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锤第9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7/1097


……
下载了is,然后用了邀请码,很快宁为便接收到了一条信息提示,是实名的,选择确认,两人就能直接通话了,就跟微信加好友的感觉差不多,当然说法不一样,这里大概是成为同事?
紧跟着这位铁兄弟直接把他拉进了一个群组,没等宁为研究一下群组内的构成,很快又推送了会议安排,一套流程如同行云流水般顺畅,不得不说这个效率还是高的。甚至许多大公司都没法比。
视频会议的参与人数很多,宁为大概看了一眼,有270多人,不过这个时候麦克风并不在他手上,而且全员闭麦了,所以他也只能听着……
“好了,众位,我已经把宁为教授邀请来了,接下来请大家遵守会议秩序,不要刷屏提出问题,各自的问题直接并入后台列表,宁教授会按照问题的排序来回答。”
“好的,接下来就由宁教授发言了……”
很快宁为发现麦克风被打开,似乎应该先说点什么,不过宁为发现第一次用这个软件,他好像不太清楚怎么在后台看这帮科学家提出的问题列表。
于是宁为先是问了句:“三月,提问的列表在哪?”
“喵……”
看到界面上的躁动,宁为意识到此举孟浪了,连忙改成了英语:“很高兴能通过这种方式跟各位沟通,咦,我记得好几年前微软就已经开始元宇宙布局了,但现在一个会议系统还这么简陋,有些拉跨啊……算了,先不谈这些,很感谢大家对发表在三月期刊上那篇论文的重视……”
嘴里说着客套话,跟一众科学家们套近乎,眼睛则看着屏幕上不停跳动的字幕。
怎么说呢?
视频会议室内的国外科学家们对于他的到来还是很热情的,用英语发表着各种欢迎词,中间依然夹杂着很多问题,显然这是有人想插队,希望他能优先解释在研究论文时遇到的问题……
“我刚刚大概看了一下问题列表,目前大家的问题集中在数学推理这一块,这是正常的,因为整个推导过程用了一些我自创的数学工具,比如定理3中用到的时序分割法,但其实数学原理是差不多的,大家可以理解为比较另类的微元法。”
“鉴于大家的数学水平可能不一样,接下来我给大家答疑的时候,会尽可能把思路讲的详细一些,不过那样用时也会比较长,如果对于该问题没有兴趣的可以先去忙些别的事情……”
再说完这句话时,很明显界面上躁动的情绪有了片刻的缓和,大概是参与会议的这些科学家不太能接受这种直白的表述方式……
多少有些瞧不起人了啊!
===469
这才是最好的合作方式===
如果这些物理学家们在五年前关注过宁为参加世界顶级计算机会议时的发言,就会发现这其实是基操。
可以通过数学理论解释算法的原理,自然也能通过数学理论来解释物理推导的原理。数学能力决定了程序员的上限,其实这也同样可以搬到物理学的层面。
没办法,谁让数学是理工各个科目最基本的工具学科呢。幸运的是,不管是研究算法的顶级程序员还是顶级物理学家,他们只需要会使用现成的数学工具就够了,不需要去创造数学工具,那是才是真正的理论数学家涉及的范畴,所以他们只需要好好听讲,弄懂宁为提出的那些定理跟引理就够了……
这恰好是宁为最擅长的。
“……通过以上论证,相信大家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根据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定理陷入了死胡同,因为接下来我们没法对结果在现有的学术框架下进行定义,所以在这里我构造了一个尺短空间……”
震住了一帮物理学家后,宁为并没有按照这帮远程物理学家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而是自顾自的从头开始讲起了他通过数学推导的思路。
原因也很简单,这么多人,问题又太过杂乱,不如让大家跟上他的思路,先把整体思路介绍一遍,然后再通过回答提问的方式来解决难点本就是最高效的解决方案。
这种方式听起来肯定耳熟,没错,这其实也是老师最习惯的传道方式。
不管对面满不满意,先得把这些眼高于顶的科学家们震住。
事实证明这效果挺好的,因为大会议直播间的人不但没少,还在增加着……
要知道现在的互联网会议视频软件肯定是具备录屏跟重放功能的,现场讲课还能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来听,足以见论文此时在受关注的程度……
毕竟这里集中了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粒子跟高能物理学家,恰好大家都对宇宙的真谛很感兴趣。
“好了,今天先讲到这里了,以后每天我会抽4個小时来这个会议间跟大家探讨,讲三个小时,然后用一个小时重点为大家解答一些疑惑。直到咱们把这个理论说清楚为止,散了吧!”
说完,宁为直接下线,留下会议间里523人慢慢品味他刚才讲的内容。
嗯,这大概是把研讨会当网课上了,好在似乎没什么人有意见。
……
“罗尼,你去听那个华夏人的课了吗?”
“不是,卡西娅,一定要这么说吗?”
“不然呢?”
“我只是看了一下视频回放……”
“所以这样说真的能让你们这些男人内心感觉好受些?这就是传说中男人的自尊心吗?”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7/10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