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武命第16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71/1710


然后,以最快速度判刑发配,数量更多更加庞大的发配队伍,正迅速向晋省,还有周围有煤矿的区域涌去。
晋省的煤矿,还有直隶地域的煤矿,都需要大量的免费劳动力,这不就有了么?
其中肯定少不了各种乌七八糟,上不得台面的破事,可在利益的驱使下,直隶地方官府可一点都没有停歇的迹象。
直隶地域情况相当特殊,从地方上的县令到直隶巡抚,绝大部分官员都是皇室以及勋贵集团的人手,文官集团的力量反而不大。
在内务府和勋贵集团的联合推动下,内阁的命令都难以推行下去,除非当今和上皇联手才成。
可那怎么可能?
内务府不仅是当今的钱袋子,也是上皇的钱袋子。
只要不是做得特别过分,引发民怨,基本上正常的利益诉求都能得到满足。
当然,内阁也不是吃素的,御史台的御史们一个个眼睛放大,紧盯着直隶地域各级官府衙门的行动,但凡被他们察觉不妥,立即就是一封措辞严厉的弹劾奏章。
也是因此,直隶地域各级官府衙门,行事虽然有些不妥当的地方,却也不敢真的乱来。
尤其当几位官员被抓住把柄,连官帽都丢了后,其余官员更加小心谨慎……
.
/63/63695/20803156.htl
===第八百二十四章
上进的政二老爷===
外头不是很太平,却是收获利益摘果子的好时候。
傍晚,等政二老爷下衙归家,便接到了贾蓉的邀请,来到隔壁宁府一同商量事儿。
话说有些时候,某些人真的只有坐在合适的位置,才会发挥出自身的能力和优势。
红楼故事里,政二老爷在工部坐冷板凳二十来年,几乎已经丧失了在官场的进取心。
这厮也是破罐子破摔,基本上只是去衙门点卯,然后就返回府里自娱自乐。不然他怎么可能养那么多的清客,不过就是想要听听吹捧,满足一下心中念想罢了。
可是眼下情况不同,政二老爷在通政司当二把手,虽然是个闲职,可上衙却是相当的热情积极。
通政司衙门,在大乾开国初期,和绣衣卫,还有其它一些内务组织,都是属于太祖皇帝手里的情报机构。
专职上情下达,以及地方上的情报收集,乃是朝堂和地方官府沟通的一个重要渠道之一。
只是后来随着时间流逝,通政司慢慢被朝堂渗透,逐渐变成了一个单纯的上情下达,以及下情上达的中转站。虽然还有情报收集职能,却是慢慢变成了一个清闲衙门。
想想就可以理解,皇帝就是脑子进水了,也不可能相信被朝堂渗透的通政司衙门,会一心一意没有二心为皇家办事?
别开玩笑了!
但凡在官场上有雄心壮志的存在,都不怎么乐意待在通政司衙门,谁知道这一待会不会直接待到告老还乡?
可偏偏,通政司衙门却是相当适合政二老爷的性子。
他几乎没什么处理实务的能力,偏偏还相当热心朝堂之事。
通政司衙门虽然没多少实权,可消息相当灵通了,能够轻松满足政二老爷的某些念想。
另外,作为荣府当家人,还有金陵四大家族的关系,他的消息渠道一点不弱。
但凡积极主动一些,通过自身的消息渠道,再联系衙门里获取的消息,对于大乾地方上的事务不说门清,却也是了解大概的。
有时候,信息优势能够发挥相当惊人的作用。
当然,政二老爷就算知晓这一点,也是没能力将信息优势,彻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好处。
不过有一点,他很享受在通政司衙门的清闲环境,每天上衙都相当积极主动,几乎没有迟到早退的情况。
有时候,贾蓉想要了解某些地方的实际情况时,都需要政二老爷的情报支持。
如此,反而激起了政二老爷在工作上的动力。
一些事关家族的事情,贾蓉也没有将他排除在外的想法。
真要说起来,政二老爷还是贾家在官场上最显眼的代表。
不管怎么说,从四品的通政司副使,放在外头还是有些唬人的,起码地方官员不敢怠慢。
相比从五品的工部员外郎,可不是要强得太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71/171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