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道门第1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8/674


“不过张先生这番展露手段,不担心被人觊觎招来麻烦吗?”罗长山不信张砚没有师门,也不信张砚不知道杂学一脉“隐于市井”的规矩,不然在自己出事之前张砚为何一点也不露山水?怪的应该是出事之后,张砚似乎一发不可收拾,就像没有了重新藏起来的想法一样。这与杂学圈子里的一贯做法是背道而驰的。
张砚对此也早准备好了说辞。他可不想跟着杂学一脉的那些人一样窝在山野间当什么隐士。风风光光的阅遍人间烟火有什么不好?
“前辈,张砚以前也是安于市井从未展露分毫。可后来发现,学以致用才是所学之根本。不然世事洪流难免不如意,一旦大难临头就干看着,或者瞪眼等死不成?所以现在才会将所学的东西活用,为来救己,也为救人。”
这话听起来似乎很大,有些自我标榜的意思。可仔细分辨,
张砚一词一句都说的是事实,他还真是既救己又救人。
不说八卦阵和孔明灯可以救多少鱼背山上的军卒性命,就说廊源城里张家开的那间轮椅铺子,这得帮多少腿脚不便的人重拾生活的信心?而且这东西一出来可不是一年两年内有用,而是百年千年的人都会记着这个好。虽然到那时不一定会有人记得第一个造出轮椅的人是谁,可轮椅本身绝不会因为时间而消失。
这么说起来张砚所说的“学以致用”这四个字并非虚言。
不等罗长山接话,张砚继续又道:“杂学一脉早年遭遇困顿和危难确实极多,后来人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也并不意外。但人总得往前看,有用的东西始终就是有用的,当用的人多了,是不是主流到时候还真就不好说了。”
张砚要占杂学一脉的便宜,自然做了不少功课的,至少杂学一脉的历史渊源他费劲寻到基本史书上有记载。
但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张砚也不指望就靠他这三言两语便改变人家杂学圈子一直以来的作风。他只是给自己找了一个“以前不露山水,现在却展露头角”的说辞。将这件事圆过去。
罗长山还要再劝,毕竟过来人,又是前辈,他虽称张砚为“先生”也只是处于对对方的学识的尊重,并不代表他也同样赞同对方大张旗鼓的做派。哪怕这些说辞听上去很有道理。因为杂学一脉以前可是有无数鲜血得来教训的。
可话到嘴边,罗长山又顿住了,
心里反倒是起了涟漪。一瞬间他反应过来眼前这个人与他一直以来接触过的杂学一脉的人都不一样。还真说不好可以践行他所说的“学以致用”四个字,
而不需要担心被人觊觎而招来祸端。
于是罗长山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但另有一句又跟着冒了出来:“张先生这是对你一门的那炼丹手段这么有信心?”
没错,就是炼丹的手段。这也是罗长山所知的张砚与他所知的杂学一脉所存在的最大差别。而就他从石轩那里亲眼看到的那种壮骨丹来说,张砚这门手段对于武者,特别是高修为的武者有着绝对的吸引力。甚至可以说是可以改变武者修行格局的手段。
这里面的门道就太多了。有大风险,也同样有大机遇。全看张砚自己把不把握得住了。若是进退的当,是真有机会屹立不倒站稳脚跟的。到时候“学以致用”也就真落到实处不受掣肘了。
当然,这这是一种可能性罢了。最后结果如何,罗长山可不敢下结论。
罗长山的这一席话一出,这次就轮到张砚有些傻眼了。
什么意思?听罗长山的这话,对于炼丹也是颇有了解啊!他本以为罗长山并不知道什么是“炼丹”,就算昨天听老母王兰萍多了一嘴也只会心里猜测不会知其根本。可如今听对方的意思,不但清楚什么是“炼丹”还知道别的?并以此推测出张砚“学以致用”的底气来了?
还别说,罗长山这猜测还真猜对了一部分。丹药,还真是张砚准备用来立身的敲门砖。但不是全部,也不是重头戏。立身之本还得靠拳头,这一点张砚很清醒。大他好奇罗长山是从哪里知道关于炼丹的个中讯息的。
“前辈似乎对炼丹这门手艺知道得不少啊?莫非也在别处见过?”
“哈哈哈,张先生这话说笑了。老夫活了七十来年,除了壮骨丹之外还未见过同类的奇宝。想必这定是先生一门的不传之秘吧?”
===第118章
书卷===
壮骨丹三个字就足以说明罗长山对于炼丹二字果然不是一无所知。但张砚脑子里飞快琢磨,壮骨丹也就给周仓透过底,那这样说来这罗长山是周仓那一条线上的人脉关系咯?
见张砚不答话,罗长山也不想在这件事情上多做纠缠,而且也该是时候露一点他的身份分量,于是笑道:“壮骨丹是老夫凑巧在东军大营石军帅那里见到的,当时石军帅的亲卫正在试药,
老夫有幸在场。问过军帅,说丹药乃是廊源城卫戍城卫官周大人送过去的。想来周大人也是从张先生这里拿到的吧?”
张砚闻言点了点头,也听明白了其中因果。难怪周仓会在明知壮骨丹的功效并不适合紧凑服用的情况下还是尽可能的希望张砚多给他一些丹药。其原因看来并不是自用这么简单,而是选择往上走门路。并且第一个门路就是北江郡以及周边数郡军伍里最大的一颗脑袋,东军道行总管石轩。
而且罗长山的话里露出来的讯息量可不少,不只是在解释他知晓壮骨丹的原因,更是在说他自己与东军军帅石轩的私人关系。连壮骨丹这种东西石轩都直接让他看,
私交一定不会简单。
这是在给自己加分量?
“呵呵,
一些混饭吃的手段而已,倒是没想到前辈能知晓,让前辈见笑了。不过也正如前辈所说,有壮骨丹在前,再以别的学识手段辅之,这样一来该能站得稳才对。”
“你就不怕他们杀鸡取卵?”
“呵呵,独门手艺,杀了也取不了卵。更何况,若是没点自保的手段我也不会如此张扬。”张砚笑了笑并没有去纠正罗长山的推断,但还是有意无意的补了一点。
之后不等罗长山继续这个话题,便把话头一转,转到了昨日关于勾股定律尚未说完的一些细节上。然后罗长山被拉扯了注意力,连忙讲出自己心里的疑问,再由张砚一一解答。同时张砚也不得不在心里感叹,罗长山这一把年纪了,但脑袋瓜是真的好使啊!如此陌生的理论居然一晚上就能领悟到这种程度,起码相当于小学五六年级了吧?
不过张砚讲的东西也就仅限于勾股定律这个范围。等罗长山暂时将心里的疑问都问完了之后却发现似乎琢磨一下又会冒出一些新的问题来。而且越是理解的深入,
越是对于收录了勾股定律的《九章算术》这本书好奇心飙升,心痒痒到不行。
看了一眼边上的徒弟曾浩,又摇了摇头,心知就算曾浩不要脸也不能表现得如此急功近利,不然必被反感。眼下还是堂堂正正的想办法为好。
于是斟酌了一下言语之后,罗长山笑着开口说:“张先生这一门的学识当真高妙。老夫也算研学多年,尚且望尘莫及,也盼先生可以多多交流。
呵呵,不过也不敢空口白牙,只要先生有兴趣的方面,恰好我们这边又有的话,还请先生不妨说说,我们一定毫无保留的拿出来,以便于先生互通所学。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其实从罗长山的这番话也看得出罗长山在杂学一脉里的地位了,必然是不低的。同时也能感受得到杂学一脉虽然喜欢藏匿山野,但就自己的小圈子里门户之间还是很开明的。互通学识应该是一种常态。或许只有这种没有门户之见的知识流动,才能让杂学一脉在角落里传承至今。
张砚在心里飞快的琢磨出了味道,于是顺着罗长山的话说:“前辈此言有理,学识就该多多交流才能更上层楼。
不过,我的兴趣比较奇怪,喜欢研究一些玄乎的东西,
应该是被丹术给带偏的。不知前辈手里可有一些玄乎的书卷学识,
哪怕是一些杂念手记也可以,全当涨涨见识了。”
罗长山是没想到张砚会提出这样的一个要求来。他本来还以为对方会提一些学识上比较艰深的方面,谁想居然听上去如儿戏一般。
什么叫“一些玄乎的东西”?虽然后面还补了一句“应该是被丹术带偏了”。可罗长山也不知道丹术到底什么玩意儿啊!
一时间罗长山端茶的手都僵住了,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应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8/6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