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道门第2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6/674


“七皇子?殿下,这能行吗?”
“行不行就看陛下怎么决断了。该我们说的事要把话递到。明白了吗?”
“是!属下这就去办!”
娶亲的过三关在华岳和南渊之间已经成了新的赌斗。只不过从之前的一场变成了三场,比斗的参与者也从公主变成了各自一方的皇族子弟。
比的就是皇族里的年轻一辈。因为娶亲的“过三关”不论是在华岳还是在南源这边都是男女双方的同辈兄弟姐妹之间的游戏。
而之前华岳过准备作为三关比斗的三位皇族子弟境界分别是通窍境中期、后期,以及一名百炼境初期。
这三人放眼华岳过皇族年轻一辈里也算是出挑的三人了。特别是百炼境初期的那位,更是算得上是华岳国年轻一辈中的翘楚人物。放在南渊国,这三人都是碾压的实力。因为据华岳安插在南渊国这边的各路眼线来报,南渊国皇族里年轻一辈中实力最强的也就通窍境后期而已,其次就是数名通窍境中期的子弟。
实力相等的情况下,打起来自然各凭手段。华岳的战技也要比南渊国现存的战技厉害一些,特别是那些秘技,几乎可以保证同境界的情况下华岳的武者要比南渊国的武者更有战力,赢面更大。
所以一名百炼境初期的华岳国子弟在南渊国这边就是横扫的存在,所有南渊国年轻一代都没有可抗之手。
但这只是看上去能够横扫。就如之前宝文公主的那场比斗一样,看上去同样应该是横扫,可结果呢?反倒是输得不明不白。
有前车之鉴在,郭玉珑这种常年领兵的人自然晓得这就属于“敌情不明”,不能简单的就以表面情报衡量双方的实力。
比如说南渊国真靠着那所谓的壮骨丹让自己的子弟短时间内就突破一个大境界瓶颈,从硬实力上趋近百炼境初期。抛开手段不谈,绝对算得上是对华岳国这次的巨大威胁。
若是再算南渊暗地里藏着的某个天才子弟呢?会不会直接在壮骨丹的帮助下跳出来反过来碾压到华岳派出去的人?
很难说到底会不会发生这些变数。
于是郭玉珑才会做了一手应变。提到了“七皇子”。
七皇子郭栩,半年前刚踏入百炼境后期,在华岳国皇族年轻一辈的实力里可以进前三。用来应付南渊国这三场比斗有杀鸡用牛刀的阵仗。但也是求稳,不留一丁点机会予敌的意思。
“呵呵,越是奋起反抗,越是要直接碾压!我倒要看看,这次之后杨升还有多少心气。”郭玉珑琢磨了一番,不觉得再有什么纰漏之后才微笑着放松心情。就等着看南渊国皇帝那张铁青的臭脸了。
与此同时,同样在渊定皇城,皇宫中南渊国之主杨升正靠在椅背上,听着面前自己女儿的恳请。
正是为了华岳国无赖之事匆匆从廊源城赶回来的青铃公主。
“父皇,即便有了张教习的壮骨丹也不一定稳妥的!咱们能知道的消息,华岳的郭玉珑岂会不知道?女儿以为还是将张教习请来坐镇方才稳妥。张教习有手段可以更添战力......”
===第279章
求变===
廊源城外杂学书院虽然没有前段时间那样热闹,勉强算是回归了往日的清静,但那只是表面上的清静。
“老罗,哎,还是没有人愿意来。说得好听,其实不过是觊觎我们的学问手段,但又忌讳我们的身份。两面三刀的全是无耻之徒!”
“我这边也一样。去了所有以前相熟的,交情尚可的一些地方。人家明给我说的,要资助可以,要学生只能我们自己去找,他们不帮这个忙也帮不了。还让我不要白忙活了,断言我们这样找不到人的。”
“哦?笃定我们招不到学生?可有说为何吗?”
“有说,而且我觉得似乎他们说得很有道理,也是我们之前忽视的大问题。”
“说说看。”
“杂学者不能入仕途!”
这最后一句话一出口,顿时就让这间屋子里所有人齐齐沉默。包括罗长山在内,眼睛里都跟着闪出一缕解开困惑的清明。
“大意了呀!”
“这算不算是一叶障目?”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很多事情或许会因为一些执念或者惯性的认知而产生遗漏。如今处处碰壁之后在被人点醒,还怎么会看不明白呢?
学问是好学问,不少人都是愿意学的。但愿意学并不意味着愿意把自己放在杂学一脉的身份地位上。因为这会付出一些旁人不愿意且觉得很亏的巨大代价。单单一个“不入仕途”就足以让南渊国里九成九的读书人对杂学一脉的身份敬而远之了。
怎么办?
明白和醒悟其中造成困顿的原因并不意味着立马就能想到解决的办法。毕竟“杂学者不入仕途”不是光靠杂学一脉两片嘴皮子就能解决的难题,涉及到的东西可以说已经关乎了南渊国的权力基础构架了。想要改变何其难?
几人思量许久也未有任何思绪。最后有人提议让罗长山去找找张砚,听听张砚的看法。毕竟比起他们这些一直都闷头学究的人,张砚的眼界和思路又不一样,或许能够给出一些意见也说不定。
罗长山想了想就点头同意。也没有耽搁,正好张砚此时就在后面小院里授课,他掐好时间就过去,赶上张砚结束课业的时候。
要说张砚所在的这处小院于杂学书院里属于很特别的存在。特别之处在于旁人根本进不去。明明看着石板路畅通无阻,可走几步却会发现自己一直在路口原地踏步。除非张砚结束课业,不然这种诡异的状况就会持续。
神秘,更引得人好奇。但张砚不说,谁又能从他身上探知端倪呢?如今杂学一脉可还仰仗着他的影响才得以开建书院,若是此时张砚撤走,书院里大大小小的人怕是九成难活。
所以张砚的怪异也成了杂学书院里上下默认且刻意避开不谈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6/6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