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道门第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674


于是一边道谢,一边又给老母和小妹介绍了罗长山的身份,一句“杂学一脉的前辈先生”就足以镇住王兰萍和张慧圆了。
两人此时才明白为何张顺会放下手里的生意亲自陪着对方回家里来。
这可是了不得的贵客啊!
王兰萍顿时心里有些慌,她觉得家里似乎寒酸得过分,就一杯粗茶哪里能招待如此贵客啊?于是坐立不安。
王兰萍的样子被罗长山看在眼里。他的阅历何其广?哪有不知道王兰萍的心思?想了想,此来一趟他是存在自己的心思的,虽然的确并不介意张家此时的贫寒屋舍,甚至他罗长山自己平日生活也是清贫为主不求太多外物享受。只是为客之道也不好让主家尴尬。
于是罗长山呵呵的先说起了自己以前的一些趣事,其中讲的最多的还是自己对于市井生活的习以为常,甚至乐在其中。没有自清高的言语,平平淡淡的徐徐道来让人信服。也无形中将王兰萍内心的不安消解无形。
之后再转过话题到轮椅上去。
张顺如今也算轮椅这东西的行家,听得多看得多自然也自己琢磨了不少,毕竟身为实际使用的反馈人,他的感受对于刘木匠对轮椅的进一步改进也很重要。
可如今听到罗长山的一些建议,依旧让张顺有种惊喜的感觉。
比如说罗长山提议可以在轮椅的前面加一个小踏板。毕竟不是所有使用轮椅的人都是张顺这样的残缺之人,一些腿脚不便的老人用的时候有一个踏板安放双脚才更方便。
再比如罗长山说可以再给轮椅前面装两个可以转向用的小轮......
这一切只隔了一层薄薄的隔板墙,就算言语声音不大也不可能避得开里屋内的张砚的耳朵。
如王兰萍所说的那样,张砚的确是在炼丹,而且炼丹之时也确实不便中断,不然一炉药材可就废了。
但外面罗长山的到来还是让张砚心里一惊。特别是对方指点张顺轮椅时提出来的想法,虽然还有些粗糙,可正是张砚给轮椅准备的后续改进方案中的环节。
要知道张砚有地球上的轮椅做参照,而罗长山没有。仅仅看了几眼就能提出有用的改进意见,并且一针见血。这老头不简单啊!
杂学一脉?出现得比预想中的早了不少。张砚心里如此想到。
ps:十更(7/10)
===第113章
论学===
一间寒酸的窄小堂屋,一盏略显昏暗的油灯,一张连桌腿都修补过的方桌,两把凳子。
这便是一场论学的所有布置了。
对了,边上还有一个一脸惊奇和激动的少年人站着看,他虽听不太懂,但却不妨碍他从旁体会到些许让他茅塞顿开或者惊为奇学的知识。
至于张顺、张慧圆,
以及王兰萍早就回屋里避开了。她们感觉到了气氛的庄重,也完全听不明白方桌前对坐的两人说的是什么。只觉得好像很厉害的样子,自觉腾出一个安静的环境出来。
“勾股各自乘,并之为玄实。开方除之,即玄。案玄图有可以勾股相乘为朱实二,倍之为朱实四......”
就见放桌上放着一张白纸,
张砚在上面写写画画,嘴里也跟着一句一句的说着生涩的言语。
即便有图文为辅,
坐在张砚对面,此时身体前倾双目灼灼全神贯注的罗长山还是不能即刻就听明白,需要时不时的打断张砚,然后自己想想,又拿起手边的纸笔写写画画然后总是恍然大悟的“哦!”一声再让张砚继续讲。
其实一开始的时候这场论学并非如此。
一开始是罗长山处在一个考较方的位置,而张砚处在被考的位置。一问一答,相互间其实也是在摸底细。类似于盘道。
本来张砚还是有些紧张的,他并不清楚荒天域的杂学一脉具体会涉猎一些什么内容,担心自己一问三不知最后被打上一个“骗子”的标签。要知道在荒天域混这么久了,
他已经很多次的体会到了杂学一脉虽名声暗藏但又清高受捧的特殊地位。一旦被杂学一脉的人恶了,对他不算什么好事。至少以后会少一些便利。
可几个问题问下来之后张砚就心里有数了。也笃定了之前自己的一些猜测和从旁人哪里道听途说而来的关于杂学的一些讯息。结论就是荒天域的所谓杂学,
其实很大程度上与地球上的主流学识是相互重叠的,只不过没有细分出多种科目,
而且因为受到武修主流的压制,到目前为止还处在一个很基础的阶段。
什么是基础?就是方方面面都还在探索各种基础定律的路上。有些或许已经很完善了,
但有些还处在萌芽,而且缺少有力的宣传以及最后定音。
这对于张砚来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了。这样一来,
以他在地球上显得浅薄的学识用在荒天域,那就是属于“知识库”一般的存在。不需要那些高深的理论知识,一些粗浅的小学内大纲知识就足够应付过关了。
就比如现在。张砚拿出来的就是地球上的巨著《九章算术》中先贤赵爽对勾股定律的描述。这本书一般的小学不会用,但张砚却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当初跟着师傅走四方的时候师傅就拿这本书给他做过一段时间的启蒙。不说倒背如流起码也是不敢忘记。现在拿出来可不就把对方唬的一愣一愣的?
除了算术,还有物理、化学......生物就算了,那玩意儿太麻烦。每一样张砚记得的都是最基础的东西,加在一起却也不少,那可是千百年地球无数先贤一起慢慢叠起来的知识高塔,足够张砚挥霍。
当然,好东西不能没节制的用。避免显得廉价。一点一点的总要慢慢抬身价,并且也要给自己谋些实实在在的好处才行。
罗长山已经忘了自己过来的初衷了。就守着张砚给他讲的和写画的东西在张家小堂屋的方桌前坐了一夜。反反复复的验算,乐此不疲。甚至眼睛通红了也还是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倒是罗长山的徒弟后半夜就熬不住趴在墙角睡着了。的确如罗长山之前所说,他们师徒对于生活条件真没那么多讲究。席地而眠也不在乎。
不过毕竟七十好几的年纪摆在哪儿,虽看上去精神奕奕,可张砚却不敢继续让这老头熬着。好说歹说才将其劝到猪嘴巷不远的一家小客栈里开了房间休息。约好下午再聊。
也就是张家太小住不下,不然罗长山这老头可不会去客栈。
张砚有修为傍身一夜不睡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罗长山去了客栈之后顺道又去了集市买菜,之后才回了家里。
大哥和小妹已经去店里了。就只有老母王兰萍在家,见张砚买了菜回来连忙接过去就去厨房收拾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6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