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锤第9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1/1097


尤其是三月全程参与了理论创立跟验证过程,生产起论文来更是得心应手。几乎完全不用宁为操心太多,很快数篇大体内容相似,但论证过程稍有不同的论文便已经生成。
这个时候就得考验宁为的魄力了。
三月生成的论文没问题,数据没问题,唯一有问题的是数据来源……
这大概是这篇论文发表后最尴尬的地方。
很显然这一个月的数据量无法完全支撑得起这一理论,不止是理论部分,还有验证部分,都需要用到多年积累的数据。
本来宁为是打算先用一笔钱打通跟交流的渠道,如果这一个月获取的数据量不够,他还可以继续出钱双方已合作的方式多买些数据来做验证。
但罗志强跟杰克·尼斯的骚操作,直接让理论验证过程变得简单了许多,且那个时候宁为也没想过会不会发表这篇论文。于是现在问题就出来了,如果论文直接发出去的话,肯定会在学界引发强烈的地震,那帮物理学家肯定会恨不得拿起放大镜来进行一项项的验证,这个过程中必然会暴露用到了诸多LHC历史数据的事实。
虽然说学术论文不像上法庭,并不是说数据来源渠道不太正经,就会影响论文的正确性。但这事多少还是让宁为感觉有些不好意思,虽然一向强势,但他还真没有当强盗的经验。
说好了收集一个月的数据,结果把人家都给端回来了……
考虑了许久之后,宁为决定先给艾德温·乔治回个电话,双方沟通一下,事已至此,他可以再付出些好处,然后两人把这事给圆过去。
正所谓有内鬼好办事。
好在选好了三月的论文后,时差正好是对面傍晚六点,吃晚饭的时候可不算打搅。
于是宁为仔细考虑了伊凡该如何开口商谈后,拨通了艾德温·乔治的电话。
……
“宁,说了你可能不相信,当看到是你打来的电话后,我有些不敢置相信你真会打给我!”
怎么说呢,当话筒内传来这句话,宁为觉得多少是被这家伙讽刺了,不太愉快,但还能忍受。
“艾德温,我记得你之前说过,我们会成为很好的朋友,我还以为你是认真的。如果你是说之前我没接你电话的话,那是因为前段时间我真的太忙了。而且身边的同伴都上交了手机,我也不太方便搞特殊话。今天忙完那之后,我第一时间就给你回了电话。真的,如果我不是把你当朋友,你根本不可能打通我的电话。不信你可以去问很多人。”
这番解释可以说很得体,毕竟宁为喜欢把人拉进黑名单的习惯,这么多年都没变过。效果也很明显,对面沉默了好几秒,大概是都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
还好,几秒钟之后,这位主管还是整理好了措辞:“好吧,宁,我猜你应该知道我为什么会找你。”
“嗯,怎么说呢,艾德温,如果我说其实我一切都不知情,我猜你肯定不会相信的。但事实的确是这样。我真的没想到有人会为了钱,违反的安全管理规定。更搞笑的是,在他范围规定的时候,我正在瑞士旅游,他甚至不知道能不能真的拿到钱,就做了这件事。”
“当然我也要检讨,没有管好那个小家伙,嗯,就是我们的人工智能系统,我喜欢用小家伙来形容它。真的,它这次的确很不礼貌。但事已至此,怎么说呢,有时候我觉得这大概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或者说也许这就是上帝的意志,百年前你们的祖上从我们这里拿了许多东西走,百年后又借你们的手用另一种方式返还了回来。”
这次对面沉默的时间更久了……
不过宁为没有等艾德温·乔治整理好言语,主动开口了:“好吧,艾德温,让我们干脆些,我可以给予一些补偿,你知道的,我不缺钱。其实打这通电话因为我依然把你当朋友。还记得我之前跟你说的上次之行的目的吗?是的,这段时间我很忙就是为了验证我的理论。”
“你们的数据给了我确切的答案,我的理论是正确的。不管是薛定谔方程还是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又或者波函数,它们描述的只是一种现象,却不是世界的本质。我的这篇论文即将在三月期刊国际版上发表,不如我们现在聊一聊吧,如何处理这件事能让我们双方都能体面且坦然的面对这个情况。”
`
===466
完美解决===
艾德温·乔治愣住了。
刚刚宁为那番话包含的信息点太过密集,让他脑子有些宕机。的数据帮对面那位验证了他的理论是对的?!
首先宁为间接承认了,能对的数据库予取予求,如果单独指是承认这一点,艾德温·乔治会头疼,这个事实甚至会让他决定辞去主管的职务,因为这件事一旦曝光,
板子肯定要打到他身上。
不管事前做了多少计划,但数据安全因为一次合作而彻底崩盘,这板子必然打到他身上,主管的身份天然就具备背锅的属性,总不可能是委员会那些真正控制运作的大人物背锅吧?
但这番话中还有一个意思,宁为说他的理论已经研究并验证成功了?!而且已经写成了论文即将发表。更重要的还是那句,薛定谔方程跟海森堡不确定原理都只是现象,而对面那位华夏科学家的研究触及了现象背后的本质……
宁为是九月初来的,双方合作的时间是一个月,
满打满算总计三十天。这三十天里宁为在总部满打满算也只呆了16個小时,剩下时间都在瑞士各地的风景名胜游山玩水。然后十月七日离开,今天才十一月十七日。
也就是说大概仅用了四十一天,华夏这帮科学家就从庞大的数据库中找到了佐证颠覆性理论的证据。
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这个效率就太过恐怖了。
要知道的研究项目出成果都是按年计算的。比如当年为了找到希格斯粒子科学家们可是花费了数十年的时间,虽然中间也有其他的成果,比如在发现希格斯粒子之前先发现了chi_b(3p),但这些都是数年的积累。
艾德温·乔治太了解这些数据的处理过程了,这更让他惊诧于三月智能系统在数据分析这一层面所展现出的超高效率,更惊讶于宁为竟然很有信心的说自己的理论验证成功了!
即便艾德温·乔治的长处在于行政管理,但在这种机构任职,基本的科学素养还是有的。他当然明白宁为口中的理论验证成功代表着什么。
如果最终学界能证明这一理论是正确的,宁为将被推上物理的神坛!恰好这些科学家其实是这个世界上最没有节操的职业之一,
别看之前这帮人嘲讽宁为的段子比比皆是,
但如果宁为真的解开了他们心头的困惑,其中许多人将化身舔狗,成为宁为的忠实拥趸。
科学无国界这句话曾被很多人花式嘲讽,
但如果把科学问题仅限于科学界之内,就会发现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道理的。因为这个群体中许多人是真的不在乎国家怎么样,甚至不在乎自己的研究如果用于作恶,会给这个世界带来多少灾难,只要项目有充足的资金,他们甚至不在乎生活上的享受……
他们在乎的只是通过研究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找到这个世界如何运行的真理,真的就是朝闻道夕可死矣。可惜的是纯粹的科学家总是受限于资本桎梏,毕竟高精尖的实验室设备可不便宜,而对于许多科学家来说赚钱可并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1/10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