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锤第7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3/1097


孔文觉下意识的点了点头,道:“也对,那行吧,陈社长,回头你把题目给我,我试着看能不能做出来。”
陈典诚笑着微微颔首,随后压低了声音道:“那就这么说定了,孔师兄,你只要做出来,差不多能用,让我在宁导面前有面子,我回头就直接把你推荐进咱们水晶鞋项目组。这次我会跟大家商量一下,一定给你争取一个核心地位。不过下半年宁社重新选举,咱们现在都是研究生,到时候孔师兄你作为项目骨干成员,可得投我一票。”
听了这话,孔文觉眨了眨眼,小声问道:“怎么?陈社长,难道宁社还有人敢抢你位置?不可能吧?”
陈典诚敛去了笑容,一脸愤懑的说道:“本来的确是没可能?但我们宁导那天吃饭的时候无意中说了句,我现在是研究生了,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到研究上,宁社管理能放就放了……这有些人听到了,不就有心思了?咱们宁导啥都好,就是管得太宽了吧!哎……”
孔文觉连忙点头道:“就是,就是,放心好了,陈社长,我进了项目组,这事我一定挺你!”
“行,那今天就先这样吧。你这个项目要是做得好,入了我们宁导法眼,一个宁社的项目算个p啊!你搞无线通讯,我们师兄还有做下一代框架式立体显示器的,好像就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到时候如果你能进那个项目组那才叫出头了!那可是搭配新芯片跟操作系统的国家级科研项目!如果能进去以后混个万年计划不要更容易!杰青、长江学者、青年科学家,想要什么称号,基本上都能随便选的!”
陈典诚拍着胸脯说道。
正事说完了,两人又随口寒暄了些别的。
虽然一直聊着天,他也没忘了不时的吃些面前的点心,喝一口咖啡,到是对面孔文觉虽然没说太多话,但面前的点心却一块没动……
细致的将花生酱在最后一块华夫饼上抹匀,满足的塞进嘴里,又将最后一口咖啡一饮而尽,陈典诚拍了拍手道:“行吧,今天就先到这儿,等会研究中心还有个讲座我得去听听,就先走了啊。”
“那个,陈社长,要不我们先加个微信,回头你把题目发给我?免得还要在宁社的群里找人,怪麻烦的。”
“哎呀,差点忘了,行吧,我扫你还是你扫我?”
“我扫你吧。”
“ok!”
加完好友,陈典诚心满意足的扬长而去,怎么说呢,一个小时坐下来,他觉得这位孔师兄,还真是挺逗的,就是不知道回头把宁导布置给他的任务交给这位孔师兄,能完成得咋样……
……
燕北大学,真3d显示与成像智慧光学实验室。
这个实验室是大概20个月前由宁为牵头出资组建,其中宁为拿出了一个小目标,华为跟华芯精密共同出资大概两个小目标,燕北大学提供场地兴建的实验室。
按照多方方签订的协议,实验室建成之后交由燕北大学实验室跟设备管理部统一管理,唯一有一点,宁为带的研究生、博士生项目对于实验室内所有设备跟仪器拥有免费以及优先使用权,实验中的其他耗材由学生自行负担,可以自行购买,也可以申请管理部统一购买。
同时实验室也跟学校多个实验室结成了伙伴关系。具体就是实验室遇到一些难题时,可以由实验室出面联合其他学科的教授联合进行研究,比如新材料实验室、各个物理实验室等等。
当然资金来源主要是显示与成像光学实验室这边的项目组中抽出来的。
实际上宁为引入战略伙伴投资建设的这个实验室,既是为了自家学生的研究选题,同时也是出于对新系统跟新芯片适配的考虑。
说得更具体些,为了自主芯片跟系统能够总通一条市场路子,开拓市场,所以想着法走差异化竞争路线。这也是在决定做自主桌面级cpu产品之后,宁为便拟定好的路线。
至于能不能成功,并没有考虑太多。反正在宁为看来投资不多,如果其他人不投资,他个人出资给学校捐一座实验室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且根据三月的目前收集到的各项工业参考数据,做出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华夏各大材料实验室其实有很多性能比较突出的材料做储备,唯一的问题大概是一些材料的制备并不是那么容易,还没有太多降低成本的方法以供参考。
不过这些都不是什么问题。
许多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其实主要在于也没有太多应用能够大批量使用,这也让生产单位去摸索如何降低成本的动力不做。又或者材料本身优点跟缺点一样明显,没有太多的应用场景。
如果能先做出一些东西,开拓出足够的市场,自然也能让资本对整个产业链开始重视,让它们有足够的信心跟动力去想办法降低成本,释放产能。
当然这本就是科研的目的所在,每一点应用方面的进步,也代表着某个产业的崛起。前提是需要吸引到足够的资本注意。
此时从华夏国防大的张丁喜正带着项目组的师弟们在实验室里进行着一次成品的数据检验。
这是一款新型的显示技术。
有一说一,花费了近一年半时间,核心团队18人,还有十多个外援实验项目组,最终设计出的工程样品外观看起来其实很丑。
怎么说呢,就是几跟白色不明材质的竖条形材料连接成的四方框架,形状有些像老式的crt显示器,一个不标准的六面体,前面大,后面小,架在托架上。但是比曾经那些大坨坨显示器要更大,正面的屏幕有32吋,但跟那些老式crt显示器不同的是,它的屏幕位置跟上方的面都是中空的,手可以轻松从这两个位置伸进去。
剩余是个面则是用一种半透明材料将之封闭。这种半透明材料被紧紧的夹子框架中间位置,做工不算特别细致,能看到夹缝中有一些金属电路。
不过这也是为了方便操作,没有进行最后封装的原因。只需要在夹缝位置做几根配套的绝缘封条,既能起到隔绝灰尘的作用,也能更为美观。
身着白色大褂的张丁喜站在屏幕前,冲着身边的两位助手点了点头,说道:“通电吧,看看这次情况如何。”
站在试验台旁边的年轻助手点了点头,按下了试验台边上的开关,框架的四周连接杆依次亮了起来,全部亮过一遍后,十二根连接杆又整体同步亮起了红、绿、蓝三种颜色,随后蓝色的光影逐渐偏紫,直到最后完全黯下,回到未通电时的模样,只剩下正前方的电源指示灯依旧常亮着微弱的白光。
“三维显示框架第一次整体测试开始。”张丁喜说完顿了顿,才再次开口道:“换灯。”
实验室的灯光瞬间黯淡了下来,只剩下微弱的黄光。
张丁喜这才拿起显示器侧面框架出的连接线,将连接线分出的hdi接口插进了旁边一个另一边连接着操作台的方形黑色盒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3/10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