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锤第7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0/1097


透明度做到这种程度足以让人无话可说,起码在整个学界得到了比较广泛的认同。再加上每次都能请到名声极大的大佬站台,更是激起了许多普通人的兴趣,这也让网络舆情在这些年也已经变了风向。
最初,这种科技大奖只有诺贝尔奖最受关注,以往每年十月中旬诺贝尔奖公布的日子,都是网络上对科研进步讨论最为热闹的月份,但到了十月底,诺贝尔奖尘埃落定之后,网络上便听不到探讨这些问题的声音了。但现在三月奖成功将这种针对科学家贡献度的探讨延展到了十二月中旬,三月奖公布的时候。
甚至到了次年三月还能再热闹起码一周。毕竟诺贝尔奖颁奖晚宴可不像三月奖这样,每年都能搞出极大的声势来,引得无数网友侧目。
今年也同样如此,网络上已经有人开始预测甚至开始争论谁将是今年的三月奖获得者。
目前三月奖已经颁发了三期,今年将是第四期,今年之后三月奖组委会还将宣布一个决定,开始拓展三月奖的评选范围。将在颁奖典礼上增设五个奖项。
这也是早就已经计划好的事情,四年下来三月奖已经积累了足够的影响力跟经验,整个评选流程跟评选算法也获得了学术界绝大部分人的认可。
当然这还得感谢西方媒体对于三月奖并没有太大力气的抹黑,到不是这些媒体对三月奖网开一面,而是当年宁为对于一些抹黑性言论反应太过激烈,不按套路出牌的方式导致许多人直接倒了霉,甚至一度让几大知名媒体跟知名科技公司之间的关系变得紧张,最终NB还换了负责人,才让影响逐渐消失。
太过直接的后果让许多媒体人在想要报道跟某人密切相关的负面消息时也要掂量一下。以往不管怎么玩,都不会伤及根本,对手不按套路出牌且总能打出王炸的时候,谁也不愿意当最后的背锅侠。
当然,梁子还是结下了,虽然不会大张旗鼓的去抹黑,但是得到机会,试探性的放放嘴炮还是有的。因为三月奖这几年都还有不少西方的科学家能拿奖,这种程度负面新闻自然也动摇不了根本。不过按照评判标准,26年的数学奖跟27年的计算机奖,已经开始出现了华夏科学家。
一位是华夏裔,另一位则是土生土长的华夏人。
今年,宁为看过名单之后,开口道:“往年专家评分,我都没有参与,今年我想给这些候选人打分了,具体权重系数应该是多少?”
“喵……数学跟计算机领域,你的分数权重自然是极高的,不过其他领域嘛……喵……”
“哦,这两个领域就够了,我决定给张丁喜的研究成果打9.5分,这个埃尔顿的成果最多只值6分,伯尼这种垃圾算法也能被推荐?就2分吧……”
===373
举贤不避亲===
当然,针对一个世界性奖项的打分不可能就这样随便评判,事实上,在给出分数之后,按照规则,宁为得详细评价所有这些候选者这本年度的研究成果,然后给出打出这个分数的理由。
而且这些评价是要在确定了人选之后,公布在官网上让所有人都能查询的。
当然这些文本工作,在三月的帮助下,其实不需要花费宁为太多时间,他需要做的只是将这些候选者一年所取得的成果大概浏览一遍,然后讲解自己打分的理由,三月再根据宁为的话,转化为更为中肯且不含太多攻击性的语言。
“张丁喜这篇《3D光学环境及面向6自由度虚拟现实点云视觉质量及对多目标追踪实现方案探讨》的论文,短短半年被引用量达到了2637次,而且百分之八十引用的论文被一区期刊收录,足以去年在该领域张丁喜做出的贡献。”
“另外张丁喜的两篇会议论文,《一种立体显示下双目颜色融合界限的测量与应用方法》跟《面向超多视点光场的虚拟立体内容生成技术综述》解决了两个极为复杂的光源显示难题,在这一年度里,作为他的导师我打九分是完全合理的。”
“埃尔顿针对异构数据源的研究虽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但是从应用上来说,显然还没有足够的说服力,不能让我有一个给他高分的理由,而且其在解释自己成果的SOSP会议上那篇论文有诸多疑点尚未解释明确。针对那篇论文我有疑点如下:……”
……
之前宁为不愿意给相关专业的三月奖候选人打分,有着各种原因。
懒就是其中一部分。
评委不是那么好当的,毕竟三月奖不像诺贝尔奖那样,都是评委团开会表决,每位专家的打分标准可以不一样,但如果要被三月的算法采纳评分,起码要对所有候选人的研究成果有所了解,给出评分的理由。
这就意味着得花时间去看候选人的论文,了解这些候选人的研究方向跟思路,并给出自己评分的理由。自己的事情都忙不完,哪有时间去看别的?
现在情况就不同了,CPU这块他需要负责的领域已经告一段落,接下来的流片、测试,乃至最后量产,以及升级工艺提高良品率等等工作,都是需要靠团队不断累积经验来完成的,这一过程中,三月能发挥的作用远比他大。
通过不断累积的经验总结教训,逐步提高生产工艺,缩减成本的同时提高良品率,本就是机器最擅长的领域。因为这些涉及到对庞大生产数据的整理跟分析。以往通过机器收集跟整理数据,在交给人来判别分析;现在拥有了三月,能自行对数据进行分析,给出方向性的建议。
所以宁为最近是真有时间了,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另外就是脾气上来的回应了。
正如宁为说得那样,学阀得有学阀的气度,不捧一下自己的学生,还被人叫学阀明显亏了。
跟其他有名望的大佬想法不太一样。如果有什么污名化,大佬们可能想着要更低调,免得坐实了那些污蔑之言,但偏偏宁为没有任何这方面的心理负担,既然大家这么说,那么就干脆这么做,给对方多输送点弹药跟口实,然后坐看那帮人不爽甚至气得跳脚的样子,也是一种乐趣。
不爽?
不爽来咬他啊!
看一帮人分外不爽却又拿他无可奈何的样子,也算是生活极大的乐趣了。能调养身心,虽然有恶趣味的嫌疑。
……
有了新的方向,重新充满斗志,在实验室里忙碌的张丁喜,本来不想接电话的,但无奈从五分前开始,电话就开始不停的闹腾,本想着没什么大事,但看到一个接一个的电话,最后甚至连小师妹的名字都出现在屏幕上,只能无奈暂停了试验,摘下手套先接了电话。
“张丁喜,啥都别而说了,请吃饭吧!群里已经商量好了,这个星期,不,我们要够吃一个月。”
电话刚接通,便听到听筒内传来小师妹李静雯的声音,这让张丁喜有些懵,啥意思?烦得很,干脆呛道:“不是,你们都疯了吧?我最近又没抢银行,凭啥请你们这些吃货连吃一个月?”
“呸,张师兄,你还装上了呢?你应该早就提前接到通知了吧?就算没接到通知,宁导肯定也早跟你提过,一直瞒着我们也就算了,现在还装什么大尾巴狼呢?一个月的饭很多吗?”对面不甘示弱的回应道。
这话也让张丁喜更莫名其妙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0/10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