚拢在一起不到处乱跑,处理起来并不困难。”
沉午鹫虽然很想知道也更想见识张砚所说的那种可以针对魍族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但这话他不敢问,连提也不敢提。不过他也晓得轻重。张砚怎么办到的为“轻”,能不能一直这样才是重点。
于是沉午鹫连忙又问道:“那先生打算今后如何处置?”
“呵呵,沉大人,我之前就说过了,南渊国不用担心魍族肆虐而影响到这边来。既然它们从齐叶国那边冒头,那就让它们待在那边就好,画个圈子,把它们圈起来不能跑散就行,每隔一段时间我就过去一趟,总让它们不成威胁就是了。”
张砚一边说,一边将一份他这些日子准备好的东西交到沉午鹫的手里。
“这些是一些建筑的草图,虽然潦草,但核心的东西我已经画上去了,其中涉及一些关键的建材也有标注,你将它拿给齐叶国,让它们尽快修建,这是抵挡魍族的最简单的手段,总好过他们如今这样靠着人命硬挡好得多。”
沉午鹫接过这份东西,连忙应是。心里虽然还有诸多疑问却见张砚摆了摆手,不敢在此久留,遂起身告退。他也明白自己手里的这份东西事关重大,其实已经足以让这次拜见张砚称为成效颇丰了。需要尽快送到齐叶国去。
因为路远,用快马实在太久,也无必要。直接用飞羽就行,多只飞羽一起送,甚至可以成群的送,根本不需要考虑保密之类的事情。寻常人得到这些图纸和描述也看不懂。而看得懂的人都不会截留这个消息,因为事关的不仅仅是一国之事而是整个人族国度。
可即便如此,等齐叶国接到这些飞羽的讯息时也已经是近一个月后了。
如果光是南渊国这三个字或许还会让齐叶国心存疑惑难免会不尽信,可多了“张砚张先生实探并想出此策”这么一句话作为开头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
===第444章
三四===
关于“圆球”和魍族的利用,暂时看来是被张砚找到了一个简单直接的路子。也给他提供了海量的好处。
但这种好处张砚很快就发现也就只有他自己可以毫无顾忌的享受,想要分派出去,比如让门下弟子也同享就有些困难。
困难的地方不在于液态灵气的吸纳。
三个徒弟虽然都还未踏入道丹境,但丹田的气旋里已经可以容得下一定数量的液态灵气了,虽然很少,但确确实实是可以。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张砚让三人都试着各自吸纳了一滴液态灵气。
结果很好,但同时又很不好。
关键点还是在于“悟道”这两个字上面。
灵气好吸纳,可走捷径,但悟道的事情却关乎自己的道,无法假手他人。更不可能都如张砚这般可以靠着天地主动帮他“作弊”直接将道铭刻在意识和认知当中,连“悟”的过程都直接省略了,使用时候自己梳理一遍熟悉熟悉就可以。
三个徒弟虽然年岁渐长,对于“道”的领悟也各有各的路数,更是与张砚这种中规中矩的大相径庭。张砚也只能是帮着看看方向有没有出错,根本不敢过分干预。因为徒弟们的道他不懂。
况且从玄脉境到道丹境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门槛。甚至是属于真正修行的开端。而这个开端对于“道”的领悟比起在此之前的所有修行境界的要求都要高。许多天赋一般的修士就是被这一关卡着,终生不得其法只能被挡在外面没有寸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4/6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