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锤第8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1/1097


===395
宿醉===
蒂姆·库克将三月颁奖典礼定义为科技春晚标杆,还挺严谨。但有一个问题,对于苹果来说,每年新品发布会结束,就意味着当天或者近期,其新产品就会在官网接受预定,并开启发售。
换而言之,分布在全球的科技粉们可以在马上把钱花出去,换来自己心心念念的产品。
但颁奖典礼不同。
众所周知,宁为曾在多个公开场合表示过自己不会去做公司,也不会干涉产品的生产,他没有精力做这些。具体到张丁喜,他是宁为的学生,是项目组的负责人,主要工作是做研究……
所以这场颁奖典礼让无数人的钱包开始躁动,但也仅此而已了,因为这些产品还只是实验室里的工程机,换句话说——没得卖。
看到喜欢的物品没钱买,是件很悲哀的事情。。不过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下,只要不是超过大众生活太多有极为稀缺的那种特别高端产品——比如私人飞机、私人游艇、城堡这种东西,通过个人发狠的努力,攒个几年的钱,还是有极大希望能拥有的。
但这次不同,对于期待能换上全新真3D电脑设备的用户来说,他们自己努力没用,需要的是有资质的厂家赶紧努力,赶紧让宁芯跟这种真3D显示器能量产。
当然对于无数高科技公司来说,他们也的确愿意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从这些科技资本意志的角度来说,即便没有需求,他们都要创造出需求。更别提,这一场颁奖典礼下来,已经帮助他们指明了未来用户需求的方向。未来娱乐形式升级已经迫在眉睫,没人能够忽视这一点。
所以不管有多忙的事情,这次宁为邀请来参加颁奖典礼的商业大佬们百分之九十以上都选择了留下来。
商业方面的东西,需要跟前沿实验室达成一些共识,才能决定未来该朝着哪些方向努力。
不止如此,据说包括Regal、AMbsp;ap;UCI等等世界各地实力雄厚的大院线都在当天派出了公司高管前来华夏了解这项技术,足以说明资本的敏感性。
而要达成共识,张丁喜在颁奖典礼上透露过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出成绩的实验室前期几乎是宁为以一己之力的建设起来的。换句话说,前期搭建实验室,购买各种实验材料的钱大都是宁为私人出的,
按照这些大公司对于实验室专利归属的理解,
挂在实验室名下的相关专利,
大概还是要跟宁为去谈谈。
对于大佬们来说,这绝对不是一件能让人很开心的事情。事实上跟宁为打交道从来都让许多人很心塞。
这大概也是昨晚接受采访时,大家都在说好话的原因,
接触的久了,性格大家也差不多了解了,
宁为是个不太吃软但更不吃硬的主,
而且跟他们中间许多人一样,
毫无风度可言,最可气的是,
这家伙完全没有商人的逻辑……
比如按照商人逻辑,促成一场合作,需要双方的付出,
以技术授权来说,
一方出钱,
另一方拿技术换钱,
只要谈好了价格,接下来一切都水到渠成。
但宁为不一样,
他不会跟任何人谈这项技术应该算多少钱,因为关于技术授权的谈判,他一般会早早的交给更专业的公司去处理,
比如华为。
他只会给出一个限定条件,接受他的条件,
才能有机会去跟那些公司正儿八经的谈技术授权,如果不接受,
那就没有之后了……
这特么是什么?
西边那些科技界大佬们早早已经给定义了,这就特么是技术霸凌!
尴尬的点在于初期的规则是他们制定的,
倒也不是大家都想老老实实的遵守规则,只是技术上一些加密手段太过繁琐,而且层出不穷,经历过一次湍流算法硬件设备上对于包括思科、爱立信在内诸多大型网络设备公司的打击,大家的道德水准集体上升了许多。
尤其是宁为这个人怎么说呢……
他的破坏力跟他的能力非常匹配。
起码到目前来说,虽然华夏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但是在智能平台的研究上,
到目前为止还没哪家能到三月的高度。这对于世界科技进步的发展不太友好,但如果想要接入系统,却又要全盘接受宁为制定的标准跟规矩。
这大概也是这些年对抗依然多于合作的根本原因。
只是现在一味的对抗不太可行了。
经济下行期,这种水准的科技进步已经大于了分歧。毕竟资本逐利是天性使然。
即便公司掌管着并不希望跟宁为打交道,
但即便是要给投资的股东们一个理由,也得摆出一个姿态来。
毕竟事实已经足以证明一切。
颁奖典礼这个周日刚过,三月第二个周一,股市刚一开盘,跟宁芯制造息息相关的华芯精密就直接涨停,华夏股市上的一众科技股更是全线飘红。
尤其是跟芯片相关的板块,开盘前一小时,涨停板前十的几乎涵盖了整个生产领域。
这足以说明人们对于宁芯的看好,即便现在甚至还没有宁芯正式投产的消息放出。
要知道放眼全球股市都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如此振奋人心的一幕了。如果一定要向前追溯,上次股市这么扬眉吐气,还得是一年半前,宁社推出随机算法的时候。
只不过那个时候一众利好的股票主要是上市的游戏公司,真正让全球游戏接入了算法的游戏公司都红火了一阵,微软这次能拿出这么多钱来收购暴雪动视,很大程度上也是市场助推的信心。
这大概也再次说明了股市上,对市场的信心才是真正的上涨动力。有了珠玉在前,帕特·基尔辛格很清楚这一次,英特尔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这半点不夸张,已经有了参照。
比如台岛积电、联发科这样传统的芯片代加工企业,今天台岛股市刚开盘便迎来了久不曾见的暴跌。虽说台岛的市场并不大,但国际资本对各种消息本就最为敏感,等到晚上同时在美股也上市的这些传统半导体企业,想来市场表现肯定也不会好到哪去。
更关键的是以英特尔CPU为核心打造的生态模式还能否继续下去,或者说,配套的硬件厂商们是否还能像以前那样唯英特尔的马首是瞻,他们给出的建议跟标准,这些板卡厂商是否还会照做。
这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
帕特·基尔辛格知道,一旦市场证明了只有宁芯能够支撑起昨晚颁奖典礼上那种现实模式,也就意味着英特尔立刻将径直迈入世界芯片市场的第二梯队,从世界最领先的半导体公司,沦落到一家只能专攻低端市场的二流科技公司。这绝对是无数股东所不能容忍的。
很多时候龙头企业的烦恼就是这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1/10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