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锤第9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3/1097


然后还没等他想好,老宁又和颜悦色的开口了:“什么这个、那个的!我现在年纪大了,感觉脑子比以前想的通透了,以前我恨老美,看到那些双标言论就生气,感觉血压直接往上蹿,但刚刚我突然就想通了。你看啊,咱们为什么不能设身处地的转变思维模式,站在别人的角度想想呢?”
宁为一屁股坐到了老宁身边。
真的,听了这话,宁为觉得他必须得陪老爹喝一杯,多少年了,从老爹口中听到要设身处地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这种话,让他感觉到父子俩从此理性探讨成了可能。
京城不愧是首善之地,燕北大学不愧是华夏第一学府,老爹在这里生活了几年,竟然真的开始讲道理了,他当然要百分之百的尊重,于是很诚恳的问道:“爸,那你是怎么站在别人的角度想的?”
宁爸点了点头,然后义正言辞的说道:“很简单啊,如果换了是我尝到了双标的甜头,那我也舍不得放弃啊,你想想是不是这个道理?别人能,我们为什么不能?!我们有道德底线,不做欺负弱小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对标那些强者?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人家老子还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呢!”
宁为想了想,突然觉得老爹的逻辑好像没什么毛病,唯一的问题好像是引用出处有点问题。
“爸,那句话是孔子说的……”
“你甭管是孔子还是老子,你就说爸说的有没有道理?”
“好像是有道理。”
“嗯,对嘛,讲道理也得看跟谁讲,人家听不听你的道理对不对?别人打了你一巴掌,你还要用爱心去感化,那是不是傻?人家双标,你还坚持原则,贱不贱呐,要是有一天咱们也能堂而皇之的对那些双标的人双标,站在他们的角度体验一下那种心情,也是一种道德上的进步,你说对不对?”
“对,对,你说的真对!”宁为点头附和道。
已经听出来了,老爹的道理其实从头到尾都没变过,所谓的换位思考,所谓的感同身受,大概就是今天真的开心舒坦了,宁为大概也清楚,以老爹的性情,那些软件的算法会给他推荐哪些内容。不得不说现在的算法推送的太精准了,这哪里是讲道理了,这大概又是被某些短视频给洗脑了……
宁为已经在心里考虑该不该让三月全面接管老宁的手机,能让他以后少操点心……
然而老宁却在长叹一声后,闻言细语的问道:“宁为啊,我也快60了,土已经埋到脖子上了,你说我有生之年能看到咱们也尝尝双标的甜头吗?”
宁为眨了眨眼……
怎么说呢,当一向强势的老爹,说出这种让人伤感的话来,还是让他有些撑不住了,整得跟遗愿似的……
“那肯定的,爸,我跟你说,以后咱们能双标的飞起!”
“哈哈……果然是我的好儿子!”
===440
需要跟被需要===
人的社会性大概就体现于其实很容易就会受身边人所思所想的影响,且越是喜欢独立思考的人越是如此。理性的思考除了分析逻辑上的对错,更会被潜意识所影响。
对于宁为来说,他的潜意识恰好又是强势的老宁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灌输的。
换句话说,他所憎恶的、喜爱的,本就受家庭环境影响很大。当年大概也正是因为老宁影响到他性子里的硬,所以在当他从研招办老师口中得知自己的资料不翼而飞时,
甚至没经过大脑便挥出了那一拳;现在也正是因为这种硬,让他在国际上的风评几乎可以说人见人憎。
但这其实也并没有什么不好。
不管是思想还是行为极端的人,如果招致了一群人的厌恶自然也有另一群人的无脑喜爱。
所以喜欢爱戴宁为的人也很多,即便这种情况很危险,容易让人陷入一种错觉。
但人之所以能为人却也正是因为这种不完美。
跟老宁谈完之后,把老爹劝去睡觉,宁为溜进了书房。
其实真要说起来宁为最近没什么学术方面的压力,
争取到的项目已经交给了他的那些学生们,又不需要在宁班代课,
自己的研究卡在需要别人的设备来进行验证,
所以他也有时间仔细想想老宁的话。
……
回到酒店的吴宇飞在冲了个澡后,坐在床上思考了大概五分钟后拿起电话拨给了现任欧洲核子研究所主管——艾德温·乔治。
本来他觉得即便自己不打这个电话,以宁为的能力肯定也能跟艾德温·乔治联系上。。说实话,吴宇飞是不想搀和这个事情的,他只是个普通的研究者,只要自己的研究不被打搅就好了。
但现在他觉得还是有必要做这个中间人。
到不是说点火的画面吓到了他,怕被宁为嫉恨上,而是那震撼的一幕让他明白了,三月智能平台在海量数据分析中所起到的作用。
这么说吧,其实强子对撞机没有那么神秘,简单说起来就是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内环遍布金属的管道,另一部分则是包裹着这次小管道内的各种探测器。
当强子对撞机启动的时候,两道粒子流分别以不同方向加速,达到试验所需要的速度之后,
在某個交汇点碰撞。碰撞的交汇点有四个,这些交汇点附近则是密集的各类探测器,用于收集在粒子碰撞瞬间的各种数据,这些数据能让物理学家们很直观的分析出那一瞬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比如是否产生了新的粒子。
就好像让两辆车飞快的迎面相撞,速度越大,动能越大,撞得越碎,越可能分解出一些微小的零部件。
但问题又来了,其实并不是每一次撞击粒子束都能以合适的角度撞上,即便撞上了,也不一定正好就能破坏掉微观粒子间的强作用力,炸出行的东西来。
所以解决的办法就是不停的撞击,不停的收集数据,科学家漫无目的的在无数数据中去寻找必然中的偶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3/10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