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锤第6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1/1097


宁为想了想,然后点了点头。
十个硕博生还是能接受的,优秀的简历代表着优秀的自学能力,前期辛苦点能把十个人都领入门的话,后期的确能帮他干不少事情。
不过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点头之后,宁为皱着眉头道:“但就算有是个名额,我这边收到的简历也太多了,而且起码有一半都是推荐来的。”
田言真笑了,道:“那你就别选了,让他们来竞争。包括哪些推荐来的,每人先丢一篇论文过去,考察他们的科研能力。本科阶段的优秀学生,起码就我们燕北大学来说,起码都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了,看他们能根据论文做到什么程度。论文选题可以适当偏一点,难度高一点,看懂都很难那种。”
“一方面这是你主动选拔,筛选出适合科研的那些好苗子;另一方面也是让这些孩子知道,真要选你做导师,未来要研究的东西有多难,没那个能力还是别打主意了。你可以根据学生们回应你的速度跟质量来确定名额给谁,这样有些人推荐的,拒绝起来也很好说。如果有些不太好拒绝的,也可以适度给些机会。”
“总之,导师带学生这种事,还是要把选择权抓在自己手里,我也就是帮你开个窍,类似的办法还有很多,你只是刚踏上岗位还不太熟悉。尤其是你不缺想要报考的学生,任性点没关系的。”
这番话说得宁为当真是恍然大悟,拍了拍脑门道:“对啊,而且我还能专门组个群,让三月在群里跟他们交流,经常可以在群里发布一些问题,关注他们探讨的内容跟思想,然后还能让三月代替我跟他们交流,考察他们知识的广度再择优录取,田导谢谢啊!”
田言真有些懵了,他可没想过把宁为往这个方向带,闷声问道:“你让三月帮你审核?”
“放心好了,田导,三月很强大的,它的才能可不止在一些日常向,更是科研方面的好助手,包括选拔人才,就这样啊,我先走了。”
说完,宁为站起身,这次是真的走了,完全没有半点犹豫,留着田言真坐在那里愣了好半晌……
嗯,有必要跟数院的孩子们专门上一课了,不过怎么给人工智能留下一个好印象这种课题似乎太超前了,现在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教啊?!
……
不管宁为现在研究的是什么东西,但他找硕博生的方向主要还是人工智能数论方向的。
这一块宁为最不缺论文,比如他的博士论文就是从自己的研究成果中,挑选出了一小部分,然后就过了,现在估计也被他未来的学生们都研究透了,因为在论文上传之后,宁为选择了将自己的博士论文公开。只是一个定理的证明而已,不涉及到太多需要保密的东西,宁为也希望他的论文能对想要进入这个领域的后人有所帮助,当然更因为宁为也不怕有人能从他的论文中挑出什么毛病。
所以要找几篇论文来考核自己未来的学生还真不是什么难事。直接从已经完成的论文稿件中,截取一些命题论证过程就足以考验这些学生对于数学人工智能方向的思维广度。除此之外,宁为更希望的是能从回馈中看到谁更有求知欲。这也是宁为跟田言真想法不同的地方。
跟田言真聊过之后,宁为反而觉得本科阶段是否有科研经历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以优异的成绩从本科毕业之后,还能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所以才想读他的硕博生,而不是单纯简单的想要搏一个更完美的未来。
并不是说后一种人更自私,而是在天赋差不多的情况下,求知欲是否旺盛直接关系到了努力程度以及未来成就上限,这是人的本性所决定的。在旺盛的求知欲下,做研究本就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如果能做到思考跟科研让自己感觉快乐,出成绩反而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很快,宁为便将论文整理完毕,然后召唤出了三月,给学生回复邮件这种事情自然是要交给三月的,考察这些学生们求知欲是否旺盛的工作自然也是一块交给了三月。
说出需求,然后三月在它力所能及范围内建设数学模型,接下来学生们的回答发言,都可能触动模型给出一个评分标准,最后的面试决定最终名额,完美。
“三月,你的任务都清楚了吗?回头给他们回了邮件之后,留下一个微信,然后你把这些人的微信都加了,告诉他们不懂的地方可以跟你发消息讨论,如果遇到你也不太懂的命题可以找我,这件事很重要啊,尤其是对你来说非常重要,以后你的能力能不能更强,可能就需要他们的研究成果了……”
“喵……”
===328
三月助教===
人为把复杂事情简单化的重要思路,就是将本该自己做的事情交出去。这也是宁为一直践行的原则,能不亲自动手的事情都交给别人去做。这是在江大的时候宁为便想已经想明白的事情,那就是不管他现在多天才也不可能一个人把所有事情都给做完了。
所以当时他会将办成品的EDA软件跟湍流算法打包交给华为去做;所以来到燕北大学之后,他会主动跟陈明才合作,借助别人的实力去建设一个他需要的实验室;所以他会拉上鲁师兄跟自己一起研究人工智能,还让余兴伟一直跟着自己;所以他顶住压力让露西·罗恩做助教,负责给宁班学生出卷子……
总之让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情,他就能从繁琐的事情中解放出来,把精力放在解决主要矛盾上。比如他用最短的时间解决了芯片难题,设计并生产出三维硅通管芯片,一度打破了芯片对于华夏高精尖产业的桎梏。
这次宁为没想到找人解决这些问题,是因为他跟田言真的看法一致。给自己挑学生,主动权当然要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所以从一开始宁为就没打算找人替代自己去选择学生,相当于思维进入了盲区。
跟田言真聊完之后,宁为才意识到这件事完全可以交给三月。这些本科毕业生的确没法像高中生那么考核,但从现在开始到明年三月还有近半年的时间让三月去完善一个数学模型来确定谁更适合的求知欲更为旺盛,最重要的是三月的选择绝对能做到不偏不倚,说不定还能解决几千年来几乎所有人类社会面对的共同难题——人情问题。
好吧,其实宁为并没有想这么远,他只单纯的觉得这件让他为难的事情三月可以胜任。
……
江大,枫园3号楼,108寝室,四个人正坐在各自的桌前自习,自从寝室装了空调之后,大家已经不太愿意去图书馆或者教室里占座了。人家去图书馆占座是需要那种学习的氛围,但在学霸寝室是不存在的。
寝室里四个人都已经早早的已经确定拿到了免推资格。其中两人已经确定了就在本校读研,连导师都已经有了意向,还有两人,一个已经大概确定了要去明珠交通大学,计明志则已经初步确定了去燕北大学深造,只是导师还没选好。
即便如此四个人也没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虽然免推生可以不参加初试,但面试关还是要过的。尤其是计明志,他本就对人工智能感兴趣,所以非常希望能考宁为的研究生,这也就必须让他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现在全世界都知道想考宁为的研究生并不容易,毕竟申报的太多了。
这也还好宁为没有开放招收外籍的研究生,在学生圈中间一直流传着有许多哈佛、哥大,甚至普林斯顿的毕业生都希望能报考宁为的研究生。起码在知乎上许多留学生都在发言,说是自家教授都在鼓励他们如果真的未来想要从事人工智能或者元宇宙的理论研究,去燕北大学是最好的选择。
所以计明志很清楚,他现在是在跟全华夏最优秀的那些本科生竞争,所以压根就不敢有任何放松。有一点孔明德没跟宁为说假话,当初计明志选择了江大还真就因为宁为是他的偶像。不然他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虽然去燕北、华清这两所超一流学府还差了点,但以他的成绩上南大或者复旦却问题不大。
此时他就在研究宁为的博士论文,如果光看论文,其实是看不懂的,但他手上有一份江大内部的参考资料,据说这份参考资料不少内容直接出自当年宁为写这篇论文时的手稿。
只是据说,是不是真的计明志不太清楚,毕竟发到他手上只是打印过的资料。但江大毕竟是宁为的母校,而且据说跟他们院长关系不错,所以能要到手稿也不是很稀奇的事情。不过计明志更相信这份资料是学校专门研究人工智能的教授们,集思广益的成果。
不过计明志还真就相信也只有江大能搞出这份资料,因为还真不是什么人都能每个月有固定时间跟宁为联系,去探讨一些学术上的问题,众所周知,宁教授是很忙的,甚至忙到根本不接受华夏各大高校的邀请去讲课,现在华夏高校大概也只有江大有这个面子。
不管怎么说,这种特殊的关系,让计明志觉得自己高考时做了正确的选择,否则他还真不敢想未来有跟着宁为学习的机会,毕竟真的太难了,尤其是关于大数据中机器归类跟学习的部分,那些抽象化的对应,如果没有参考资料详解思路,真的会让人一头雾水。
真的,即便是学霸,第一次看到这些论文的时候,也只能感慨这特么简直是神之领域。这个暑假除了去燕北大学参加夏令营之外,计明志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研究这篇论文上,即便有参考资料的帮助,他也只弄懂了大概一半的内容,但对于他而言,已经像是开启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每当论文研究累了,计明志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在网上找那些曾经的帖子,那些描述两年前宁为在两次世界计算机算法大会上做汇报时,无数国外的学霸在脸书、推特上吐槽跟哭诉的帖子,还有他们给宁为取的那个特别长的名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1/10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