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锤第5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0/1097


“是啊,芯片材料革新了,以前的设计软件自然会跟不上时代了,所以要提前把工具做好。这个预发版就是为了设计新材料半导体特别开发的。”宁为理所当然的答道。
韩清知道宁为喜欢搞些大事情,比如当年他搞出湍流算法,便又发起了这个EDA项目,但这才多久,宁为又想从底子上颠覆电气工程的发展方向?
不做这行的人可能不知道这有多难。但恰好韩清就是研究这行的,他自然清楚如果真有新材料代替现在硅半导体代表着什么。事实上全球有无数实验室,都在尝试着使用新材料替换硅成为新一代半导体材料,但考虑到地球资源含量以及制备半导体材料的难度,硅依然是这个世界半导体的霸主。
硅元素到处都是,而且便宜,针对硅基半导体技术全球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大家已经习惯了在此基础上设计各类半导体产品。
如果真能设计出更优秀的新材料大规模的取代硅成为下一代半导体材料的首选,首先就代表了整个半导体工业的整体洗牌。现在耀武扬威的巨无霸公司极大概率会由盛转衰,之前由那些巨无霸企业事无巨细申请的各种专利壁垒,全都成为了废纸。
最重要的是针对硅基芯片设计的那些芯片结构也都将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这影响的可不止是什么英特尔、AMD、高通等等半导体巨头那么简单。还包括了整个轨迹芯片上下游产业。
比如在光刻机领域一家独大的巨头阿斯麦;生产蚀刻机的AMAT、LAM、TES跟华夏的华科国际;那些巨型芯片代工厂台积电、三星半导体;乃至于芯片设计领域的EDA软件三大王者,Synopsys、ce跟Mentraphics;紧随其后的大概就是遍布全世界的芯片设计公司跟芯片封装厂
毕竟材料变了,封装技术跟着也要变,整个半导体领域的应用可不止是手机、电脑、平板还有汽车、智能家居、机器人,飞机、卫星、航天器以及未来所有需要用到半导体的各类设备。
在曾经那个产业细分还并不是那么夸张的年代,新材料的横空出世还不会带来那么大的影响。但是在这个人类已经无法离开网络,无法离开半导体设备的年代,如果真有新材料能代替硅,那是真能让无数人窒息!
起码此时韩清就感觉自己真有些开始为梦想而窒息了!
如果这事能成的话,极简EDA软件作为首款能够使用新材料设计半导体芯片的软件,将可能成为一款在全世界流行的必备芯片设计软件。作为后极简EDA时代项目的负责人,虽然他其实在这个工作中并没有做什么,但历史书描述到这一段的时候总得提一下他的名字。
“小宁总,你认真的?”
“这有啥认真不认真的,试试看嘛,咱们做自己EDA软件的时候其实我也是这么说的,先不管能不能成,总得先试试看,成了也就成了,没成的话就当积累经验了嘛!不过有一说一啊,我觉得这事成的可能性很高,所以韩教授,你们要加油啊!哎,不说了,我赶紧扒两口饭,下午等会还要拍五套衣服!我跟您说,这拍婚纱照真特么是个体力活呢!再见啊,韩教授!”
“嗯,再见!”
说完,对面飞快的挂断了电话,留下韩清拿着手机看着服务器里的预发版本发愣!
真的跟眼前这个软件比起来,网络上什么果粉、特粉大战简直弱爆了
===273
不为己是不可能的===
是的,果粉跟特粉在网络上的战争,带来的影响最多也就是两个企业谁家造车能力更强,带来的影响最多也就是未来电动车三电系统以及自动驾驶技术的洗牌。但基础材料的革新,则是全球所有半导体相关产业链底层大洗牌。
如果一定要类比,前者之争,无非是饭桌上最肥美的那道菜摆在谁面前的问题,最多也就是把几道菜换个摆放位置,但后者则是直接把桌子掀了,大家如果还想吃菜,不好意思请换桌,其中的意义天差地别。
在这个行当里摸爬滚打几十年,韩文清当然知道其中的意义。不需要宁为特别交代,他也做好了充足的心理建设,起码这个事情绝对不能再从他嘴里传出去,对于他的改变大概就是对未来多了极大的期待,并在脑海中默默祈祷着,如果这个项目真能成功,哪怕他未来每年都加班,也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韩文清觉得有些事情并不重要,但是在另一个国度,有些人却觉得这件事情很重要。
……
苹果掌舵人蒂姆·库克近段时间压力其实很大。压力主要来自于曾经许诺要一起成立联盟,以对抗所谓强人工智能平台的那些盟友们。
其实真要说起来,硅谷这些公司的关系其实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好。即便是像英特尔跟微软这样互相成就的企业,双方也不是没打过官司,放眼看这些公司的历史就会发现,谁更强大的时候谁便更有话语权。
比如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微软最强势的时候就曾经强令英特尔放弃了其基于奔腾系列产品开发的nsp平台技术标准,转而支持通用串行总线技术,也就是现在发展得如火如荼的b技术。当年的比尔·盖茨自然也不会做无用功,主要还是因为奔腾系列cpu价格昂贵,影响了个人pc市场的发展。
当时486cpu价格只有奔腾系列的百分之五十,更为低廉的价格自然更容易让当时的用户接受,而每卖出一套电脑产品,也意味着微软在世界范围内多了一个用户,这对于微软这样主打操作系统公司在电脑市场发展初期快速培养用户习惯来说,自然最为喜闻乐见的事情。
所以对于所谓背叛盟友这件事情,其实苹果不需要背负太多道义上的心理压力。但这次情况不太一样,大家联合起来的声势还是极为强大的。比如最为愤怒的谷歌、ib、高通,还有微软、英特尔、特斯拉……
当然其中最不必在乎的就是特斯拉的愤怒,毕竟苹果造车计划一旦正式施行,最直接的竞争对手就是这家同属于美国的新能源车商,因为双方的研发基因跟定位的目标人群重合度极高,同时又各有优势。
苹果优势在于其庞大的资源整合跟调配能力,以及花费二十多年时间发展跟巩固的高端消费者群体,以及封闭系统带来的生态优势。未来的苹果汽车必然会搭配自家的ios系统,这也意味着车辆成为苹果生态系统的进一步延伸,还能跟手机配合,开创性的将生活跟驾驶融入到一起。
当然依照苹果的传统,蒂姆·库克从来没考虑过将重资产花费在自行建厂,他们会在全球考察有资质的企业通过合作的形式来满足自家的造车需求。这并不难,现在苹果只需要先造出一批足以惊艳世人的概念车,便有足够的时间在全球打造一套完美的生态链,来完成ppt上的造车计划。
对于这一点蒂姆·库克非常有信心。正如外界的评价那样,他是这个星球上能力最强的资源调配大师,他是能轻易的从那些庞大的供应链条中找到一条最完美的路线来让产品恰到好处的供应全球,这也是苹果的产品一直被外界诟病创新乏力但依然能保证高额利润的原因之一,第二个原因自然是苹果封闭但却让消费者欲罢不能的生态环。
而且现在距离蒂姆·库克ceo合同到期还有两年,作为1960年生人的蒂姆·库克当合同到期时正好六十五岁,这些时间大概足够他将苹果造车计划的全球资源链给理顺。如果不能的话,也许他还可以再多干两年。是的,本来蒂姆·库克已经准备在全球范围内挑选苹果的继承人,但是最新的造车计划让他有了暂缓退休的打算。
人的想法始终都是在变的!
从2011年接替乔布斯成为苹果公司的ceo,到现在2023年,蒂姆·库克觉得作为公司ceo他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不止他自己如此评价,事实上苹果公司的股东们大概也这么认为。
否则他也不可能确立自己在公司说一不二的权威。要知道在工作他可不像采访时,又或者发布会上那样平易近人,脸上总是挂着笑容,恰好相反,工作中绝大多数时候他都是极为严肃的。
但是外界显然并不这么认为,尤其是总有人喜欢拿乔布斯跟他对比。乔布斯发布iphone4时带给全世界的惊艳,直到现在依然有人津津乐道。那群什么都不懂的评论家们只会捧乔布斯的臭脚,乔布斯对技术的偏执、狂热跟追求被无限放大,但这些人偏偏对他所做的一切选择了无视。
甚至许多果粉都认为如果乔布斯依然再世领导苹果,苹果公司肯定会发展的更好,更强,会为科技公司当之无愧的明星,而不是每一代产品只是更大、更快、更多!
真的,有时候蒂姆·库克也很想告诉这些人,乔布斯不管多么伟大,但他终究只是人而不是神!只要是人就不可能打破科技发展的规律,不可能让苹果凭空多出那些暂时只能存在于想像中的功能。极简化的设计,苹果4就已经做到极致了,更别提这么多年过去了,人们的审美并不是一直在原地踏步。
其实蒂姆·库克早就不会被这种言论破防了,但是现在他似乎有希望在从苹果公司退休之前,同样发布一款惊艳全世界,让全世界的果粉为之欢呼的产品。但仅仅是发布还不够,他还希望能在多用两年时间让苹果智能汽车同样成为这颗星球上销量最高的新能源智能汽车,在正式从苹果离职之前,留下一个曾经乔布斯那样让所有人念念不忘的背影来为自己这些年的付出正名。
毕竟人的精神世界需求才是无穷的,如果只是从物质的角度来看待工作,蒂姆·库克自然无需再干了。这些年的工资加股权激励,他的财富早已经突破十亿美元,就算是他退休后开始过上这个星球最穷奢极欲的生活也很难在几十年内把这些钱全部花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0/109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