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败类第13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6/1503


因为他们要控制进入殿试的名额,剔除一些“多余”的试卷。
自古无第一,可能这个考官觉得这份卷子答的好,想要举荐进入殿试,但这份卷子,放在另一位考官眼中,可能就是狗屎了。
毕竟有大才之人,除去学功底深厚,还必定有自己的见解,答题也会带有自己的性格。
譬如让商鞅、吴起这样的人,去答题有关于社会形态的试题,他们的见解,势必会让与之同代的很多人,觉得是胡说八道,狗屁不通。
毕竟只是主观的阅卷,不会立马得到历史长河的正名。
有见地的考官,会觉得这两人提出的“变法论”,似乎还有些道理,这位考生是有想法的。
但中庸迂腐,或者同样有性格的其他官看来,那就是一沓废纸了。
所以这一层,有足足五个阅卷官,会根据每沓答卷,尽可能站在公正的角度,去商议是否能够进入殿试。
要是出现了分歧的话,就会采取投票的方式决胜,五是奇数,也就代表不会出现票数相同的情况。
而且本来试卷就已经经过了下面的层层筛查,就算另外两个反对者,觉得答卷完全是狗屁,也必然会有真才实学的,不然卷子也来不到这一层。
从这里,其实也可以看出,大梁国对科举考试的看重了。
更莫说每个考官进塔前,沐浴焚香,还要向塔顶的曲星君上香,口诵阅卷规则,类似于后世的宣誓,表示自己绝不做违背本心,以权谋私的事情,不会让任何一位大梁贤才蒙尘,不然往后寝食难安,天弃人厌。
这在举头三尺有神明的世界,真就算极重的誓言了。
结束了一场辩论,考官们最终以四比一的票数,将一沓试卷剔除殿试资格。
被四位同僚怒斥毫无见地,进来混日子的李考官,十分的无奈憋屈。
我明明就觉得,那沓试卷还不错,虽不是惊世大才,但也有资格进入殿试的啊,你们咋跟我想的不一样呢
叹了口气,李考官安慰自己,或许是这一届的考生,实在是太优秀了,刚才也有两个同僚说了,要是放在往届,他们就通过了。
但是为了限制人数,给其他更有才的人机会,只得将试卷排除下去了。
李考官也不多想了,继续拿起下一沓试卷,答题人:叶太。
叶太,貌似有些耳熟啊,隐约听其某个同僚提起过。
不过李考官也没有多想,有名气的奇才多了去了,最终还是要看答题的质量才行。
第一页,李考官逐字逐句的看了下来,这一页考古籍经义的,这位名为叶太的考生,完全正确,没有错漏。
这也是难得了,虽然是第六层塔阁了,但是完全不出错,连个墨团都没有,字迹工整的,也比较少了。
翻开第二页,试题:生财有大道。
李考官粗略一看,觉得这位考生,貌似有点见地,再仔细一看,凝重了起来。
通篇洋洋洒洒的看完,李考官怔怔出神了好久,长出口气,竟然给他一种,读了一篇惊世名章的感触。
这,是一个方才及冠,偏远地区的秀才,能够写出来的东西?
供求理论,刺猬理论,等价交换原则。
三个理论乍一看让人有些发噱,但是认真看完解析之后,便让人豁然开朗,仿佛打开了新世界大门,又像是在无尽海中,发现了新大陆!
那些中的点睛之句,言简意赅,又意味深长,要是出自名家之笔,势必会成为千古名句的!
这一点李考官十分笃定。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顾客就是佛祖。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钱不是万能的,但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
短短几个字,完美的表达了从商之道,教书育人之道。
这莫说放在生财有大道这一试题了,就算单独拎出来,加以完善,那绝对足以成为一本名书了!
李考官收敛心绪,连忙翻看起了后面几页,再次眼前一亮,而后沉浸其中,最后如痴如醉。
李考官合上试卷,久久不能自已,他甚至有些怀疑人生了,这套答卷,刷新了他的三观。
他甚至觉得,殿试别比了吧,状元直接给叶太了,六部也别忙活了,直接让叶太来掌管,势必天下升平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6/15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